知识碎片是如何埋葬我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我疯狂的关注微信公众号,上知乎,看百度首页的推送,每当看到一个新奇事物总是禁不住分享到家庭群,以为自己又获得了新知。

我手机下载了得到app,下载梵登读书,又从他们的音频中获知一些不错的app,于是我又义无反顾的下载到自己手机上,最后却将它们遗弃在手机内存里。

我对每一篇符合我口味的文章标题趋之若鹜,点进去读完觉得醍醐灌顶,觉得想法说法很是,我也很认可,然后抛到脑后。遇到类似的文章和说法时兴趣心卷土重来。

我痴迷于各种小技巧,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获取新知。

我为自己的进取心感到光荣。

我以为这些”新知”妆点了我的生活,让我日益成为一个有内涵,有见地的文化人。

我以为这些“新知”会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我总是疯狂的汲取它们的营养,就像干涸的河床不拒绝任何一滴雨水那样。

可是呵,夜路走多了,总能撞到鬼;

求知的路上总会遇见那么一两个“系统”让我想要悬崖勒马。

那仍是由于浮躁导致的阴差阳错,我看到了成甲老师写的一本书《好好学习》,我瞬间被这个书名吸引了,他在书里表示:知识无非有三种作用:解决问题,解释问题,预测问题。

看到这,我心里构建的学习大厦在松动,地基在颤抖。我一直以来疯狂的攫取外界的文字,自以为博览群书,而实际上我都学习到了什么?

回想过去,我总是追求数量,哪怕是一个深刻的观点我也就是看完就抛掉,却没有深入思考过,这对我有什么影响,我学习到了什么?

那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法让我一步步走向肤浅的深渊,让我困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浅滩,原来我在自欺欺人!

世界是互通的,知识点有时也是互通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横向来看,我广撒网,收上来的却永远只有不值钱的水草。纵向上看,我从来不愿动脑深入思考这些知识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对我是否有益,它是基于什么样的认知才有了今天的说法,又有多少人通过践行收获了硕果?

我从来没有思考,我貌似来者不拒,却什么都没有抓住,像指缝里的沙子,抓住多少,就漏掉多少。

我陷入深深地沉思,停止手头在看的书,我对自己做了总结。并订立了新的学习计划,我发誓一定要打通知识的壁垒,真正的学以致用,不再被即时的满足困住手脚。

深知,改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但我至少意识到了,我不愿意庸碌地遨游在知识碎片的海洋里,到头来却一无所有。

战胜思想上的惰性,让大脑动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碎片是如何埋葬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