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之书
费尔南多·佩索阿
501个笔记
第1章 自序
>> 你总能遇到一些相貌平平的怪人,那些生活舞台的配角。
>> 那苍白无趣的脸上,露出一种饱受磨难的表情,看不到任何趣味,也很难说那种表情暗示着什么样的磨难。它似乎暗示着各种磨难:艰难困苦、焦虑和饱经沧桑后的波澜不惊。
>> 他的声音迟疑不决,平淡无奇,仿佛因完全没有指望而变得万念俱灰。
>> 事实上,或许所有人的生活环境都是如此——按照他的惰性和逃避倾向,被剪裁成本能的画面和相似物。
>> 他从来不必面对社会或国家的需要。他甚至逃避自己本能的需要
>> 我算得上是他唯一的知己。但即便我总是假设自己与他有什么关系,他也未必真正拿我当做他的朋友,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需要托付一个人来保存这本他留下来的书
第2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
>> 在这些随意的印象中,除了随意,没有欲求,我冷漠地叙述我没有材料的自传,我无趣的历史。这是我的自白,如果我什么也没说,那是因为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 信仰的背离
>> 由于人类精神生性倾向于凭感觉而非理性做出判断,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人类作为上帝的替代
>> 宣扬人类自由平等的教派,在我看来就像古代一些教派的复活,他们的神长得与兽类无异,或有着兽类的头
>> 我和其他边缘人一样,对一切事物保持着距离,这种距离通常被称作“颓废”。“颓废”是作为生命基础的无意识的全面缺失。颓废一旦思想,心脏就会停止跳动。
>> 我们埋头阅读关于感觉的书籍,就像谨小慎微、钻研感觉的学者一样。
>> 我们清楚地知道,一切创作都是不完美的,我们所写下来的正是最令我们难以把握的审美观照
>> 没有一次日落能美地不能再美,没有一次微风能让我们安稳地不能再安稳地入睡
>> 生活是一座监狱,他置身其中,编织稻草以打发时间和忘却自我。悲观主义者带着悲观的视角看待一切,这种姿态既有些过头又令人不适。诚然,我们所写下的文章并无任何价值,我们写作也不过为了打发时间,但与靠结草以打发时间、忘记命运的囚徒不同,我们就像为打发时间而在枕头上绣花的姑娘一样。
>> 我将生活看作一座路边客栈,我不得不呆在那里,直到马车从深渊开来
>> 我不知道它将把我带向何处,因为我对一切都一无所知。
>> 做梦或行动
我不得不去选择,哪怕是我所憎恶的——无论是我的智力所憎恶的做梦,还是我的感觉所厌烦的行动,皆是如此;无论我并非生而为之的行动,或者没有人生而为之的做梦,亦不例外。
两者皆为我所憎恶,我都不去选择。不过,既然我不得不偶尔做梦或行动,我将两者混在一起。
>>
我喜欢初夏黄昏笼罩下的闹市那份寂静,尤其是在白日的喧嚣对比之下,更添几分宁静。
>> 漫步于这些街道,直到夜幕降临,我的生活与它们并无什么差别
>> 在这些倦怠而空虚的日子里,一种忧伤从心灵油然而生,传递至大脑,传遍整个自我
>> 梦境曾多少次变成实物出现在我面前,它们并非要替代现实,而只是要宣称它们和现实一样,只要我表示轻蔑,它们便脱离我而存在,就像电车在街道尽头的拐角处掉头,抑或傍晚街头的叫卖声,尽管我不知道他们在叫卖什么
>> 这个时间过往车辆稀少,车声悦耳。在我心里,有一个宁静的苦痛,顺从构筑我的平静。
这些走过的人和我毫不相干。他们和我的命运乃至整个世界的命运毫无关联。这只是对机缘投掷的石子,发出未知的声响做出的一种无意识的抗议诅咒——一个充斥着纷繁嘈杂的人生。
>> 但这种落差并没有击倒我,反而解放了我。
>> 我对生活要求很少,而这点微薄的要求都无法实现。一片邻近的旷野,一缕阳光,一点点宁静外加一小片面包,不被自己的存在感所压抑,不向人索取也不被人索取什么——这点要求也无法实现,就像我们拒绝施舍乞丐零钱,并不是因为我们吝啬,而是因为懒于解开我们的外衣纽扣。
>> 我在寂静的房间里忧伤地写作,曾经是这样孤身一人,将来也是
>> 但为什么他能占据我的思想?他是一个象征吗?还是一个理由?他到底是什么?
>> 我已在未来带着某种怀旧之情去回忆他,我知道我必将有这样的感觉。
>> 我将呆在贫民窟里,为我彻底的失败而高兴,与冒充天才的乌合之众厮混在一起,他们充其量不过是拥有梦想的乞丐。我被扔进一群无名之辈中,他们既无力取胜,又无法彻底放弃不靠竞争而取胜。
>> 我相信,这里存在一种象征。我相信,或者说几乎相信,在遥远生活的某个地方,这个人对我的重要性,要胜过今天的他对我的重要性
第3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
>> 我可以很暴力,也会有强烈的冲动,有时缺乏斗志,有时敏感,时好时坏,时而高贵时而卑贱,可从没有一种情绪能够持久,从没有一种情感能经久不衰,能够融入我的灵魂。我的内心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我的灵魂对自身很不耐烦,仿佛和一个讨人嫌的孩子在一起;灵魂越来越不安宁,且始终如一。我对一切兴致盎然,却不会受到任何控制。我留心万物,始终怀揣梦想,与我交谈之人,我会注意到他最细微的面部动作,亦会记录他说话时语调的抑扬变化;可我在听,却没有听进去,心中在思索其他,谈话时所谈内容的意义乃我最不为之所动之处,无论这话出自我之口还是那人之口。
>> 我进行文学创作,仿佛是在记账——小心翼翼且满不在乎。比起布满星辰的巨大夜空和那神秘莫测的诸多灵魂,夜晚的巨大深渊和混沌虚无合乎情理
>>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面前,我只一粒微尘,渺小又可悲
>> 所有这一切乃是梦境,乃是千变万化的幻境,记账的梦境抑或精心写成散文的梦境则无关紧要
>> 梦中的世界是我的知识和生活的总和……
>> 对现状的关心并不是一种对我的极大的或持久的关心。我渴望时光能够为我驻留,我想毫无保留地成为我自己。
>> 我一寸一寸地征服了与生俱来的精神领域。我一点一点地开垦着将我困住的沼泽。我无穷无尽地裂变自己,但我不得不用镊子把我从自我中夹出来。
>> 或许终于是时候做出这种努力了:好好回顾一下我的生活。我看见自己身处一片广袤的沙漠中间。我绘声绘色地告诉自己,昨天我是什么,我想向自己解释,我是如何到这里来的。
>> 因为每个人都有梦想。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能力或梦想被实现的命运将我们区分开来。
>> 或许我的命运就是永远当一名簿记员,而诗歌或文学只是一只落在我头上的蝴蝶,用它的美丽来衬托我的可笑。
>> 在海边的小湾里,在海滩前面的树林和草丛之间,变幻无常的欲火从饱含不确定性的虚无深渊里袅袅升起。选择麦子和选择很多其他东西并无区别,道路沿着柏树丛向前延伸开来。
文字的魔力在于,无论单独使用,或在发音的基础上连起来使用,即使这些词汇集在一起,都有它内在的余韵和各不相同的含义,某些措辞的内涵混入其他措辞的光辉,残余的毒性,树林的希望
>> 我在镜中所见到的形象和我与灵魂相拥的形象没什么两样。我永远只是虚弱无力、身形佝偻,甚至于我的思想也是如此。
>> 。
自恋便是自怜。或许有一天,在未来的尽头,某人写下一首关于我的诗歌,然后我开始统治我的王国
>> 我们活着,而且不只是活着,这便是上帝的真相。
>> 认同生活的唯一办法就是否定自己。荒谬即神圣。
第4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
>> 眼里的悲伤像我在生活中错失的一切东西。
>> 竭力将自己从沉湎其中的梦幻中拉回来,像一只努力抖掉黑雾水的狗
>> 给每一种情感赋予一种个性,让每一种心境拥有一颗心灵。
>> 我站在远处聆听片刻,我听到一种悲伤,不为我,而为她们,这种悲伤打动我的心灵。
>> 文学是艺术与思想的结合,是未被现实玷污的领悟——文学于我而言是人类倾其所能想要达到的目标,如果这些努力出自真正的人性,而非我们的兽性流露。人的表达意味着保留善而剔除恶。人类笔下的田野,比现实中的田野更碧绿青翠。我们在弥漫着想象的空气中做出定义,耗费笔墨刻画的花朵,有着任何细胞生物所不具有的经久不衰的色彩
过往的每一天,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就如今天,我明明心情很烦躁,不知所措,可是某天我想起的时候,我只会记得今天天气很好,我洗了床单被罩,晒了太阳,读了书。而忘了我是在烦躁中静下来,找寻自我,回忆总是会给过去加一层滤镜,想起来万物可爱。
>> 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并非易事,因为美好的一天已经过去。这需要我们将这美好的一天保存在冗长而华美的记忆之中,用崭新的鲜花和群星去点缀空旷的田野和天空,在外在世界自由驰骋。
>> 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并非易事,因为美好的一天已经过去。这需要我们将这美好的一天保存在冗长而华美的记忆之中,用崭新的鲜花和群星去点缀空旷的田野和天空,在外在世界自由驰骋。
>> 万物取决于我们,对于处在不同时代的我们的后来者而言,万物取决于我们是如何热情洋溢地做出想象——我们使我们的想象具体化,从而使世界成为这个样子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说家,我们叙述我们的见闻,因为见闻像万事万物一样复杂难解。
>> 一段乐曲,一个梦境,一些事物令我依稀有所感觉。置身其中,我无法思考
>> 快乐偶尔有之。可有什么东西重压在我身上,那是一份神秘莫测的渴望,这向往难以描述,甚至非常高贵。或许我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感到自己活着。
>> 我认识到,我有一颗干涸的心灵。我对一个形容词的关注,甚至要超过对人类灵魂的真切哀悼
>> 我的惆怅和冷酷无情的情感归咎于温暖的匮乏,以及对我已无法再忆起的亲吻的无望期待
>> 这便是我,在命中注定的情感里那混沌不堪的深处,不管我是否喜欢
