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历史上,目前只有广岛和长崎两个城市,遭到过原子弹的轰炸。当初美国为何会选择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城市,而不是东京?
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后,美国没想投第二颗。但为何最后长崎还是发生了惨剧?
这一切要从1941年说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350余架日本飞机,分成两波,在90分钟之内,把美军的珍珠港基地炸成了稀巴烂。
2400多名美国大兵、四艘战列舰、两艘驱逐舰、188架飞机,在战火中灰飞烟灭。
▲日本偷袭珍珠港
全美震惊,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并宣布对日宣战。
按照美军原定计划,收拾日本应该不是太困难的事情。但日本的“樱花”号飞机,给了美国人惨痛的教训,他们升空后的使命只有一个,找到美国军舰,然后撞向它。
▲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1945年时,日本大势已去,但美国也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中美英三国签订了《波茨坦公告》,公告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日本必须无条件投降。如果此时日本识实务,原子弹将不会出现在日本本土上。
但是,日本拒绝了投降,还号召全体国民,哪怕是用鱼叉和竹竿,也要把登陆的美军打回到海里。
▲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
美国军方进行了评估:如果要拿下日本本土,美军至少要再付出100万年轻士兵的生命。
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罗斯福总统认为,是时候该检验“曼哈顿计划”的成果了。
于是原子弹轰炸日本的方案开始制定。
▲罗斯福总统(中)
美国陆军航空兵战略航空参谋长诺斯塔德准将,列出了17个日本城市作为目标:东京、川崎、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广岛、吴、下关、山口、八幡、小仓、熊本、福冈、长崎、佐世保。
在选择城市的过程中,美方定了几个原则:
▲太平洋战场地图
一是不能选择天皇所在的东京,如果不小心将天皇炸死,会引起日本全民公愤,不但无法结束战争,反而会引起日本全面参战;
二是城市不能太大。大城市人口密集,会伤亡惨重,同样引起日本民众公愤,而且也容易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三是城市不能太小,因为美国要量化原子弹的威力如何,城市太小看不出来;
▲ “小男孩”原子弹
四是城市里不能有太多古建和文物;
五是城市在之前战争中,破坏的程度越小越好,这样才能更好地看出原子弹的效果;
六是所在城市最好军事设施较多,可以有效削弱日本军事实力;
七是城市要平坦,更有利于原子弹发挥作用。
▲执行广岛原子弹投放任务部分人员
结合以上几个原则,广岛成为首要目标。
广岛是日军大本营东部总军司令部所在(有为珍珠港报仇的味道),城市内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和码头设施。广岛也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1945年8月6日,三架美军B29重型轰炸机,携带着一颗叫“小男孩”的铀弹。飞到日本广岛上空,投弹,然后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
当天广岛10万人丧生,6万栋建筑灰飞烟灭,全世界为之震惊。
原以为此时的日本应该缴械投降,但万万没想到,在日本最高级别的会议上,日本人认为美国只有一颗原子弹。只要挺住,让苏联进来调停,日本还能争取很多有利条件,甚至不用投降。
显然,日本低估了美国和盟军摧毁日本的决心。
很早之前,德国便已经投降,难啃的骨头,只剩下日本一个。
于是,1945年8月9日凌晨,B29重型轰炸机再次起飞,这次装载的,是一枚名为“胖子”的钚弹。相比于铀弹“小男孩”,“胖子”的威力更大。
这次的目标是日本小仓,备选城市是横滨、新泻。小仓有日本最大的弹药工厂,意义重大。
▲原子弹爆炸后的长崎
但当天的小仓市,云层密布,美军飞机尝试多次,均无法到达预定投放位置。后来,小仓的高射炮开始猛烈还击,飞行员只能改变目标。
此时,飞机上的辅助油箱已经损坏,油量不足支撑飞到横滨、新泻后再安全返回。
所以,只能选择距离小仓不远的长崎。
▲原子弹爆炸后的长崎
于是,小仓躲过一劫。如果是投放到平坦的小仓市,情况会比广岛还要惨烈。
因为计算偏差,核弹没有投放到长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降低了长崎的损失。再加上长崎有山谷和丘陵,遮挡了部分核爆冲击波。
所以损失要远远小于广岛。
▲昭和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尽管如此,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战争正式结束。
以上。
参考资料:《太平洋战争》(道格拉斯·福特)、《二战全史》(白虹)、《核劫余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