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越写悦快乐系列文章为大家带来《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的第四章典型的交易错误,让我们了解一下我们的决策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投资行为。
作者介绍
陆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她的行为金融学课程在金融投资圈备受关注,硕博课程一座难求。
典型的交易错误
买入行为偏差:“涨停敢死队”是怎么赚钱的
因为市场上的可选项太多,所以买入比卖出更困难。接下来,我为你介绍典型的买入行为偏差,帮你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买入行为,了解这些偏差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在今后的投资中尽量避免这些偏差。
“涨停敢死队”事件
先来看股市上一个非常经典的事件。中国的老股民可能还记得“涨停敢死队” 事件。
“涨停敢死队”曾经在中国股票市场轰动一时,是利用人们的买入行为偏差套利的专业团队。
根据交易所规定,涨幅或跌幅排名靠前的个股,其交易量最大的营业部会被公布。曾经有段时间,宁波有家营业部经常上榜,这说明这家营业部可能有固定的机构专门运作涨停的股票,于是,市场人士给这家机构起名“涨停敢死队”。
这个团队引起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注意,交易所专门委托高级金融专家西肖尔斯(Seasholes)和吴国俊对“涨停敢死队”做过详细分析,发现了他们的套利手段。
“涨停敢死队”的获利策略
“涨停敢死队”的策略是,在某只股票的股价第一次达到涨停后将其买入,然后第二天将其卖出。其中,85%的买入指令发生在股价第一次触及涨停板的1小时内,而58%的买入指令发生在股价第一次触及涨停板的5分钟内。
这种做法并不违规,因为他们不是通过交易把股票拉成涨停,而是看到股票涨停后再迅速买入,这是利用公开信息的正常交易行为。
某只股票如果发生涨停,其涨停将大概率不止一次,那么追涨停将是一个有效的交易策略。“涨停敢死队”在股票当天涨停发生的第一次买入,然后第二天将其卖出。所以,他们大概率赚了一个涨停的收益。
“涨停敢死队”的获利条件
“涨停敢死队”能够获利,有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能够买到涨停的股票。这些股票是由那些售赢持亏、过早出售赢利资产,想要“落袋为安”的投资者卖出的。
第二,能够在第二天将股票卖出去。股票涨停之后,交易所和各大榜单会公布信息,这会吸引一部分投资者关注,最终引起买入。换句话说,“涨停敢死队”将自己前一天吸收的筹码有效出售给了慢他们一拍且关注力有限的普通投资者。
专家调查发现,“涨停敢死队”账户的日收益率为1.16%,但普通个人投资者则在该策略中受损—在第一个涨停时卖出股票的个人投资者,损失了之后股价可能上涨带来的1.46%的收益;而慢一拍买入股票的个人投资者,由于未来股价回归,将遭受0.88%的损失。
“涨停敢死队”利用了什么交易偏差
显然,“涨停敢死队”利用了人们的交易偏差。具体来说,交易偏差有如下两种。
- 追涨
第一种被利用的买入行为偏差是普通投资者的“追涨”行为。很多人都听说过“追涨杀跌”这个词,这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因为“涨”是一只好股票的代表性特征,会让人做出买入的行动。
但个人投资者的追涨行为往往慢人一拍。“涨停敢死队”就是利用了普通人慢的这一拍来获利。
那追涨杀跌的行为错在哪里?是投资者判断失误,还是反应太慢?
都不是。追涨杀跌本质上错在“往回看”,投资者总以为历史会重演,涨的还会再涨,跌的还会再跌。但根据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
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因此,认为历史会重演是没有理论根据的。那为什么“涨停敢死队”的追涨杀跌就不是错误了呢?因为他们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而普通投资者的行为是无意识的,这会导致他们的交易节点不对。如果普通投资者的交易节点能像专业机构一样准确,那当然可以赢利。在这个案例中,普通投资者与“涨停敢死队”的操作完全是反向的。这就是专业机构的行为金融交易策略—预测别人的错误,并利用他们的错误赢利。
普通投资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往前看”,不受过去信息的影响,否则很容易被专业机构利用。
- 有限关注
第二种买入行为偏差是有限关注。在面对大量信息时,个人投资者的关注是有限的,他们更倾向于购买那些能够引起关注的股票。做广告、上新闻、获奖等容易引起关注的事件,就可能引起买入。这也被称为有限关注理论。
“涨停敢死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们知道涨停的股票一定会上榜,只要上榜就会获得普通投资者的关注。
那所有能引起关注的事件都会引起买入吗?好消息引起买入可以理解,坏消息怎么也会引起买入呢?
