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老石油人的红装情怀》,每一个字眼,每一段情节,都打湿了眼眶,心中充满了敬重,也使我想起了过世的老父亲。久远的记忆里,他曾经穿着我送他的红工衣,走在田间的耕地里……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10年零8个月了。2007年12月,我在靖边采气技术服务处工作时,父亲已经病重,计划冬休放假立刻回家看望他。12月16日,冬休回到西安办公时,事务多、人手少,心想再坚持两周,元旦放假带儿子一起回老家。没成想,这个坚持变成了遗憾,终究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12月28日,他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1993年7月毕业分配到靖边试气队实习时,发了一套红工衣,当时爱不释手,每天上班穿、下班穿。工作后第一次回家看望父母时,就带着红工衣,到家后穿上给父母展示了一下。父亲眼睛一亮:“这衣服多少钱?”我自豪地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服,上班就穿这套衣服干活。”
他用那粗糙的大手轻轻地触摸了一遍,戴着他的老花镜在阳光下仔细端祥了一阵,满眼泪花地说:“当初供你两个哥哥上了大学,日子很艰难,想着就不供你上大学了。你妈不同意,我拗不过她,就硬撑着供你继续上学。没想到你考上了石油院校,分配到油田工作,穿上这么鲜艳的红工衣。这和党旗的颜色一样,真美!”
他朴实的话语,让我哽咽了。我忙说:“爸,你要是喜欢,下次回家我给你带两套,一单一棉,春夏秋冬地里干活都可以穿着。”他连连头:“你们每人一年发一次,不能随便多领吧?”我笑着说:“想办法给您带回来,您放心好了。”
我牢牢地记住了要送父亲红工衣的事。回到单位,我把父亲想要红工衣的事告诉了师傅们。年长的师傅们红工衣较多,他们理解父亲的心情,都抢着给我拿了几套,试了试号码,选了一单一棉。还叮嘱我回家前装在包里,走时别忘了带上。
1994年春节回家,我送给父亲的礼物就是两套红工衣。寒冬腊月的农村寒气袭人,父亲穿上试了试,感觉后背象个热炕一样,暖烘烘的。“过完春节,我下地干活时穿上还有点舍不得!”父亲心里念叨着,说红工衣真好。
从那儿以后,每次回家,母亲总会讲红工衣的故事。说父亲穿着红工衣下地干活,小心翼翼,怕农具磨破了衣角。田间地头上,别人远远地望见了打趣说:“老医生,怎么穿上红大褂了?”父亲骄傲地笑着说:“这是油田的工作服,姑娘单位发的,商店里买不到这个棉质的衣服。”父亲回家吃饭时笑得合不拢嘴,穿着红工衣,镇子上找不到重样的。
九十年代,考大学难,我是乡里第一个去外省上大学的女孩子。父亲也算荣耀了一阵。分配到油田上班,他更感到自豪,穿上红工衣,走到乡里乡外,感觉到石油的气息流淌在家乡的泥土上。
自从工作以后,每每回到家里,父亲就坐下来聊聊我的工作。你们油田有多少口油井?石油是怎么从地下冒到地面的……我说油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勘探、钻井、试油、采油……很多工序完成的,野外到处是红工衣忙碌的身影,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总不忘记叮嘱我:“把工作要放在心上!”
后来侄子也考上石油院校,2006分配到油田工作。回家后父亲笑呵呵地自言自语:“我这辈子等到孙子大学毕业了,也回到油田单位,回家还给我带了一套红工衣,跟你们的一模一样。虽然现在不能下地干活了,但可以留个纪念。”我笑了,中石油的红工衣都是一样的,孙子的红工衣象征着传承,珍藏起来吧!我送他的几套红工衣都穿得泛旧色,父亲还存放着。
回想我能来到油田工作,也是小时候特别羨慕油田员工的红工衣情结。高考填志愿时就报了石油院校,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也成为了一名骄傲的石油人,并带着热情,投身于苏里格气田的开发建设中。
时光荏苒,多年来伴随着油田的发展,我的家从马岭川道搬到了西安大城市,孩子也接受了大城市的教育,这一切都是油田带给我的。每当穿起红工衣,油然而生一种情怀,想起父亲,总会想起他的叮嘱:“要把工作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