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李之争及功劳归属问题

  杨振宁和李政道一起获得的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不守恒),谁的贡献更大?功劳应该归谁?

  在公众看来,在科学共同体看来,这个领域属于杨振宁。所以,功劳就是杨振宁的。

  功劳这件事,和金钱、权力不一样,它的分配机制,不完全是按照通常理解的贡献大小而是应该看该领域属于谁。简单说就是:如果你在别人的领域做出了贡献,贡献再大,功劳也是属于这个领域的所有者。在学术界尤其如此。比如研究生跟着导师做研究,导师也许只是指点了一下题目,剩下的,哪怕文章的每一个字都是学生写的,对不起,学术界也只认这个成果是导师的。

  比如说,iPhone是谁创造的?很多人会说,乔布斯。可是你想,乔布斯既不懂程序代码,也不懂电路和通信,他怎么就能创造iPhone呢?同样,特斯拉电动车,当然也不是马斯克造的。可我们就是这么“感觉”的。

  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老张,到某地巡视,发现当地的销售小王特别能干。老张就虚心向小王请教,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公司的销售额啊。小王讲了很多创新的方法,老张非常受启发,把小王的方法在全国推开,然后到处表扬小王。那你说,如果年底公司销售业绩真的大涨,这功劳到底是算在老张头上,还是小王头上。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老张怎么客气,说点子都是小王的,最后功劳还是老张的。

  战场上也一样啊。打了胜仗,你说最大的功劳是指挥官的,还是杀敌最多的士兵的?

  如何判断谁是这个领域的所有者?

  有一个叫沈华伟的科学家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他发明了一个算法,能精准预测诺贝尔奖的得主。我们知道诺贝尔奖都是发给重大发现的,只问结果,不管你是不是什么德高望重劳苦功高。那好,比如说这个重大发现是这篇论文发表的,论文有好多人署名,那请问,诺贝尔奖应该发给其中的谁呢?作者排名顺序的价值不大。物理学的论文经常按照字母表的顺序排名,生物学的习惯是把老板的名字放在最后。那到底是谁在这项研究中做出了关键一步呢?例如W和Z玻色子这个发现,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论文一共有137个作者联合署名,拿到诺贝尔奖的两位作者,一个排在第105位,一个是排在第126位。但是沈华伟这个算法,就能精确地把这两个人给挑出来,跟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判断完全一致。既然是算法,你肯定不能打电话去问当事人都干了什么。这个算法的诀窍在于,它考虑的是这篇论文的所有署名者,在各自的职业生涯中的论文引用规律。如果是你做出了这么重大的发现,那我们设想,你在之前肯定已经做出过相关的贡献。而且你既然做了如此重大的发现,那就好像发现了一个金矿,你肯定还会在这个领域中继续深耕下去,不可能写这一篇论文就结束了。也就是说,这篇论文对你来说不应该是孤立的。你应该在之前、之后都在这个领域中发表过相关的论文。你不但拥有这篇论文,而且拥有这个课题!而那些合作者就不行了,他们临时来帮忙,做完这个项目就去做别的了。这完全符合前面说的成功第一定律,你的成功由我们的*感知*决定。这个活到底是怎么干的,谁先提出设想,谁完成了最关键的发现,谁付出了最多的汗水,我们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的是每个人的论文发表情况。谁的发表记录最完整,谁就拥有这个课题,谁就拥有这篇论文。功劳不是来自业务表现,而是来自社会的感知。

  一个领域的拥有者,是可以换人的。例如: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两个人,一位是华裔物理学家朱棣文,还有一位,是朱棣文的导师阿什金。奖励的是他们在1985年合作搞的一项研究。那功劳是谁的?根据领域属于谁功劳就归谁原理,当然是导师阿什金的。但是有趣的事情来了,朱棣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在这个领域继续搞研究,又发表了很多论文,而阿什金却没有再继续做下去。结果才过了十几年,整个业界就只认朱棣文了。所以我们可以说那个领域,1985年,是阿什金的,到了1997年,就是朱棣文的。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争端其实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如果李政道在1957年时觉得自己受委屈了,自己的贡献比杨振宁大,他其实在接下来20年里还是有机会翻盘。因为给这个争论盖棺定论的,不是事实,而是颁奖后两位科学家又在这个领域做了什么,又给学术界留下了什么印象。事实是从1962年两个人决裂后,李政道就再也没有在这个领域中做出过太突出的贡献。而杨振宁呢?仅仅在两人中止合作之后的三年时间里,他就做出了比得诺奖的成果重要得多的“杨-米尔斯方程”。这个成果有多重要?这么说吧,后来有7个诺贝尔奖,都是直接利用这个“杨-米尔斯方程”拿到的,还有数学界的6个菲尔兹奖,是通过研究“杨-米尔斯方程”获得的。所以,到了1980年后,李政道其实就再也没机会翻盘了。所以我们说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领域一直都属于杨振宁,功劳归杨振宁。

  实际上,一个成果属于谁,和当初到底是谁做的主要贡献关系不大,它是由学术界对这件事的印象决定的。而印象,可能和实际贡献相符,也可能不相符。杨李之争给我们的启发是:没被授予足够高的荣誉,也许不是因为我们工作做得不够多、不够出色,而是因为我们在这件事上给大家留的印象还不够深。

                                                                                                                                                                       2019年8月1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李之争及功劳归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