>> 我以我自己的方式入睡,我并未沉睡,也并未休眠,这种充满想象的植物般的生活方式,和落寞街灯的遥远怀想,就像漂浮在暗淡海面的寂静泡沫,在我不安的眼皮底下徘徊
>> 万物都已入眠,仿佛宇宙是个错误。
>> 我们都是外部环境的奴隶。一个晴天就能将我们从窄巷路边的一个咖啡馆里带到一片开阔的旷野,而乡村的阴天使我们关闭自我,尽可能躲在没有自我之门的房间里寻求庇护。
>> 我将躺在生活之床,没有困意,没有同伴,没有安宁,陷入困惑意识的潮涨潮落,像黑夜的潮水起伏,那里是怀旧命运和孤寂的汇合处。
第5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4)
>> 从信仰的幻影跨进理性的幽灵,不过就像换一个监狱。如果艺术使我们从陈腐的抽象神像中解脱出来,它同样可以使我们从高尚的理念和社会关怀中解脱出来,而它们和神像并无二致
>> 我是一件被扔进角落的物体,一块落在街上的碎布,我卑微地活着,在世人面前装模作样。
>> 我回望自己的昔日时光,仿佛站在被刺破云层的太阳照亮的田野。带着形而上学的惊愕我发现,我最深思熟虑的行为、最清晰明朗的想法和最合乎逻辑的打算,终究不过是天生的醉态、与生俱来的癫狂和巨大的无知
>> 一个正常人会将死亡想象成再也不会醒来的休眠,这便意味着虚无
>> 我不知道死亡到底像什么,因为我们没有这样的体验,也没什么可供对比的东西每当我看见一具死尸,我都觉得死亡是一种离别。死尸看起来像是一件被遗弃的衣服。衣服的主人已经离去,不再需要他唯一的那件衣服。
>> 生活中郁结的苦闷,在我毫无感觉的眼前褪去包裹着日常琐碎事物的愉快外衣。我发现,尽管自己常常表现得开朗快乐,其实我总是很悲伤
>> 我遗忘。我不看。我不想
>> 许多人过着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生活,那并未他们所愿,也并非别无选择的结局,而只是他们自我意识的一种钝化,对思维的一种无意识的嘲讽。
>> 我意识里的无意识,以同样的方式沿着寻常的树枝伸展开来。我的命运在向前发展,尽管我没有去任何地方,我的时间在向前推移,尽管我仍留在原处。
>> 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的人都不会死去:他的生命终止、衰绝、不再生长。没有他的存在,他生活的地方仍在那里,没有他的踪迹,他走过的街道仍在那里,他不去住,他的房子便由其他人来住。仅此而已,我们称之为虚无
>> 生命之谜以各种方式困扰我们,使我们害怕。有时,它像飘渺无形的鬼魅突然出现,灵魂因极度恐惧而战栗——那是对不存在的恶魔化身的恐惧。有时,它跟随我们,只有在我们不回头看时才看得见,这种恐惧的深刻之处在于,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真相。
>> 今天正在毁灭我的恐惧不那么高贵,但是更有侵蚀性
>> 身体和灵魂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觉到的绝望。被囚禁在无限大的牢狱,这种感觉突如其来。如果牢狱就是一切,我们还能往何处逃呢?
第6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5)
>> 这感觉就像被懒惰灌醉,却丝毫体会不到饮酒或醉酒的愉悦。这是一种复苏希望渺茫的病态,一种活着的死亡
>> 让我们在充满思想、阅读、梦想和写作构思的开明氛围中,过着平心静气、有教养的生活
>> 不再成为什么,不再拥有什么,不再期盼什么
>> 一种倦怠和假意放弃交织成的薄暮惆怅,一种万物皆单调的感觉,一种哽咽的啜泣或揭开真相的苦楚……一幅退位的图景在我被健忘的心灵铺展开来:
>> 我们只有在理解一个事物时,才会对它产生爱或者恨。
>> 另一个人的存在——无论这个人是谁——马上就会拖慢我的思想。对于一个正常人,与他人的接触是一种对口语表达和智慧的刺激,然而,对于我,这种接触是一种反刺激
>> 当我独自一人时,我的脑海里妙语连珠,无人能敌,没人说话时我有着诙谐灵活的社交能力
>> 唯有影子般的、想象中的朋友,唯有我在梦中与人的谈话,才真正真实,有实质内容,与他们交谈时,我的才智像照在影子里的影像
>> 只有穿上文明衣装的人,才会欣赏裸体的美丽。对于感官感受,节制很重要,就像对于能量,电阻很重要。
>> 使用人造物是人们享受自然物的最佳办法。在这片旷野里,无论我享受着什么,我享受是因为我并不在这里生活。从未被约束过的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由
>> 文明的本质是一种教育。人造物是鉴赏自然物的途径。
>> 在这些空虚和捉摸不透的时刻,我喜欢沉醉在自己的冥想中。
>> 死气沉沉的灰色天空一片荒凉,处处褶皱成灰里泛黑的云层。
>> 我徒劳地等待,自己也不知道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的尽头除了缓缓垂下的夜幕,什么也不会有。整个空间逐渐变成最黑暗的云彩色,又一点一点消失在泯灭的天空中。
>> 我们人类的灵魂遭受了有形的毁损和显而易见的苦难,没有一丝虚情假意可用于遮掩它
>> 时下,我们的灵魂萎缩成一种被称作浪漫主义的病态,它是剥离幻想和神话的基督教精神,只剩下业已枯萎和病态的本质部分
>> 。
浪漫主义最根本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我们的需要和欲求
>> 人类就是这样,想要需要的东西,更对我们不需要却合意的东西有所欲求。当我们对需要的东西和合意的东西有着同样强烈的欲求,就会感到不适。就会好像缺少面包一般感受到一种完美的缺失。浪漫主义的弊病在于想要得到月亮,就好像实际上可以得到它一样。
>> 有
有时我在梦里试着变成一个举世无双、威风凛凛的人,浪漫主义者常常这样设想自己
>> 对浪漫主义最严厉的指责还尚未出现:它将人类本性中的内在真实释放出来。它的无节制,它的荒谬,它对人心的诱惑力和感动力都在于,它是一种内心最深处的外在表现——一种具体可见的表现,如果人类的可能性由某些命运之外的东西决定,那么它甚至可能是真实的。
第7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6)
>> 另一个我总是站在附近的闹市街头忍俊不禁
>> 我活着时就要死去,在这些郊外的垃圾堆中,在一堆废品中被人按重量称卖。
>> 流沙覆盖了一切:我的生活,我的散文,我的永恒。
>> 我带着挫败的意识,就像举起一面胜者的旗帜。
>> 我都无法找到内心的宁静。
>> 通过阅读,我获得一种生命宽广的愉悦感,我凝视着一片广袤开阔的空间,虽然我实际上从未到过那些地方。
>> 我们的内心对风景的辨识,我们勇气一览无余的暴露,用欲望替换决心,以渴望取代思想
>> 。
我阅读,我解脱。我获得客观性。我不再成为我自己,我变得如此凌乱。我所阅读的东西,不再像是偶尔将我压抑的几乎无影无形的套装,而是对外部世界惊人而又不同寻常的清晰写照
>> 我感到自己就像某种动物,被放进一个篮子,某个人的胳膊挎着这个篮子,往返于两座市郊的火车站
>> 环境是万事万物的灵魂。每一事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表达方式,而这种表达来自于该事物之外。
>> 。
我觉得,既不是因为人,也不是因为文学误差,才让我们称之为无生命的物体拥有灵魂。
>> 而且说事物具有颜色、形状,抑或说它们存在也同样是个谬误。那大海不过是一滩咸水。那落日不过是在特别的经纬度上开始消失的阳光。
>> 当我那受梦想影响的雄心壮志凌于日常生活之上,以至于在那一刻自己似乎就要飞起来
>> 他们和我一样,把未来遗留在了过去。
>> 我的那些不幸的同类有着他们的崇高梦想——我是多么地嫉妒而又鄙视他们啊!我和他们一样,我和那些甚至更不幸的人一样,无人倾诉,唯有对自己倾诉自己的梦想,展示这些落笔即可成为诗歌的梦想。我和那些可怜的懒汉一样,没有书来展现自己,除了心灵,没留下文学作品。我和那些窒息至死的人一样,他们窒息是因为他们没有接受神秘和先验的测试而存在,而通过那些测试的人才有资格生存下去。
第8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7)
>> 这些人是快乐的,因为他们被赋予施了魔法的糊涂梦。但另一些人,譬如我,却被赋予了没有幻觉的梦……
>> 羞怯是一种高贵,不付诸行动是一种卓越,生活的无能是一种崇高。唯有单调,这种退缩,和艺术,这种轻蔑,裹着自我满足的外衣…
>> 我拥有各种姿态,尽管它们在我心里不留一丝痕迹,我有满腹话语,却从未说出口,我有好多梦,最终却忘记了实现
那些足够强大的人,世界是自己的,那些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最后会一无所有,因为梦幻的泡泡会破。
>> 。
不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任何人的人才是幸福的。
>> 不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任何人的人才是幸福的。
我们只不过在努力演好一个社会人,努力的去假装融入这个世界,假装快乐,夜深人静的时候,卸下伪装,与自己对话,那才是真正的自己。
>> 人类灵魂的一生不过是在阴影里的活动。我们生活在意识的朦胧状态中,永远无法与我们的身份或假设的身份相一致。每个人都怀着某种虚荣心,我们还存在一些无法界定程度的错误。我们是表演的幕间休息时继续工作的人。有时,通过某些门,我们瞥见的或许不过是舞台布景。世界是一场大混乱,像夜里的嘈杂声。
>> 人类灵魂的一生不过是在阴影里的活动。我们生活在意识的朦胧状态中,永远无法与我们的身份或假设的身份相一致。每个人都怀着某种虚荣心,我们还存在一些无法界定程度的错误。我们是表演的幕间休息时继续工作的人。有时,通过某些门,我们瞥见的或许不过是舞台布景。世界是一场大混乱,像夜里的嘈杂声。
不完美的才是真实的
>> 因为完美不会让我哭泣,所以也不会让我去写作。
>> 因为完美不会让我哭泣,所以也不会让我去写作。
>> 我生活的目的就是败坏世界。然而,我的话语对任何人的灵魂产生作用了吗?除了我之外,有人听见我的话了吗?