这其中既有规则的原因,又有心理的原因。对金融资产来说,坏消息虽然可能引发卖空,但卖空有很多限制条件,例如对股票融券的限制性规定,普通投资者卖空股票比较麻烦,因此卖空很少。同时,不少投资者相信“利空出尽是利好”,坏消息释放以后就是一种好消息,因此净效应也是买入。这就是有限关注理论的原理:能引起关注的事件会引发买入。
研究发现,以下三种情况特别容易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第一,交易量增加。比如,股票放量会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放量指的是交易量突然大幅增加。放量的股票之所以会引起关注,是因为投资者觉得这类股票中可能隐含着某种别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第二,有新信息发布。比如,公司发布财务报表,上新闻头条等。但实际上,根据已经发布的信息再做交易已经晚了。
第三,有极端历史收益。比如,某些股票上个交易日涨停或跌停。市场上的各种收益率排行榜(例如“龙虎榜”)会发布每个交易日涨幅或跌幅排名靠前的股票。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进入榜单的股票对投资者有巨大的吸引力。
因为投资者普遍存在“追涨杀跌”和“有限关注”行为,所以在金融市场上才会经常被专业团队利用,让专业团队有了套利成功的机会。可见,市场上行为金融交易策略的主要运作原理是:一部分投资者会犯错,另一部分理性人或专业团队则利用这种错误赢利。
其他买入行为偏差
除了“追涨杀跌”和“有限关注”,还有以下两种常见的买入行为偏差。
第一,熟悉偏差。投资者倾向于重复操作同一只股票,也就是说:如果这只股票在上次卖出时是赢利的,投资者会倾向于再次买入;特别是,如果这只股票目前的价格又下跌了,投资者会更倾向于买入。这种行为可以用熟悉偏差来解释:卖出时是赢利的,这会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从而更愿意再次买入。可实际上正确的理念是,买入时不能总盯着自己熟悉的对象。
第二,摊薄成本偏好。摊薄成本指的是投资者买入已经持有的股票,在某只股票价格下跌时进行补仓,在心理上产生成本不断降低的感觉。这是一种由狭隘框架(参见第三章“狭隘框架”)和参考点效应(参见第三章“参考点依赖”)造成的交易行为偏差。投资者买入时受狭隘框架的影响,选择了自己已经持有的股票,缺乏全局观;同时受参考点效应的限制,投资者总是“往回看”,而不是“向前看”,从而造成越跌越买的行为偏差。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向前看”,并且要有全局观。
羊群效应 - 投资是否应该追求热点
前文主要介绍了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下面我们来看群体行为。群体行为研究人与人互动后的表现。你会了解自己为何以及如何受他人影响,应该怎样正确看待群体行为并避免错误。
社会心理学 - 三个臭皮匠订个诸葛亮吗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真是这样吗?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恰恰相反:三个臭皮匠不但顶不了一个诸葛亮,联合起来的智商甚至连一个个体理性人的智商都达不到。几乎每次金融市场的巨大崩溃都源自群体心理的崩溃,比如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
16世纪中期,郁金香传入西欧后,受到了人们的狂热追捧。1634年,炒买郁金香的热潮甚至变成荷兰的全民运动。1 000荷兰盾一株的郁金香球根,不到一个月就升值为2万荷兰盾。无论处在哪个阶层,人们都将财产变换为现金,投资于这种花卉。一株郁金香甚至可以换一座房子。1636年,为了方便郁金香交易,人们在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内开设了固定的交易市场。一年后,郁金香价格的总涨幅高达5 900%。然而,当人们沉浸在对郁金香的狂热中时,一场大崩溃近在眼前。卖方突然大量抛售,公众陷入恐慌,郁金香市场在1637年2月4日突然崩溃。一夜之间,郁金香球根的价格一落千丈,成千上万的人在这场大崩溃中倾家荡产。
不只是郁金香泡沫,人类历史上几乎每一次金融市场的大起大落都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解释。社会心理学认为,人有理性的一面和非理性的一面,当非理性的一面在群体中被统一以后,群体的智商就会低于单个个体理性人的智商。
这一点对行为金融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如果只考虑单个个体,个体的心理偏差是随机发生的,那就有可能相互抵消。但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非理性行为不是随机的,而是会发生系统性偏差。当出现像股市大跌这样的极端事件时,人们并不会像理性理论预期的那样,通过买入来纠正向下的价格偏差。实际上,人们在恐慌性情绪下往往会相互踩踏、竞相出售,从而使价格进一步偏离,甚至崩盘。
羊群效应和信息瀑布
社会心理学在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表现是羊群效应(又称羊群行为),指的是投资者放弃自身判断,追随大众决策的现象。比如,你早上去交易大厅,本来没想买入,后来发现周围人都在买,于是你也买了。不仅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也会做出这种决策。比如,基金经理会互相打听持仓情况,甚至放弃自己原来的判断而与他人保持一致。
信息瀑布是一个与羊群效应非常近似的用语,指的是人们观察到前人的信息后,会用别人的决策直接代替自己的决策,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而且越往后,这种信息的叠加效应越强,像瀑布一样。不同的是,信息瀑布强调信息的叠加现象,而羊群效应强调模仿的行为结果。
板块轮动与概念股炒作
那么,羊群效应是怎么在金融市场上发挥作用的呢?
