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多大程度改变一个人?

中国“百家争鸣”出现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论战。一方执“人皆有恻隐之心”,一方执“人生而好利,善则伪也”。

通过类比婴幼儿发育与原始人进化的历程,可以映照这两种“人之初”的相似之处:

婴幼儿和原始人都能代表人类的不完全阶段,即独属于人的理性尚未充分发育,因此与动物不能彻底划分界限。

可见 “人之初”的性情既不善也不恶,而是近乎混沌或大成。


然而近乎大成却并非大成。物种属性决定,人类能力的范畴不止于混沌的统一。婴幼儿的下一步发展是:

在不完全趋于完全的进程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呈现动荡和分裂,正如放眼人类历史,国家的诞生必然伴随着战争。


从混沌的统一、到分裂、再到大道的统一,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步走

其中决定能否抵达高级层面的关键,是自我同一性能否达成。


1966年,加拿大学者马西亚建立了自我同一性模型,按照“探索”与“承诺”两个维度,将自我意识统一的过程拆分为“早闭、混乱、延缓、达成”四段——

早闭者遵循家庭与社会的指导,在低探索的前提下维持自我认同的高承诺;

混乱者走一步看一步,以被动接受的低探索延续一切“无所谓”的低承诺;

延缓者处在价值怀疑与自我再发现的阶段,于高探索的重大危机中试图突破低承诺困境;

达成者是在完成高探索的冒险后,对独立完成探索的人生信仰做出高承诺。


达成者最少因权威批评和负面评价动摇。未来,他们将面临思想固化或再解构再重建,两种不同的前途:

思想固化,则沉浸在过去的伟大中颐养天年;

进行再解构和再重建的人,有望实现终身成长。

在初步达成的基础上勇于推翻思维定式,回归延缓的危机状态重新来过,则始终处在重回统一的螺旋上升状态。

生于忧患,是趋近大成的真实态度


目前的教育体制,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未成年人自我意识统一的进程。


首先,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较少预留探索与发现、总结与思考的时间,而是向未成年人直观呈现抽象概念、既定事实。

这导致人文社科类的求学者有模式化印象,缺乏融入现实的感悟;

自然科学的求学者拿着现成数据,却不熟悉发现死角的创造性思维,从而造就虚情假意文人和自视过高的学者。


回到2300年前,人类试图从无到有创建学科的时候——

在缺少望远镜和显微镜等设备、没有物理和化学公式辅助的情况下,亚里士多德拿着尺子和罗盘,仅凭借观察收集了足够后辈在资料馆研究两千年的素材;

写下涵盖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气象学、博物学、修辞学、教育学、法学、美学、神学等学科数以百计的著作。

他提出的谬误比任何一位学者都多,他的经验几乎在所有领域占一席之地。


今天,在其中之一个领域做出创举的机会也变得稀少,因为人类历史之漫长使各个学科都取得长足的发展。

站在一位前辈的臂膀上会受到辅助,站在无数位前辈的臂膀上则难度过大。面对“红海”,唯有在细分板块上力博生机。


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教育的任务是摆脱现象的拖累,总结经验;

今天,教育的任务是减缓经验的飞跃,回看现象。

培根说“切勿让理性从个别的事物跳跃并飞翔到遥远的原理及几乎普遍性的原理”。

他劝诫我们,求知的过程应该坠上重物,以免给不成熟的头脑太多浅薄、空洞的假象,使一知半解的知识成为获得真才实学的障碍。

求学路上的谬误才是良药,两点之间反而是最远距离


其次,是接受信息量大而缺少内省时间,学博但无益于精进。

超额的课业侵蚀了未成年人信仰、理想、亲密关系等方面的探索,使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滞后于信息储备。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傅斯年说:“一天只有21小时,其余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

中学生却在为熟记100种品牌、100个主义、100条通往“罗马”的道路殚精竭虑,滥用治疗多动症的“聪明药”以便集中注意力,以至于寿命延长的速度无法弥补“不惑”延期的速度。


“术”在精进,“道”在停滞;枝叶日益繁茂,根茎生机微弱。

在英国35岁以下的青年中,超过五分之二表示他们有第一时间了解资讯的需求,新闻消费在三年内激增20%——这项数据在发展中国家更高。


伴随着全球虚拟经济泡沫的是青年自杀率攀升,少数心理战术的高手从愚昧者的伤口中获取暴利。

最早见于俄罗斯社交网站、煽动青少年自杀的蓝鲸游戏“”,就是由对自杀周边产品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延展出的产业链。

不论是死者、游戏组织者还是特殊癖好者,实际都是心理疾病患者。


最后,由低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型的失败,错失了给自我同一性的达成提供指导的时机。

20岁左右本是自我意识统一的关键期,此时教育应首要帮助青少年的思维删繁就简、由分散回溯本源。

然而,现有的高等教育却延续了中等教育的应试风格,从评价制度、校风校纪、社团规范,方方面面遏制创新意识的勃发、独立人格的彰显。


柏拉图说:“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寻求理念:寻求概括、因果律和发展的影响;我们必须从事物的背后发现他们的联系和意义,发现它们作用的方式和规律,发现它们体现或预示的功能和理想。

在此阶段,“苏格拉底问答法”尤其应该被视作大学教学法指南。


对比言辞凿凿地传授“真理”,他只就人们以为的“常识”提出疑问,迫使对方尽可能自己弥补漏洞、完善概念。

当苏格拉底追问“为什么”时,实际是在帮助雅典人实现自我意识的统一。

他是思想上的助产士,践行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法则。



除去基因的记忆,人来到世上时近乎白纸。我们的本性既不善也不恶,多数人的天赋相差无几。

是教育和成长环境,让生性相似的人变成看似天生的懒汉和看似天生的领导者;

出身贫民窟的人被贴上贩毒、卖淫、持枪伤人的标签,来自高知家庭的孩子被视作好学、品格高尚、高学历的模板。


看清后天环境对人的塑造力,一方面能够激励个人掌握命运,另一方面会提醒社会对教育的关注。

因为教育是一面镜子,倒映着我们的未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能多大程度改变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