>> 我们通常用已知的观念来粉饰未知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死亡称作安息,那是因为从外表上看,死亡与安息无异。如果我们把死亡称作新生,那是因为死亡看上去与生活有所不同。我们带着一些对现实的误解去编织希望和信仰,我们靠被称作蛋糕的面包皮生活,就像那些假装快乐的穷孩子。
今天的天很舒服,天气很好,阳光正好,洗了被套和沙发套,如果不用帮我姐带孩子,可以去外面走走就好了,可是没有如果。等过段时间我姐不上班了,再有今天这样的好天气,我要出去走走,天气是挺影响一个人的心情的,今天的我,被天气治愈了。
>> 今天的雾很淡,温暖而潮湿,有些阴郁,但不吓人,透着无缘无故的单调。
>> 今天的雾很淡,温暖而潮湿,有些阴郁,但不吓人,透着无缘无故的单调。
>> 黄昏来临,毫无变化,没有下雨,光线中透着模糊而沮丧的色调。我因为停止写作而停止写作。
>> 我常常被表层和幻影捕获,我是它们的猎物,我感到自己像个人。
自由生长,缓慢生长,比什么都重要。城市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让我们在城市中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城市太大了,大到大家都不认识对方
>> 但是城市里的公园,有用且有序,对我而言如同牢笼一般,那些五颜六色的花花木木,仅仅有足够的空间生存,却没有空间逃离,它们只拥有美丽,却不拥有属于美丽的生命。
>> 但是城市里的公园,有用且有序,对我而言如同牢笼一般,那些五颜六色的花花木木,仅仅有足够的空间生存,却没有空间逃离,它们只拥有美丽,却不拥有属于美丽的生命。
>> 生活的无意识里显露的意识,是向智力征收的最古老的税。
>> 如果我别无所长,至少我永远保持着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新奇感。
>> 我的目光再次回到那个人的背影,那个让我产生这些想法的窗口。
>> 那个人的背影已沉睡。他以完全一样的速度走在我面前,整个人都已沉睡。他无意识地走着,无意识地活着。他睡了,因为我们都睡了。生活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没人知道自己的所为、所愿和所知。我们活在睡眠中,永远是命运的孩子。这便是为什么当这种感觉占据我的思想时,我感到一种莫大的温情,一种将整个人类的童稚、整个沉睡的社会以及每个人和每件事都纳入其中的温情。
第9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8)
>> 所有这些人,尽管有着不同的面孔和身姿,却同样没有意识,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用同样的手指操控着活动的牵线木偶。
>> 我认为,我深刻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用感觉去思考,而我用思考去感觉。
>> 一旦风景成为风景,它就不再是一种情感状态。使事物具体化就是创造事物。没人会说,一首已完成的诗是一种关于写诗的思考状态。
>> 如果说一种情感状态就是一处风景,这样或许会更好
>> 愿诸神(直到我生命的终结)将这客观现实中明朗而灿烂的风景、我的微不足道的本能意识、渺小存在的舒适和能够想象自己快乐的慰藉全部为我保留。
>> 我们的一切源于机遇和自欺欺人,我们所吹嘘的高度不属于我们;在那处顶峰,我们并不比自己的正常身高要高。我们脚下的山峰将我们抬高,是脚下的山高使我们变得更高。
富人能更轻松地呼吸,名人能活得更自由,贵族头衔其本身就是一座小山。一切都是虚假的,甚至这种自欺欺人也不是我们的。我们登上小山,或者被带到那里,或者出生在山上的一座房子里。
>> 尽管(既然)生活无法令我宽慰,我从这些反思中得到慰藉
>> 我讨厌真实的危险,但这不是因为我害怕过激的感觉,而是因为它会破坏我对感觉的完美聚焦,这使我恼怒,使我失去了自我感。
>> 我从来不去冒险。我害怕危险带来的乏味感。
>> 或许梦是我们所生活的空间的另一个维度,又或许,它们是两个维度的交叉点。我们的身体生活在长、宽、高的空间时,我们的梦或许也存在于理想、自我和空间——有形物质表现在空间里,非物质本质表现在理想中,只属于我们的个人维度表现在自我中。
>> 偶尔,我会像真正研究科学的人一样集中精力去做这样的形而上学思考。
>> 我常常心无旁骛地研究自己在别人眼中的灵魂,以此来打发时间。
>> 我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家伙,他们甚至对我有一种模糊而好奇的尊重。
但我得不到热烈的感情。我没有挚友。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尊重我的原因。
>> 我厌倦一切,包括那些并不使我厌倦的东西。我的快乐像我的痛苦一样痛
>> 我的梦是愚蠢的避难所,就像用雨伞遮挡雷电。我感到如此倦怠,如此愁苦,如此缺乏姿态和行动。
第10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9)
>> 死亡是一种解脱,因为人死之后,别无所求
>> 或许死去的人变得丑陋,但他仍然卓越,因为死亡使他自由
>> 我会把它说得更准确,更绝对,更直观,超越常规、共识和平庸,我不是在说话,而是在讲述。
>> 我们生活在乐队音乐的间歇之中。
>> 作为一切生命的异类,作为一个从梦幻海里分离出来的人类岛屿,作为一个漂浮在万物表面上的无用船只,我将消失在迷雾之中,
>> 我写作,因为我无知。在某种特定情感的要求下,我在文章里堆砌一切关于真理的抽象华丽的辞藻。如果我的情感果断明了,那么我自然会论及诸神,然后将它建构在世界多元化的意识里
>> 奇迹或障碍,一切或虚无,途径或问题,任何一切事物都取决于一个人对它的看法。
>> 成为人类的蛞蝓,爱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成为水蛭,对自己的讨厌之处一无所知,这是最好的办法。无视是为了生活!感觉是为了遗忘!
第11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0)
>> 生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的所思所为,我们认为它们有效,它们就有效,这取决于我们的估值
>> 我只在做梦。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我唯一真正在乎的便是我的内心世界。
>> 我唯一的渴望便是做一个梦想家。
>> 一直以来,我都属于那个我不属于的世界,属于那个我永远也做不了的那个人。
>> 我唯一的爱便是什么都不爱。我唯一的渴望便是什么都不渴望。我对生活唯一的要求便是请生活继续,但不要让我感觉到生活。我对爱唯一的请求便是请爱把远方的梦境延续下去。
>> 在我的内心中有一个世界,住在里面的都是我的好友,他们过着他们自己的真正生活,独特且不完美。
>> 我在我设想的世界里转弯时,抑或当我在同一个梦境里来回穿梭,穿过街道上的某个门口时,我会因为梦境之中那些卑微角色从不曾存在而流泪,会因怀念曾在我的伪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人而哭泣,这时感受到的那份颤抖的悲伤会给我带来的热情。而那渴望与这热情根本无可比拟。
>> 只要我感觉像是在表达自我,泪水就会盈满我的眼眶,我将流动起来,如同一条被施了魔法的河,流经从我身上的缓坡,向远处延伸到潜意识之中,甚至更远,而尽头便是上帝。
>> 我的感觉的强度总是比不上对这种感觉的意识的强度。折磨我的意识要比感觉带给我更多的痛苦
>> 生活就是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人不可能在今天去感受昨天感受过的东西,因为那不是去感受——而是在今天去回忆昨天感受过的东西,成为昨天曾经活着和迷失的行尸走肉。
>> 我爱你,就像倚靠着甲板的栏杆看两条船擦肩而过,面对着它们的离去,有一种莫名的渴望和惆怅。
>> 到底有多少个我们?到底有多少个我们将我们愚弄?在生命的暗夜里,沿着海滩,我们就像被情感淹没,那是怎样的大海向我们涌来?我们失去这一切,找寻这一切,无意中得到和实现这一切。我们热爱而又失去,失去之后又爱上失去的感觉,意识到我们从未爱过这一切。我们在感觉时以为我们在思考这一切。我们视之为情感的这一切记忆。
>> 。
它的所思或所愿,又有谁能知晓?有谁知道它对于自己的意义?海的声音又暗示着多少事情?所幸,事情并非如此。夜唤起多少回忆,我们为之哭泣,尽管它们并不存在。漫长而寂静的海岸线,涌起的波涛拍打着海边,发出一片声响,然后归于宁静,而此起彼伏的波涛声仍在无形的海岸边响起。
>> 有人在谈论另一个人时说,他在梦里见到的这个人和在现实中有着一样的身形和本质。尽管我知道为什么有的人也会这样说我,但我不能苟同。就我而言,梦里梦外的两个我并不相同。他们是彼此平行的。每一种生命——梦里的和现实的——各有其真实性,且各自正确,却彼此不同。就像两个距离接近的事物因对立而彼此相隔遥远。梦里的我离我很近,却……
>> 写作是为了证明我活着
第12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1)
>> 灵魂的沮丧超越了所有焦虑,所有痛苦
>> 我就处于这样一个时刻,我写下这些文字,仿佛是在证明我此刻至少还活着。
>> 活下去,如同一个形而上学式的错误,一个无所作为的失误,打击着我。
>> 什么事物可以在此刻正在被记录之际,倒满我那毫无所求的自我这个空杯子
>> 主观印象里的那条悲伤的街道上,在这条荒芜的街道上,人们制造出的各种声音在来回飘荡。
>> 我感觉到内心更加疲惫不堪了,这早已超出了我的负荷。我无所求,无所好,无处可逃。
我没有过去和未来
>> 我永远生活在现在,不了解未来,也不再拥有过去。未来以各种可能性将我压抑,过去以虚无的现实将我压抑。我既无企盼亦不怀旧
>> 如果我们的生活就是永远站在窗前,如果我们可以永远呆在那里,像漂浮的烟和同一时刻的黄昏,永远将群山的曲线描画……如果我们可以永远呆在那里该多好!
