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稻盛和夫想为灵魂找一条出路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不断成长为更好的人,永无止境。简单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升华自己的灵魂。


今天我们来讲稻盛和夫对人生意义的看法。稻盛先生是一个我非常敬佩的人,他所写的《活法》,我应该读了六遍以上。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一生创办两个世界500强,并在日航破产重建时,临危受命担任董事长,仅一年就让日航扭亏为盈。1983年创办盛和熟,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稻盛先生在《活法》这本书的开篇就写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在书中,他多次提到,要带着一颗比降生时稍稍善良,稍稍美丽的心灵离开人世,从生至死都要尽力去思善行善,陶冶人格,使人生终点时,灵魂的品格比起点时有所提升。宇宙和自然之所以授予我们生命,就出于这一目的,如此而已。

稻盛先生的人生意义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成了我的人生意义。

但是现在的我,对人生意义有了新的看法。就是我在最前面提到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不断成长为更好的人,永无止境。简单来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升华自己的灵魂。

其实我所说的与稻盛先生说的人生意义,相似度应该在80%以上,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其实这两者也有很多不同,主要是两点不同。

第一点,对灵魂的看法不同。稻盛和夫认为灵魂永存不灭。而我却清醒地认识到灵魂终将随躯体而逝。

在《活法》一书中,他提到:

多年前,,我就打算60岁时退出经营第一线,转入佛门。但临近花甲之年,手机事业方兴未艾,身不由己,我无法抽身。直到65岁,再也不能拖延了,我决定退居二线,仅担任京瓷和DDI的名誉会长,剃度进入佛门。

我原本就把自己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

如果寿命为80年,第一个阶段20年,是从诞生起到独立迈入人生这个时期。

第二个阶段,从20岁到60岁的40年,是悉心钻研、奋发努力,为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60岁开始的20年,应该是为死亡(灵魂新的旅程)做准备的时期。如同从出生到踏入社会,要花20年的准备时期一样,我认为迎接死亡也需要20年的准备时期。人死后肉体消亡,但灵魂永存不灭,我有此信仰。在我看来,现实的死亡,归根到底无非是意味着灵魂开始新的征程。所以对于这新的旅行,应该做好周到的准备,我决定出家就是为了再次学习人生的意义,为死亡做好准备。

我在前面文章《佛陀所说的人生意义——涅槃寂静》中已经说明了,灵魂永存不灭这件事,用佛陀给出的“四法印”来衡量,是不存在的。

《熊逸佛学五十讲》里说到,佛陀深知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空的过程,佛法也不例外。

为了使佛法的传播尽量晚一点坠入坏、空的阶段,他为佛法钦定了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合称“三法印”;也有加上“有漏皆苦”的,合称“四法印”。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就说“四法印”好了。

佛陀叮嘱弟子,等自己涅槃之后,大家就用这“四法印”当作标准来辨别教义的真伪。如果有人虽然打着佛陀的旗号,但宣讲的内容只要违背了“四法印”当中的任何一项,大家就可以很有信心地判断这不是正法,而是异端邪说。

“四法印”第一条——诸行无常,说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这就说明灵魂是不可能永久存在的。另外,佛陀还提到了任何事物都有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佛法也不例外。那么,灵魂也必定存在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是不可能永远存在的。

所以,稻盛先生想要为灵魂找一条出路,这件事可能要落空了。其实我曾经有很多年,也想为自己的灵魂找一条出路,想着如果面临死亡的时候,要为灵魂找个好的去处。但是随着我对佛法和科学的深入了解,我发现根本就没有灵魂转世这回事。我们的灵魂最终要随着躯体而消逝,凡事抱着要为灵魂寻找出路的人,希望可能要落空了。

我在人生的意义系列文章第一篇中,提到了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那就是我们不会想成为更坏的灵魂,也不会想成为普通或者平庸的灵魂,我们只会想成为越来越好的灵魂。自甘堕落和平庸的,只能称之为生命,而不能称之为灵魂。

凡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那么对于灵魂来讲,只能是永远要比之前的境界更好才对。


第二点不同,是用词上的不同。稻盛先生用的是磨炼灵魂,我用的是升华灵魂。虽然只有一词一差,但对待人生的态度却有很大不同。

稻盛先生认为灵魂可以转世,所以他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拼命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为的就是能够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好带着更好的灵魂转入来世。

可是如果灵魂不能转世的话,这么拼命,把几乎所有的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还是正确的活法吗?

我的答案是有点过了。即使稻盛先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也不是人们应该普遍过的生活。 人人如此的话,这世上家庭的离婚率必然高得吓人,单亲的孩子比比皆是。稻盛先生在如此高强度工作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家庭的稳定,实属幸运了。现实情况是,创业应该是离婚率第一的职业。广大创业者因很难顾及家庭,离婚率非常高。

我们可以从稻盛先生在回答盛和熟熟生的问题中,看到其家庭的生活情况。

当父亲的不参加学校的课堂观摩活动,不参加学校的运动会,更不带她们出去玩,我觉得我的孩子们也挺可怜的。

但是,我想告诉她们的是:我之所以拼命工作,是因为我承担着公司的全部责任,同时我也是为了这个家。

但是,孩子们长大了之后对我说:“当时我们觉得父亲太过分了。”面对幼小的孩子们,我描述公司倒闭的情景:要倾家荡产,只能留下锅碗瓢盆。孩子们听后胆战心惊,觉得很恐怖。

我讲话的本意是:“我在为这个家拼命努力,所以,没空带你们去玩,对不起了!”

然而,他们告诉我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谁都没有想到那层意思,我们只觉得父亲太过分了。”

虽然有过这样的误会,但是,我觉得必须同家人建立一体感,让他们对我的事情感同身受。所以,我时常告诉家人公司的情况。因此,从未出现过家庭危机。

对于塾生的提问,我做了上述回答。

稻盛先生的家庭生活应该不能用好的形容,至少可以看出,家人对他始终心存抱怨。他所说的从未出现过家庭危机,我猜测应该是指未离婚才对。如果无数人都非常钦佩,甚至是膜拜稻盛先生所取得的成就,而其家人却对其抱怨,那么他的灵魂是不是应该因此有一点缺憾才对呢?

我所认为的,人生的意义就是不断升华自己的灵魂,是回归人性的。我认为人应该从四个方面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超越自己,成就更好的灵魂。这四个方面就是身体、精神、人际和环境,四个方面都要不断的成长,才是更完善的成长。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详细地说明一下,怎样从这四个方面获得成长。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稻盛先生所给出的成长,只是从精神方面来说。这样说来,用磨炼灵魂这个词,我觉得有些不合适。我认为应该让灵魂不断得到成长和升华,这样才是回归人性的人生的意义。


稻盛先生身上有非常多的值得学习的东西,我所做的事情不及其万一。本篇文章可能对稻盛先生有些不敬,也可能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但全是肺腑之言。

稻盛先生剃度进入了佛教。佛法认为四大皆空。那么稻盛先生的成就也是空,我对稻盛先生的评价也是空。大家如果觉得我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全不用在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8、稻盛和夫想为灵魂找一条出路的想法可能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