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的聆听

前些天,看到了一篇祈祷文,尤为喜欢。

可能契合了当下的心境,抑或对自己是一份提醒,又或者引领了沟通与交流的方向,总之,甚是喜欢。

分享与您。

不想(alternative)


不想,再迷恋成为一个问题解决的专家

只想,当一个生命的陪伴者

不想,再沉迷于扮演一个拯救生命的英雄

只想,与你,平起平坐、望着你、听你说故事

不想,要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

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

深深的聆听…

但愿(I hope)


但愿,我够柔软,

象一个大大、厚厚的软垫

让你的悲与痛,

可以,放心、安安稳稳的落下…

但愿,我够柔软

可以,柔软地,弯下腰来,

俯拾你的伤痛…

但愿,我够柔软,

柔软地,趴在你生命的地板上

聆听你的呼吸声、你的心跳

于是,当你(when)


于是,当你挫折时,我不会立刻要你振奋

我会,陪你一起,去感受你的挫折,

因为,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部分。

于是当你含着悲伤的泪水,

抚着胸口说“痛”时,

我会默默的,凝视着,你的痛,

去感受你的痛

如果可以,我会,轻轻拍着你的背、抚慰那个痛…

于是,当你发现自己过去的闪亮时刻(独特经验),笑开了脸

我会,跟着你笑,兴奋的问:你是怎么办到的?

于是,当你找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跃跃欲试时…

我会跟着你振奋开怀,与你一起,

享受内在力量的渗透与饱满。

静默(silence)


“要聆听,先静默…”(智者名言)

静默,让我回到自己的中心,

仿佛,稳稳地、站在一个厚实的地板上…

静默,让我可以感觉到我与你的,“存在”(being)

仿佛,彼此双手,扎扎实实地,握着…

静默,让我不急着反应

静默,让我可以好好的听你说话

静默,让我得以,进入,生命的“底层”

于是,我与你,有了“真实的接触”(real contact)

祈祷(pray)


我祈祷

当面对你的无助、挫折、愤怒、伤痛时

我祈祷

让上天协助我与你的灵魂,深深联系

我祈祷

当我也束手无策时…

我祈祷

因为我知道我的有限…

即使你离开时,

我也不会为你担心,

我会,为你,祈祷…

深深的聆听(deep listening)


我想做的,只是,深深的聆听

聆听生命的哀愁与美丽

然后,在里面感动找到宝藏…

当我面对你时,

是在一种,放松、安静、准备好的状态下,温柔又精准的“接收”你发出的讯息

象一个柔软的羊毛毯子,

可以安稳地、包裹着,你的伤与痛,

并,带着虔诚的“祝福”,“尊敬”

与你同“在”…

这,就够了

亲爱的,看了以上文字,作何感想呢?

我在问自己:我是一个真正的聆听者吗?当他人诉说时,我在聆听吗?

生活中,在亲友感到痛苦、焦虑、烦恼或愤怒时,作为聆听者,我们总想让他们好受一点。然而,急于去表达、急于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们的状况。对于从事心理服务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事实上,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倾听,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倾听他们。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对此作出了描述:“尽管有种种相似之处,生活的每时每刻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一张新的面孔,我们从未见过,也不可能再次见到。我们无法停留在过去,也无法预见我们的反应。我们需要不带成见地感受变化。我们需要用全身心去倾听。”

然而,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

法国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写道:“倾听一个处于痛苦中的人,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非常困难。那简直是奇迹;那就是奇迹。有些人认为他们可以做到,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可是,倾听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体会他人的信息——这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

有一句格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这种能力:“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安慰和建议,那么,他就有可能觉得不太舒服。

不建议、不打断、不分析、不评判,只是聆听与陪伴!

也许这就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深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