>> 如此伟大的人,并不比另一个世界的厨子好到哪里去。
>> 我像培育温室的花朵一样培育仇恨行为。我无法和生活保持一致,但我为生活感到骄傲。
>> 只有从未实现目标的人才去征服。只有永远气馁的人才是强者。
>> 我发现,生活令人不快,像一剂无效的药。当我稍有所感时,如果我真有意志力去做,我可以清晰地描绘出单调是多么容易被摆脱。
>> 诗人诞生于死后,因为只有到那时他才会被当做一个诗人来欣赏。
>> 我拥有浪漫派诗人称颂的所有特质,而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特质,便会成为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诗人。
>> 。
我不了解自己,我甚至是一个缺乏自我观念的人。在我的自我意识中,我就是一个流浪者。我内心中的大量财富在初相见时便已化为乌有
>> 唯一的悲剧并非是把我们自身设想为悲剧。我始终清楚地知道,我与这个世界同在。我从未清晰地感觉到,我需要与这个世界同在。这就是我始终不曾正常的原因所在。
>> 我内心的急躁情绪一直在力图让我远离平和,而我的惰性又让我留在原地。肉体麻木,由此可见,风的沙沙声使得各种声音复苏,而感官享受亦需要得到召唤,在这样的呆滞状态下,我沉思着我那模糊的渴望永远欲壑难平,而我那不可能实现的欲望始终变化无常。我可以承受痛苦,而我的痛苦主要来源于此。我与我并不真正需要的事物擦身而过,我痛苦是因为这并非真正的痛苦。
>> 精神上荒芜一片,当这种感觉产生之际,身体里远处的潮水被搅动起来,精神在那里通过代理遭受痛苦。
>> 在做完各种梦之后,我睁大眼睛走到大街上去,而梦的光环和舒缓之感仍然将我笼罩。我惊于自己的自动症,它使我免于被人真正了解。我在过日常生活时,仍然可以与我精神世界的夫人携手共度。我的脚步与梦中复杂难解的设计保持着完美的协调。我朝着正确的方向走去,并未踟蹰不前,我准确地做出反应,我存在着。
>> 我们从未爱过什么人。我们的所爱不过是某人在我们思想里的观念。我们爱的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即我们的自我。
这一点适用于爱的全部范围。在性爱中,我们通过另一个人的身体,寻找自己的愉悦。在非性爱中,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念,寻找自己的愉悦。
>> 灵魂与灵魂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靠不住的复合体,通过交流语言和打手势这类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的事物来表达
第13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2)
>> 理解是最令我们厌倦的事情。生活意味着不要思考。
>> 对唯美主义者来说,观察悲剧是一件有趣的事,但体验起来就毫无乐趣可言了。在生活中耕耘,便会阻碍想象的延伸。这便是那无情且非凡的统治者。
>> 学
生活阻碍了对生活的表达。如果我真正经历一场伟大的爱情,也永远无法将它表达出来。
>> 我想成为艺术品,尽管肉体无能为力,至少灵魂理当如此。
>> 让我们按照一种别人看来神秘莫测的方式去安排我们的生活,这样,那些离我们最近的人,即使他们再靠近一步,也无法了解我们。这就是我塑造生活的方式,我几乎没有经过思考,而是凭着许多本能的艺术做到这一点,我变成一个完全模糊的个体,甚至对我自己而言也是如此。
>> 文学则不是如此。文学模仿生活。小说是从未发生过的故事,而戏剧是缺乏叙述的小说。诗歌是用从未被用过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或感觉,因为没有人用诗语交谈。
>> 去表达!学会如何去表达!学会如何通过书面表达和语境而存在!这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 我写作是为了遗忘生活,而我将作品出版不过是遵循其中一条游戏规则。
>> 关怀山川的大地,会用不那么母性的方式来关怀我所写下的纸页。一切无关紧要,我相信,生活中的有些人倘若期望获得孩子入睡后的平静,就会对不肯睡的孩子失去耐心。
>> 我不在乎其他人是不是会嘲笑我,因为我有一个优势,那便是对于外在世界,始终怀揣着一种穿盔戴甲的蔑视的态度。
>> 然而那报复从未来临。这个国家从未给我找一点麻烦。这似乎是命运对我格外垂青。
>> 唯有不存在的风景和从未读过的书才不那么单调。生活对我而言,是一种从未侵袭大脑的睡意。我是自由的,以致我能够感到悲伤。
>> 放弃是一种解脱。无欲是一种力量。
>> 旅行是那些不懂得感受的人做的事情。
>> 在我们的永恒旅途中,除了我们没有别的风景。什么也不属于我们,甚至我们自己也不属于我们。我们什么也没有,因为我们什么也不是。我将什么样的手,去伸向什么样的宇宙呢?宇宙不属于我:因为宇宙就是我。
>> 另一条途径就是达到完美的平衡,寻找达到绝对均衡的界限,凭借从意志转变成对极致的渴望,以及情感转变成的智力,人的整个雄心壮志不是去经历或感受一切生活,而是去组织一切生活,达到智力的协调与平衡。
>> 对生活而言,获得一切何其之难,而仅仅获得部分又是何其令人伤心。
第14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3)
>> 生活并不重要,仅仅去扬帆远航就已足够。作为病态感觉的阿尔戈英雄,我们说,生活并不重要,仅仅去感觉就已足够。
>> 在这些虚无的日子里,我不能思想、感受或愿望。
>> 我突然想到,在一个我更熟悉的思想和更多的感觉开始时,在我的愿望遗失在自己的迷宫里时,我的思想、感受和愿望也会处于停滞。
>> …
把梦看做现实,又过于认真地活在梦里,使我这梦里生活的虚幻玫瑰长出了刺:因为我看见了梦的缺陷,于是,连做梦也无法让我高兴了。
>> 我总是拒绝被人理解。被理解无异于卖淫。我宁可被人们严重误解,以使自己不被人了解,保持着自然性和应有的尊重。
>> 因为平庸是智慧的表现形式,而现实——特别是当现实是乏味的和未经加工的时候——它便成为一种对心灵的自然填补。
>> 由于我无事可做,且没有想做的事情,我准备在这页纸上写下我的理想。
>> 用一切方式去感受一切;学会用感情去思考,用思想去感受;除了通过想象,不要有太多的欲求;带着高傲的态度去受难
>> 我对世界的奇异景观和事物千变万化的状态观照越多,就越发对万物与生俱来的虚假和现实所展现出来的伪价值深信不疑
>> 我对生活的唯一要求便是请它不要对我有所求。
>> 如果我爱那观赏植物,那必定是因为我感觉它与我的灵魂本质具有同一性。
>> 感觉,给我徒增负担!不得不去感觉,给我徒增负担!
>> 真正的生活经验来自我们限制自己对现实的接触,以及增加对这种接触的分析。
第15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4)
>> 有时候,我的情感被一种几乎是突如其来的生活的极度倦怠压倒,我甚至想不出什么办法可以减轻它。
>> 这种倦怠让我渴望的东西,远非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或许可能,或许不可能)所能实现,我所渴望的东西更可怕,更深刻:我从来不曾存在过,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
每一滴雨,是我失落的人生在自然界哭泣。
>> 梦最令人鄙夷的地方就在于人人都拥有它。
>> 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从一开始就阻止我们去接近这个梦想,然而,可能实现的梦想扰乱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使我们依赖于它的实现。一种梦想独立存在,而另一种梦想依照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定。
>> 我看着那些正在离开的人,还有那些尚未走进去的人,因为他们在等还未来到的人,观察走出来的人。
>> 我曾经享受这一切,但如今我才发现,我有多么享受它。
>> 我曾经如此,如今还是如此。这是那个不再有信仰、如今已长大成人的我,我的灵魂在怀念,在哭泣——只不过这个自我是虚构的,迷茫的,痛苦的并已经死去了。
>> 回忆,星期天,弥撒,曾经存在的快乐和时间停留的奇迹,而只因它们是我的回忆,将永远不会被我忘怀……
>> 人爬得越高,需要放弃的也就越多。世界的巅峰除了他自己,容不下其他东西。他越完美,放弃的就越彻底;而放弃的越彻底,拥有的就越少。
>> 在这短暂的一生,我什么也不是,却能欣悦于未来的人能读起这些特别的纸页,因为我实实在在地写了下来
>> 像我一样卑微的人,用这些形而上学的心理学聊以自慰。
>> 有的人在生活中心怀伟大梦想,却不能去实现。而有的人没有梦想,也同样不能去实现。
第16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5)
>> 我们是别人身姿的影子、影响的表现、感觉的结果。
>> 对于真正伟大的人来说,比起耐心地将自己对自己无知的分析娓娓道来,对自己的意识状态下的无意识进行有意识记录,对自我阴影所作的形而上学分析,以及写下幻灭黄昏之诗,我想不出还有更伟大、更值得去做的事情。
>> 意识的虚假伪装仅仅凸显了无法伪装的无意识。
>> 人类从生到死不过是外部尺码的奴隶,而这种外部尺码同样支配着动物。
>> 意识一闪而过,我们发现自己活在幻想中——由这种意识,而非其他,区分出人类的最伟大。
>> 只有唯物主义者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因为任何一个说这种话的人都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 我不看,不思想,我闭上双目,进入不存在的睡眠。
>> 我动手去写是因为没有力量去思想,我写完是因为没有勇气去放弃。这本书代表着我的怯懦。
我常常打断思路,插入一段风景描写,在某种程度上它切合了我印象里真实或想象的内容结构,究其原因,是因为风景是一扇门,通过这扇门我从缺乏创造力的自我意识中逃脱出来。这本书里的文字是我与自己的谈话,在进行这些谈话时,我突然感到一种想与别人交谈的愿望
>> 写作是一种自嘲,但我无法停止写作。
>> 远处的船画出海的完整和我的露台,我的灵魂迷失在朝着南方漂移的云朵中,像滑入水中的船桨。
第17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6)
>> 我爱时间出现以前的纯粹女人;现世的爱情太单调,只会使我想起我失去的东西。
>> 你觉得自己出众,却被命运当做极其低劣、无可救药的次品——在这种困境下,你还能因为自己是人类而吹嘘吗?