比如,中国股票市场上有一种常见现象—板块轮动,它类似于行业轮动,包括但不限于行业轮动。行业轮动指的是,随着经济从繁荣到萧条,再从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变化,在特定的经济时期有特定的行业受益,投资者会根据经济情况配置不同行业的股票,从而形成不同行业股票之间的强弱变化,所有国家都存在这一现象。
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除了行业具有轮动性,还存在板块轮动现象,板块可以按照地区、热点话题、热点事件等方式进行划分,比如热点事件板块就包括新能源板块、P2P(个人对个人)板块等。板块的轮动与经济周期或基本面并没有太大关系,它更大程度上源于投资者的行为聚集,也就是前文提及的羊群效应。投资者聚集于某个特定板块,同买同卖,造成该板块股价同向波动。
除了板块轮动,羊群效应在概念股炒作中,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2017年,我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个由交易监管者委托的研究项目—概念股炒作中的羊群效应识别,这是交易监管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用真实的投资者交易数据,分析了概念股炒作的一般规律,并识别出了“领头羊”的特征、“羊群”的特征及交易行为、股价突破压力位前后羊群行为的变化。
在股市中,你也许会经常遇到炒作股票的情况。那我们就来看看,概念股究竟是怎样被炒起来的。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领头羊”一般是持仓市值超过1000万元的超级大户,而“羊群”则是持仓市值在50万元以下的小户和10万元以下的散户。大多数炒作模式是:“领头羊”直接入场—拉抬股价—“羊群”跟进(占所有账户的60%~70%)。
在概念股的炒作中,超级大户与中小散户的净买卖行为刚好相反。“领头羊”提前建仓,在炒作期间净卖出,他们的建仓速度较慢,但清仓速度很快。而“羊群”的行为慢于“领头羊”,通常情况下,在“羊群”进场时,“领头羊”已经建仓完毕。加之小散户离场不果断,炒作结束后未完全出货,因此被套住的比例较高。
追逐热点的投资行为错在哪里
通过对概念股炒作中的羊群效应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投资者追逐热点的投资行为是不理性的。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很多概念股炒作缺乏基本面支撑。一些热点问题完全是人为制造的,部分理性投资者或上市公司仅仅依靠投资者形成的羊群效应,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发达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占比超过90%;而中国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则明显体现了“二八定律”,即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80%,但资金量并不大,能够控制市场的是占比不足20%的机构投资者,这种结构容易形成羊群效应。
第二,在羊群效应产生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分析师、媒体等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诱使投资者成为“羊群”。对上市公司而言,诱使羊群效应产生可以带来短期利益。上市公司甚至换个名字就能成为热点,其高管还可能单独或与机构联合,通过制造市场热点诱导群体反应。羊群效应将推高短期股价,对高管减持股份、公司资本运作有利。
而分析师本应提供第三方客观的投资评价,但受激励方式的影响,他们会通过羊群效应推高股价,从而提升自己的业内评价。虽然这对分析师自身有利,但会造成其投资推荐不一定客观。
媒体虽然不是利益相关者,但相关报道客观上产生了信息传播和信息强化的作用。
第三,投资者之所以被所谓的市场热点吸引,成为“羊群”之一,其深层原因是被高收益、低概率的事件吸引。这种偏差我们在第三章“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偏差”中详细介绍过。市场热点会使相关股票的收益比其他股票好,就像买彩票一样,一旦中奖就有巨大收益。投资者看到很多把握住热点并踩准市场节奏的人发家致富了,觉得自己也有这样的运气。他们错在只看到了极端收益,却忽视了其发生的小概率。
可见,识别概念股非常重要。在概念股的炒作中,真正能获利的只有那些有目的的“领头羊”。不少个人投资者喜欢看技术分析指标并据此行动。如果你觉得观察到了某种信号,认为自己很有可能抓住了机会,切记保持警惕,不要成为羊群效应的牺牲者。因此,面对所谓的市场热点,不能仅凭技术分析指标采取行动,减少交易频率可以有效减少损失。
个人总结及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交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典型交易错误,通过我们的行为偏差来警示我们对于自己的投资行为要谨慎,不要被市场热点吸引,不要成为顾念股的牺牲品,不要被市场中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牺牲品。因此,面对所谓的市场热点,不能仅凭技术分析指标采取行动,减少交易频次可以有效减少损失。我们把买入行为偏差作为警惕我们投资行为的报警器,尽量保持清醒,才能深入思考投资市场的投资行为,通过分析市场投资行为来讲减少损失。若是我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期待与您共同成长,遇到美好的未来,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