>> 一个思想敏锐、坦诚正直的人,倘若要关切世界的邪恶和不公,他自然会从近在咫尺的源头来消除它们,而这个源头就是他自己。他将终其一生去实现这个任务。
>> 世上的其余一切都是风景,是框定我们感觉的画面,是束缚我们思想的书籍
>> 政府建立在两种事物的基础上:约束和欺骗。那些冠冕堂皇的词语存在的问题是,它们既不是约束,也不是欺骗。它们最多不过蛊惑了别人。
>> 微风从午后的深处拂过,开始泛起一些色彩,在这样的时刻,我写下这些粗略的反思,对于此,我几乎就要自责起来
>> 正直的人应该保持无惧,哪怕这个世界要将他摧毁
>> 对于一个杰出的人而言,生活应当是一个摒除对抗的梦。
>> 行动者不知不觉就成了理性者的奴隶。事情的价值取决于对它们的解释。某些人做出行动,而另一些人给予解释,将它们带到生活中去。叙述就是创造,生活不过是被生活。
>> 不管我喜不喜欢,除我灵魂以外的万物于我而言不过是风景与装饰。
>> 那些真正承受痛苦的人并没有汇聚成群,或如同乌合之众一样四处飘荡。那些承受着痛苦的人,只会独自一人品尝痛苦的滋味。
>> 他们走过,如同漂浮在生命之河的垃圾,而看着他们经过令我直反胃,同时感到一种深刻的困倦。
>> 不论神秘与否,本土与否,顺从与否,我永远都是我的感觉的仆从,永远都是那些特别时刻的仆从。
>> 纵使是昨天见过的每一张脸,今天都完全不同,因为今天不是昨天。每一天都是独特的,世界上绝无与之相同的另一天
>> 世界由各种参差不齐、各具特色的事物构成,然而,我们的弱视使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片连绵不断、模糊难辨的迷雾。
第18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7)
>> 如果自由降临,我们避之不及、无所适从——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奴化思想有多么根深蒂固
>> 地狱的概念来源于混乱——是两种不同的恐惧混合在一起的产物,这两者互相矛盾,互相污染。
>> 我的悲哀在于,这些东西不值一写,我耗费时间得来的,不过是一场如今已支离破碎的幻觉,尽管曾经值得一写。
>> 无论追逐什么,我们的追逐都是出于野心。但是,要么是我们可怜到从未实现过野心,要么是我们实现了野心,从而成为富有的傻瓜。
>> 我们在艺术或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对想象之物的一种不完美复制;它既没有达到本应达到的标准,也没有达到能够达到的标准
>> 我们内外皆空,成为期望和实现的失落者。
>> 是怎样的孤者之魂的力量,使我一页又一页地写下这孤单,一个又一个音节地在虚幻的魔法中活下去?
>> 我也感到快乐,因为我活着
>> 我感到自由也不足为奇,但这种自由感从何来而我一无所知。
>> 文学想象的最大错误在于:认为别人和我们一样,并且必定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觉。人类的幸运在于,每个人都只是他自己,只有天才被赋予成为别人的能力。
>> 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每一段小插曲都成为一个奇迹。
>> 一个人只有使存在单调化,才能摆脱单调。一个人只有让日常生活过得平淡无奇,才能从最微小的事故中找到快乐
>> 心灵的支撑
我属于这样一代人,出生在一个思想和心灵都找不到任何支撑的世界。
第19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8)
>> 如今,世界只属于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和躁动不安。事实上在今天,获得生存和成功的权利和获准进入精神病院有着同等的基础:缺乏思考能力、不道德和精神狂躁。
>> 我们称之为生活的东西,只是现实生活的睡眠状态,是我们的真实死亡。
>> 死亡即新生,死者并未死
>> 我们睡着了,生活便是一个梦,这并非是隐喻或诗歌意义上的说法,它毫无疑问是一个梦。
>> 快乐,就其本身而言,看似沉浸在生活之中,实际上是沉浸在自我之中,是对我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毁灭,是死亡的快乐阴影。
>> 活着这个行为正是死亡过程,因为我们每度过一天,我们残余的生命就减少一天。
>> 我禁不住祈求诸神,让我留在这里,仿佛将我锁进保险箱里,以逃避生活的苦难和欢乐
>> 黄昏入夜前,最后一抹余光投下微弱的阴影,我喜欢漫步在变化着的城市街道,脑子里什么也不想,我行走着,仿佛一切都已无可救药。
>> 有些人读书和翻书一样快速,他们看完一本书后,对里面的内容完全不知。而我在翻阅心灵中的书籍时,却获得了一个朦朦胧胧的故事,另一个漫步者的追忆
>> 在悬浮于抽象街道的凝滞空气中,只有一团外在感觉的线球,像白痴命运的口涎,滴落在我心灵的意识里。
>> 夜间的城市,另一种生活。观夜的人,带着另一个灵魂。
>> 生活还未开始,我已抽身退出,甚至在梦里都不觉得生活有吸引力
>> 我观察自己。我是自己的旁观者。我的感觉像身外之物,在我不为自己所知的注视下溜过。我厌倦自己所做的一切。一切事物,追溯至它的神秘根源,都呈现出令我厌倦的颜色。
>> 。
我无欲无求。生活伤害了我。我在这里不舒服,又想不出呆在哪里才会舒服。
>> 丝丝缕缕的碎云近在眼前,越发变得阴沉起来。在这蓝色的空中楼阁中,暗含着某种明朗而不祥的东西。太阳已经出来,却没有一丝可爱之处。
>>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或者不想要什么。我再也没有渴望,再也不知道如何去渴望。我再也不了解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人们通常通过感觉和想法来了解自己的渴望或渴望实现的渴望。我不知道我是谁,或者是什么。和那些被埋在断壁残垣下的人一样,我躺在整个宇宙的破败虚空中。
>> 我的生活躺在这里。我心中波澜不惊。
>> 我反感真实生活,因为它是一种罪罚;我反感做梦,因为它是一种毫不费力的解决之道。
>> 然而,我又认识到,若要逃离这一切,唯有驾驭它或拒绝它。我无法驾驭,因为我无法超脱现实,我亦无法拒绝,因为无论我梦见什么,我还是在我所在之地。
>> 我的朦胧却恒定不变的感觉,以及漫长却意识清晰的梦想,一起组成默默无闻的生活特权。
思想即毁灭
第20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19)
>> 思考等于毁灭。思考本身就在思考的过程中被毁灭,因为思考等于分解。
>> 在某种意义上这里就是我的家——这个地方就是我没有感觉的地方。
>> 有时,我怀着忧伤的欣慰想象:如果有一天(在不属于我的未来),有人读起并欣赏我写的文章,那么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亲人,那些“理解”我的人便是我真正的家人。
>> 我唯有在变成雕像时才受到理解,人在生前受到的冷漠对待,死后是无法用爱弥补的。
>> 活着令人伤痛,但这种痛很遥远。感觉无关紧要。
>> 事情甚至似乎是这样的:命运总在想方设法让我喜欢上什么或想要得到什么,以便紧接着第二天它就能够告诉我,我得不到并将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
>> 虚构的东西向影子一样追随着我。我想要做的就是进入睡眠。
>> 然而,这一切感觉所留下来的只是一种对生活及其态势的不可避免的反感,是对一切欲念及其所有表现形式的预先厌倦,是对一切感觉的普遍憎恶。
>> 想到这里,如果我举目四望,看看现实是否能浇灭我的渴望,我会看到毫无意义的铺面,毫无意义的面孔,毫无意义的姿态。石头,身体,思想——一切都已死去。
第21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0)
>> 既没有家人又没有同伴是一种甜蜜,那美妙滋味如同遭遇流放,流放时在征服,产生的骄傲感夹杂着奇怪感受,那是我们对远离家园的一种朦胧渴望——我用我自己的方式冷漠地享受这感觉。
>> 城市的苏醒,有雾或无雾,总是比乡村的日出更令我感动
>> 乡村的黎明是存在,而城市的黎明是希望。前者让你活着,后者则让你思想。我注定总要去感怀,和世界上最不幸的那些人一样,认为思想比存在更有意义。
>> 虽然我们知道自己也将面临死亡,但也尚未感觉到死亡临近的微微焦虑。然而,最后的垂死挣扎过后,留下一种竭尽所能的衰弱无力,一种莫可名状的麻木。
>> 每一个秋天都与我们的人生之秋更近了一步。
>> 还不是真正的秋天,空中也并未飘起泛黄的落叶,天气也没有变得阴暗潮湿,而这些都是入冬的标志
>> 我们色彩模糊的意识里,寄托在别样的风声里,寄情于古老的宁静,这份宁静弥漫在夜幕中,缓缓潜入不可抗拒的宇宙存在。
>> 我是“我”与“非我”之间、梦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那道豁口,现实造就的我有血有肉、大众化、抽象而虚无,而本我也同样虚无。
>> 日子在流逝的岁月中耗尽光华。谁也说不出我是谁,也不知道我曾经是谁。
第22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1)
>>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道德观。而我的道德观极其简单——对任何人既不行善也不作恶。不作恶,不仅因为这样做似乎更公平,其他人同样拥有我所要求的权利——即不被人打搅,还因为在我看来,世界的自然之恶已经够多,无须由我再添加什么。
>> 帮助别人或阐明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干涉他人生活的一种恶行。善心只是我们的一时兴起,但无论我们的善心多么高尚或仁慈,我们都没有权利让别人成为我们头脑发热的受害者。善事是一种不公平的负担,这便是我断然憎恶它们的缘故。
人情债最难还,因为你没有办法用金钱等其他东西去衡量它的价值。可能别人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觉得就是顺手的事情,可是对于我来讲,我会一直觉得欠了他的,然后一直想着要尽快还回去,不然,心里总会压着块石头。
>> 当我生病时,我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受惠于别人的照看
>> 当我生病时,我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受惠于别人的照看
>> 。
我从未爱过什么人。我最爱的东西是我的感觉——我的视觉意识状态,通过认真聆听捕捉来的各种印象,外部世界的质朴芳香像是在对我述说什么过去的事情(它们的气味极为容易勾起我的回忆),它们带给我的现实和感觉要比面包房里飘来的面包香味更强烈
>> 写作即物化梦
>> 作为成人,我们的生活沦落到互相施舍的境地。我们纵情于共存,挥霍着自己的个性。
>> 当一个人到达明白事理的年龄,他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深思熟虑后,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塑造成理想典范的形象。
>> 热心是一种粗俗。尤其是热心的表达,是一种对伪善权利的侵犯。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何时是真诚的。或许我们永远也不会真诚。即便我们今天对某事真诚,明天我们或许就会对这件事的完全对立面同样真诚。
>> 提意见乃出卖自己。没意见乃存在。对每件事都有意见乃成诗人。
>> 我常常感到自己是另一个人,另一个我在感受和思考。我观看的这出戏有一个不同的陌生场景,而戏里的主角也正是我。
>> 上帝啊,我的上帝,我到底在观看谁?到底有多少个我?我是谁?在我和我之间到底隔着什么样的鸿沟?
>> 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东西:有一个绝对的他人,一个也属于我的外在的自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将丧失想象力、情感、某种智力和一种感觉方式——这一切,尽管令人遗憾,却不足为奇。但是,当我读自己的文章时,就像这篇文章出自陌生人之手,我面对的又是什么样的事呢?
>> 在其他时候,我发现一些连自己都想不起有写过的文章,就其本身而言,并不使我惊讶,但我甚至想不起自己有这样的写作能力,这就使我骇然
>>
我持有最矛盾的意见,保持着分歧最大的信仰
>> 既然我的心中满是千变万化的黄昏——包括那些不是黄昏的事物——并且,除了观看心中的黄昏,我自己从内至外都已变成黄昏,那么,为什么我还要看黄昏呢?
>> 为了寻找,我放弃了我在生活里寻找到的一切。我就像一个茫然不知在寻找着什么的人,寻找着,寻找着,在梦中已然忘记了想要寻找什么
>> 我所有的一切,乃不知如何寻找而得,如同一个黄昏下沼泽地上的封建领主,一个空坟之城里的孤独王子。
>>
感觉的一切萌芽,甚至最愉快的萌芽,必定会扰乱同样感觉的神秘的内心生活。
>> 没有我,世界照样日出日落。没有我,世界照样刮风下雨。一切不因我而存在,只因四季变化,一年里十二个月的时光流逝。
>> 由于近视,夜幕中的各种剪影愈发显得模糊不清,直到在我们的主观上变得荒诞怪异,虚幻难辨
第23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2)
>> 我和这一切同时存在,我的确——见到的太少,但我听见——在这些代表存在的影子和实际存在的地方移动,对于这个事实,我渐渐失去清醒意识。这一切是如何存在于永恒时光和无限空间里的,这个问题渐渐变得模糊不清,难以理解。
经过消极联想,我开始思考,人类的时空意识带有强烈的分析性和直觉性,与这个世界脱钩。无疑,在这样的夜晚,在这样的城市(和我陷入沉思的这个城市并无不同),诸如柏拉图、司各脱a、康德和黑格尔,他们几乎忘了这一切,他们变得与众不同,这似乎有些滑稽可笑。他们同样是人类……
带着什么样的清晰感,我漫步在这里,思考着这些问题,感到遥远、陌生、困惑而又……
>> 我永远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梦想家,对自己内心的承诺不忠诚。我就像一个彻底的局外人,一个我想是我自己的、漫不经心的旁观者,我总是欣悦于白日梦的挫败。
>> 一切都变得颠倒起来。当我似乎就要想起什么时,我在想着别的事情。当我专心观察时,却认不出什么来,而当我心猿意马时,却看得清清楚楚。
>> 我感受和遗忘。一种怀旧之情——每个人对每个事物都会产生的怀旧——向我侵袭,就像寒冷空气中的鸦片。我从观看中获得一种内心的虚假狂喜。
>> 阅读意味着在他人之手的牵引下做梦。阅读时漫不经心,思想走神,就意味着松开了那只手。肤浅地读书是读得好、读得深的最好办法。
>> 死亡意味着完全变成他者。所以,自杀是一种怯懦:它意味着完全屈服于生活。
>> 如果生活是情感的矫饰表达,那么艺术是情感的理智表达。通过梦,我们可以得到得不到的、尝试不能尝试的、实现不能实现的一切。
>> 有两种艺术家:一种表达他没有的情感,另一种表达他多余的情感。
>> 看起来再自然不过的情感瞬间消失。随之而来的是一种难以界定的不适感,这种感觉包含了乏味、羞辱和倦怠。
第24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3)
>> 如果这样的命运降临,那就降临好了。我对我的情感充满好奇。然而,不管事实如何或将要如何,我一点也不好奇。
>> 对一切都不屈服,对一个人,一段情,一个理念,都是如此,保持一种冷漠的独立性,不相信真理,或者,甚至不相信获得真理的有用性——在我看来,对于那些不思考就不能活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对待内心智慧生活的正确态度。
>> 提升你的品格,不将外界的一切纳入进来——不向任何人索取任何东西,也不将任何东西强加给任何人,而当你需要他们时,就把自己变成他们。
>> 生活就是以一种徒劳无益的方式去寻求不存在之物
>> 我们已厌倦于思考,以便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我们越思考,越分析,越看得清楚,也就越难得出一个结论。
>> 一如既往,我的灵魂,无论在床上还是在人群中,都痛苦地意识到世界的存在。日子像快乐一样,似乎在无限延迟下去。
>> 人类灵魂是一个充斥着稀奇古怪事物的疯人院。
>> 我睡觉,仿佛我在走路,可我分明清醒。我醒来,仿佛我一直在睡觉,而且我并不属于我。从本质上来看,生活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失眠,我们的所思所想,一举一动,都在清醒的昏迷中发生。
>> 理智断言的诚恳和自发情感的自然毫无关系。
>> 行动即对抗自己
动态生活常常像最令人不适的自杀一样打击我。在我看来,行动是对梦做出不公平的判决后,执行的一种严厉酷刑
第25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4)
>> 这便是为什么科学发展的原因。如今,机器是唯一的创造物,数学证明是唯一具有逻辑链的参数。
>> 我无法做梦,因为我的梦过于生动形象,当我拿它们与现实做比较,很快便发现它们不真实,从而没有价值
>> 那些自我统一的人是快乐的——焦虑会改变他们,却不会分裂他们,他们至少没有信仰,能够心无羁绊地坐在太阳底下。
>> 任何一个阶段的真理探索都无法使我减轻痛苦,
>> 如果是自然原因,那么出于某些目的——如果存在任何目的——为什么反自然还需要我病态呢?
>> 除了惰性,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任何有说服力的论据,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越来越敏锐地、沮丧地意识到自己的惰性,像一个放弃者一样。寻求惰性模式,努力逃避一切个人努力和社会责任——这就是我为自己的存在雕琢的虚构塑像的实质。
>> 我的梦就可以很好地替代整个宇宙和那些星辰,替代工作、爱情、甚至美好事物和荣誉。我几乎不需要刺激物。我的心里已有足够的麻醉剂。
>> 其他人的生活只在梦里对我有用,我在梦里的生活似乎适合每一个人。
>> 当我傍晚时分漫步街头时,不止一次地突然并强烈地意识到事物那些异乎寻常的组织结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自然物唤起我灵魂的强烈意识。是街道的布局,各种标志,盛装交谈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工作,那些报纸,以及这一切的逻辑性唤起我的意识。更确切地说,事实就是那些井然有序的街道,标志,工作和社会存在,这一切组装起来,向前延伸,扩大成各种路径。
>> 除了感谢上帝,承蒙上帝所赐的生活,生活还赐予我们一件礼物,那就是无知:对自己的无知和互相的无知。人的心灵是一个黑暗泥泞的无底洞,一口地表从未掘过的井。如果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他将不会喜欢自己
第26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5)
>> 我们和睦相处是因为我们打心里彼此陌生
>> 我哭泣。今天,当我想起这些,我仍然哭泣。我哭泣,不为对童年的怀念,我并不怀念我的童年。我哭泣,只为对那一刻的怀念,只为一种由衷的悲叹,第一次阅读的那种交响乐般的精湛之作,以后再也不会读到。
>> 我要写下失去的童年,我要为它哭泣,那里是描写乡下老房子里关于那些人和那些家具的心酸往事。我追忆那种既无权利又无义务的无忧无虑,那种不知如何去思考和感受的自由自在——这种回忆若是写得好,写得形象,给人以深刻印象,将唤起读者与我的感觉完全一样,但与童年无关的情感。
>> 我的所有情感都浮于表面,但由内而外。我总是像个认真的演员。当我去爱时,我假装去爱,甚至假惺惺地对待自己。
>> 我总是思考,总是感受,但我的思想毫无逻辑,我的感觉毫无感情
第27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6)
>> 沉闷……是没有思想的思想,却厌倦于思想。是没有感觉的感觉,却因感觉而焦虑。是没有回避的回避,却因回避而感到厌恶——所有这一切都可称之为沉闷,但却不是沉闷本身,而是沉闷的最佳释义或诠释。
>> 在这些奇怪的时刻,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过是我的附属品。我不仅忘了责任的概念,还忘了存在的想法,我从身体上厌倦了整个宇宙。我的所知和所梦使我昏昏欲睡,用同样的强度使我的眼睛发痛。是的,这时我比任何时候都了解自己,我是躺在无人之地的树下打盹的乞丐。
>> 我的悲伤和痛苦都来自臆想的感觉,怀旧使我双眼热泪盈眶,而这种怀旧也是通过想象和臆测去构想和感受的。
>> 但艺术不会带来幻灭,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接受了幻觉。我们不用从艺术中醒过来,因为我们做着梦,却并未睡着。在欣赏艺术时,我们也不用缴税或受罚。
>> 得到意味着失去。去感受并未得到的东西意味着存续和保留,因为这么做就是汲取事物的精华。
>> 衰落的时代富于精神活力,伟大的时代欠缺智慧的灵光。万物混淆交融,真理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第28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7)
>>
大部分人不由自主地生活在虚幻之中,很是格格不入
>> 然而大多数人还是不需要任何理由就会感到快乐,享受生活。
>> 人们并不会时常流泪,而当他们抱怨之际,便形成了他的文学。
>> 。
无论我们拥有什么,因为它属于我们,即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视野里昙花一现,便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 一切发生在生活中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的心里。一切消失在视野里的事情也消失在我们的心里。当我们看得见时,它便还在那里,而一旦离去,便从我们的心头消失。
第29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8)
>> 金钱很美好,因为它使我们自由。
>> 一切人类的社会存在都在我眼前铺展。
>> 我下了电车,头昏目眩,筋疲力尽。我刚刚经历了生命的全部。
>> 每一次旅途都充满大喜大悲的痛苦和快乐,还有数不清的虚假怀念。
>> 创造意味着毁灭自我。我在内心使自我具体化,我在获得外化时才存在。我是一个空空的舞台,等着各种演员登台做各种演出。
>> 如今他的命运将面临什么样的冷酷和未知事物呢?
>> 若想拥有新的感觉,唯一办法就是锻造新的灵魂。
>> 改变你的灵魂?如何去做呢?这就靠你去想办法。
>> 行动家
世界属于没有感觉的人。成为行动家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失去感觉。在生活中,实用表达的首要条件就是意志,因为意志主导行动。两种事物可以阻碍行动——感觉和分析思维,而后者就是加上感觉的思维
>> 成功的人只考虑获得成功的途径。而余下的芸芸众生——形形色色的、多愁善感的、富于想象力的和思想脆弱的人——他们不过是舞台背景。
>> 他们不过是棋局平平、死气沉沉的棋盘,直到某个大玩家将他们扫进棋盒,而这个大玩家用一种双重人格在自娱自乐,自己与自己在对弈,以供自娱。
>> 信仰乃行动之本性。
第30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29)
>> 我们失去这一切。我们生来就得不到任何慰藉
>> 我们中的一些人还停留在日常生活的愚蠢征服上,为了每天的面包而卑微挣扎,却不愿付出辛勤劳动和精神上的努力,不愿体会成功的高尚。
>> 下雨,下雨,下雨……
呻吟,无情的雨……
我的身体甚至灵魂都在颤抖,天气并不寒冷,我的寒冷源自观雨的心情……
>> 每个与我交谈的人,他们的目光注视着我,像是在侮辱或猥亵我。我厌恶至极,因为对他们有所察觉而觉得头晕目眩。
>> 这些阴暗的人类谈话(它们几乎占据了人类整个有意识的生活)令我感到十分乏味,就像跌进蛛网一样痛苦不堪。我突然意识到一种被现实人类包围的羞辱感,像是地主和全部佃户都将我咒骂,而我和其他佃户并无区别。我透过仓库的后窗栏杆,窥视到令人生厌的垃圾堆积在泥泞肮脏的院子里,而那就是我的生活。
>> 请相信我:如果没有智者去指出人类的各种不幸,人类甚至不会注意到它们。那些敏锐的受难者使其他人遭受着人类团体带来的苦难。
>> 去对抗社会道德观念,对抗本能的冲动,对抗感情的诱惑,这是一门学问,并非任何美学家都能做得到。严格说来,我们在对常态进行让步时,通过对它的讽刺性诊断,可以得知,我们的病因来源于良心上的顾虑。我们还必须学会抵挡生活的入侵;为了不受外界观念的影响,保持谨慎很重要,在与他人共存时,让我们保持一种柔软的冷漠,使我们的灵魂避开他人的无形打击。
>> 比起那些所谓的真实人物,也就是在形而上被称作血肉之躯的渺小人物,某些书里刻画的角色和画里的形象更令我感到亲切。事实上,用“血肉之躯”来形容十分贴切:他们就像肉店橱窗里的肉块,犹如活着的淌血的死物,命运的肢体和肉片。
>> 在某些日子,在某些时刻,莫名之风向我吹来,神秘之门朝我洞开,我突然感到街角的杂货商是一个精神实体,而那个此刻正在门口俯身收拾一袋马铃薯的帮手,也是一个真正能感受到痛苦的灵魂。
第31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0)
>> 我有着一种放荡不羁的精神,任凭生活悄悄溜走,就像我在想起什么时,抓东西的手松懈下来,使得什么东西从指间溜走
>> 我总是独自生活,越孤独,我就越有自知之明。
>> 人的每一个动作无论多么简单,都是对内心秘密的触犯。人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一次革命性举动,或许也是对我们真实意愿的一次放逐。
>> 行动是思想之疾,想象之瘤。行动是一种自我放逐。每一次行动都不彻底,不完美。
>> 杀死我们的梦就是杀死我们,毁灭我们的灵魂。做梦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它坚不可摧,无法改变。
>> 用我的声音和你的专心,让我们共同为这冗长的绝望而祷告。
>> 当我们逐字逐句地读下去,会发现,诗歌的最伟大之处在于,我们很难从中找到可以去完善的诗句,也很难用比更生动的语句去描述诗里的场景,整首诗完美至极,好得不能再好。
>> 我常常用耳朵倾听自己的所言,你同样用耳朵去倾听这些你不爱听的东西。即便我大声说话,我的耳朵听到的我的想法,也不像我的内心之耳听到的那样清晰。甚至我在听自己说话时,仍会感到迷惑,总不能弄明白自己的意思,那么别人也必定会误解我!
>> 那些希望被理解的人无法体验到被理解的快乐,因为他们太过复杂,让人不能理解。而单纯的人能够被人理解,却从不曾有这种被理解的渴望。
>> 由于或许并不是一切事物都是虚假的,我的爱,或许没有什么可以把我们从谎言中拯救出来,这种谎言透着一股几乎令人欣喜若狂的愉悦。
>> 为什么艺术美丽?因为艺术无用。为什么生活丑陋?因为生活充满了目的、目标和意愿。
第32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1)
>> 当谎言开始带来愉快,让我们实话实说,承认这个谎言。当谎言使我们变得焦虑,让我们停下来,以便使痛苦不会逆转为快乐。
>> 我忍受着头痛和宇宙。显然,身体的疼痛比精神的疼痛更严重,它反映在精神上,并导致无法遏制的悲剧。它们使受害者对一切都感到愤怒,这自然包括天上的每一颗星星。
>> 我们的感觉随着我们的理解及其程度而改变。
>> 有段时间,一种对生活的倦怠、苦闷和焦虑感从脚底传遍我的全身,如果不是我已忍耐的事实,我想说这是令人不能忍受的。那是一种对我内在生命的扼杀,一种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想变成其他人的渴望,是对末日的短暂一瞥。
>> 因为写作,我沉默不语。
>> 。
我已停下来,像我的风景里的太阳。我的所言或所见散失殆尽,只剩下已降临的黑夜,充满色彩黯淡、死气沉沉的湖泊,没有一只野鸭的低洼地,流动的死寂,潮湿而险恶。
>> 日复一日,我在卑微的灵魂深处,记录下那些印象,它们形成我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本质。
>> 我从未睡着过。我活着,我做梦。或者说,我活着和睡着时都在做梦,梦也是生活。
>> 生活是一团被什么人胡乱卷起来的毛线球。如果它被卷成一团还说得过去,或者没被卷起来,而是散开来也行。但问题是,生活就像这样一个线团,它没有成形,而是乱糟糟、毫无头绪地缠在一起。
第33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2)
>> 唯有不育是高贵的和有价值的。唯有扼杀永远不会存在的东西是崇高的、超群的和荒谬的。
>> 在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中,时间的安排处在一种荒谬的水准和层面,以至于我在思想成熟的十五岁时,在某段时间表现得比被被玩具包围的幼儿时期某段时间的我还要幼稚。
第34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3)
>> 撇开一个人的外貌,让我们来看看说话的那个灵魂,尽管我们不能期望他有活力和气魄,我们至少应当能指望他的话里透出的智力和一点庄严。
>> 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会将我们带离当下。
>> 一个灵魂又如何能够被占有呢?在两个灵魂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有着他们是两个灵魂的事实。
>> 我们并不拥有感觉,通过感觉我们无法拥有自己。
>> 勤勉是一种没有结果的、温和的悲伤,将我们和爱并肩拴在一起。
第35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4)
>> 我的任务不是写文学作品,而是记载历史。我将文章重组,将遗漏部分补充完整,作为窃听他们并未说起也不想说起的话语的借口。
>> 在那一刻,我们的快乐会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被看见我们的人欣赏。
>> 生活是感叹号和问号之间的踟蹰。句号解决疑问。
>> 轻度醉酒的微温,带着一种柔和而有穿透力的不适,使我们疼痛的骨头发冷,悸动的太阳穴下的眼眶发热——我钟爱这种不适,就像奴隶钟爱他的压迫者
第36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5)
>> 沉闷是对活下去的不适,尽管用另一个人的身份、以另一种方式、在另一个世界活下去;沉闷是一种不仅对昨日和今朝,甚至对明天和永恒的疲惫,如果存在这种疲惫,或者它是一种虚无,如果这种虚无就是永恒。
>> 一切是一场无药可救的顽疾。感觉的慵懒,永远不知道如何处事的挫败感,行动无力……
>> 人们从来不是人道主义者。被称为“人们”的这些家伙的最大特征是就是对其本身利益狭隘关注,以及尽己所能对他人利益小心排斥。
第37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6)
>>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对于这短暂的生命,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最好的莫过于这些长且慢的时间,不思考,没有感情,不行动,几乎不存在感觉,以及内心之中欲望的消散与衰落,这样想非常特别。
>>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几个,是一些,是极大数量的自我。
>> 曾经属于这里,但今天,站在这些风景面前,无论它们多么清新宜人,我不过是一个外来者,一个访客,一个朝圣者,我是一个局外人,我的所见所闻对我来说都已太陈旧
>>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有些东西是我想要的,但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渴望得到它们。至于我所发现的东西,在真实生活中去发现或许会更好
>> 我出门散步时酝酿出来的完美措词,一回到家就会全部遗忘。
第38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7)
>> 式
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是他们几乎注意不到的恼人小事,是一种掺杂着短暂愉悦的伤心事,就像一个守灵人讲述奇闻轶事来打发漫长而寂静的夜
>> 。
不思想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已凭着本能和生命定数完成了思想,而我们则必须经历许多曲折,然后凭着无生命或社会定数才能完成
>> 快乐在快乐之外。
不知便没有快乐。但是知道快乐又会导致不快乐,因为要知道你快乐就得意识到你正在经历一个快乐的时刻,而这个时刻很快就会结束。知道即扼杀,对快乐如此,对其他亦如此。但是,不知道,却是不存在。
>> 完全独处的感觉真是太好了!我们可以对自己大声说话,到处走来走去而不用担心众目睽睽,可以沉浸在不被人打搅的幻想之中!所有房子都变成一片旷野,所有房间都变成开阔的田野。
>> 我倾向于认为生活是半明半暗的。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不会抱怨生活的凄惨,我只会抱怨自己生活的凄惨。我唯一焦虑的事实就是,我活着要受苦,而且做梦也无法摆脱受苦的感觉。
>> 悲观主义者是快乐的做梦者。他们按自己的模式铸造世界,所以总能感到轻松自在。最令我悲痛的是世界的欢乐喧嚣与我阴郁乏味的缄默形成的差距。
第39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8)
>> 生
让我们活在梦境中,为梦而生,根据每一个梦境时刻的奇思妙想,心烦意乱地把宇宙拆除、重组
>>
相比真正的人,想象出来的人更有深度,也更真实。
第40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39)
>> 我们不能拥有欲求或希望,因为欲求和希望是粗俗不雅的东西。
>> …
睡眠,去远方,不需知道有多远,忘记自己的肉体,自由地享受被遗忘的湖上的避难所一样的无意识,在深深的大森林中茂密的树叶下停留
>> 会呼吸的虚空,温和的死亡,我们会精神饱满但怀旧地从中醒来,深深遗忘,按摩着我们灵魂的组织
>> 最后的黑暗将我抛弃,我一个人,孤独地蜷缩在自我的无意义中,开始小声哭泣
第41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40)
>> 在另一个时代,我们掌握着物质海洋,从而创造了普世文明。如今,我们将掌握精神海洋、情感和大自然,从而创造精神文明。
>> 我询问残余的自我,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劳心费神写出这些无用的文字,为这些垃圾献身,甚至在命运那些撕碎的纸张之间存在之前,就已经神形消散,消失于世间。
>> 沉闷不是因无事可做而百无聊赖的疾病,而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疾病,也就是说,觉得凡事都不值得做。这意味着,做的事情越多,就越发感到沉闷。
>> 饮酒不是因为快乐,而是为了变得更快乐,更自我。饮酒也不是因为失望,而是为了去遗忘,变得不那么自我。
第42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41)
>> 一小时以后我便偏离了此刻的我,明天我将忘记今天的我是什么。
>> 生活由我们创造。旅行就是旅行者自身。我们看到的不是我们看到的,而是我们。
>> 我们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愿意或不愿意,我们在虚无和虚无、一切和一切之间旅行。
第43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42)
>> 脑海里一片空白,无所求,无所梦,迷失在麻木之中,如同意外生长的植物,如同生长在生活表面的苔藓,这便是我的快乐时光
>> 生活总是给我以痛苦的感觉。但是,这种逃避接触的自我隔离加剧了我已经过度紧张的感觉。如果能够彻底切断与事物的一切联系,那么我的感觉就没有问题。但我无法去实现这种彻底隔离。
>> 由于认识到这一点,我感到沮丧,每当我说服自己相信什么东西时,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因为对我而言,每一次新的认识都意味着另一种幻灭。
>> 然而,让模糊的部分自己记住,神明随后会到来,它们也会与你擦身而过。
>> 强烈的忧郁,与单调的悲痛,只有在舒适和庄重豪华的氛围下才能共存。
>> 我的梦想或许可悲,可这就是我所拥有的梦想,以及我有能力拥有的梦想
第44章 没有材料的自传(43)
>> 我只是为不能成为一个会伤心的人而伤心
>>
我什么要写作
甚至写作也失去了它的吸引力。用语言表达情感,精心地遣词造句,这些都变得像吃喝一样平庸。我做这些事情时或多或少带着些兴趣,但总是带着某种超然,没融入真正的热情或才智。
第45章 不安选集(1)
>> 一切艺术和自由的实质,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尽可能不去屈服,取而代之的是肉体的屈服。
>> 因为活着本身就是愚蠢而平庸的事情。
>> 。
我承认,女性的卑微使她们需要男性这样的物种。但我认为,每一个女人应当只委身于一个男性,如果必要的话,使他成为想象中的男性扩展圈的中心。
>> 只有在深夜,我一个人独处,逃避,遗忘,迷失,不与任何真实或有用的人与物发生联系——唯有此时我方能找到自我,感觉舒服。
>> 我没有活力,失去色彩,可当太阳落山之时,流亡的紫色光辉传来……
>> 过你的日子。不要以此为生。对或错,快乐或悲伤,做你自己
>> 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样做既虚假又荒谬,不要去相信。但也不要相信我所说的,因为一个人不应当相信任何事情。
藐视一切,但要做到,你的藐视不会让你心烦。不要因为藐视一切而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就是掌握高贵藐视技巧的关键。
第46章 不安选集(2)
>> 努力徒劳无用,却给人欢愉。推理毫无结果,却十分有趣。恋爱使人烦恼,但或许比不爱要更好。
>> 。最好不要阅读纯文学小说,因为它会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形式结构上去。
>>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永远当一个孩子,对大人给事物标上的价值和他们彼此建立的各自关系一无所知,该有多好!
>>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金子并不比玻璃值钱多少。
>> 我们既算不上仁慈,也算不上不仁慈。仁慈是一种微妙形式,只有原始灵魂才具有仁慈。
第47章 不安选集(3)
>> 你为人类创造过的任何东西都要听凭地球去将它们结束。你为后人留下的任何东西都带有你的特点,别人不会理解,或者,它只属于你那个时代,后世不会理解,或者,它属于万世,万世沉入的最后的深渊不会理解。
>> 。
因此,生命是一段间隔,一个连接,一种联系,但它是已经过去和即将过去之间的联系,死亡和死亡之间的一段停滞的间隔。
>> 如果你笑时很开心,那么你笑时我赢了;如果你开心,那是因为你不记得你是谁,那么想象一下,你跟我在一起的话,不会记得任何事情,那么你得有多开心!如果你偶尔休息得很好,睡着了却没有做梦,那么想象一下,躺在我的床上,睡觉从不做梦,你休息的得有多充分!
>> 。
慢慢地,仿佛在恍惚中,我冷静下来,然后变得麻木。
>> 生活的梦想在我们的面前展翅飞翔,我们带着同样超然的微笑,彼此会心一笑。我们互不相望,只凭着两臂相交去感受彼此的存在,心中保持着默契。
第48章 不安选集(4)
>> 在现实中,我们不能做梦。
第49章 不安选集(5)
>> 唯一配得上一个高等生物的理智态度,就是对不属于他的一切保持平静和冷淡的同情心。
第50章 不安选集(6)
>> 只有你是纯洁的,梦境的夫人,我可以不想任何污点而把你当做情人,因为你是虚幻的。
>> 我既可以爱你,又可以爱慕你,因为我的爱不会占有你,也不会让让你远离。
>> 我的爱啊,在我不安的静寂中,在风景渲成生活的光晕而梦就只是梦的这个时刻,我举起这本书,像是一间弃舍洞开的门。
>> 我收集每一朵花的灵魂去写它,用每只鸟儿每首歌那稍纵即逝的瞬间编织永恒和静止。我是一个坚定的织工,坐在生命的窗前,忘记了自己在那里生活,也忘记自己曾经存在过,我用为静寂的圣坛编织的贞洁亚麻,包裹自己的沉闷。
第51章 不安选集(7)
>> 愿你逐渐暗淡的美妙笑容成为我的标志——这是整个世界的徽章,当它意识到抽噎既不完美,又不正确的时候。
>> 爱需要认同某些不同的事物,而这些事物甚至可能不符合逻辑,在现实生活中不那么真实
>> 爱是神秘,想要被物质化,我们的梦境始终有所坚持这个不可能性是可能的。
>> ”
我倾听自己的梦,在梦境的声音的安慰下入睡,心中谱出了奇怪的旋律
>> 当前的我们既没有昔日的回忆,也没有未来的怀想,当我们对可量化的现实事物嗤之以鼻时,我们在内心世界却宽容地付之一笑。
第52章 不安选集(8)
>> 由于没有爱的能力,为了被爱而不得不说一些话,仅仅是这样的想法就令我们厌倦。
>> 。
我的生活是一场无情的炽热,一种无法熄灭的渴望。现实生活像酷暑天气一样,用一些卑劣的方式折磨着我。
>> 极其强烈的感受不仅意味着极度快乐,还意味着强烈的痛楚
>> 不要以为我写作是为了发表,或仅仅是为了写作,或为了创作艺术。我写作,因为写作是我进行灵魂状态培养的终极目标,至高提炼,以及有组织地非逻辑提炼。
>> 一切属于别人,只有不能拥有一切的悲哀属于我。
第53章 不安选集(9)
>> 因为每个人都有着同样单调的灵魂。人们只在外表上各自不同,而灵魂的最好部分渗入梦中。
>> 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有意义吗?尽管我们在作介绍时,免不了先要介绍自己的名字。
>> 朦胧的梦,模糊的光线,混乱的风景——所有旅行在我的灵魂中只留下这些东西。
第55章 附录二,两封信
>> 尽管如此,我一直被一种无法言明的焦虑所困扰,我不知该如何称呼,只能称其为理智之痒,像是我的灵魂出了疹子我只能用这种荒唐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感觉。
第57章 英文译本出版手记
>> 我一寸一寸地征服了与生俱来的精神领域。我一点一点地开垦着将我困住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