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水星训练营书籍--《 正念与接受》

时间:2017.9.24

地址:昆明 大溪地

主讲人:戚贤、字文辉、王丽玲、张旭兰、陈勇和、T


海报

认知行为治疗(CBT)具有简单、直观、清晰的特质,它包含一系列基本思路(认知对情绪和行为有深层的影响,从而导致了精神疾病的持续)一致的干预方式。

将几位主讲的内容进行整理理解:首先戚贤带来《认知行为疗法的前生今世》 认知行为治疗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的传统行为治疗(第一浪潮)、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行为治疗(第二浪潮),以及近20年才开始兴起的语境主义导向的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

第一浪潮—— 行为疗法行为治疗与精神分析不同,从一开始它就是植根于实验发现之中的。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原理:经典的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模仿学习等原理

第二浪潮——认知行为疗法 20世纪60年代,A.T.贝克教授在大量临床心理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行为疗法。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情感、行为及其反应均与认知有关,认知是心理行为的决定因素。

第三浪潮——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拓展了已有的认知行为疗法,融合了东方哲学的内涵,创造性地借鉴辩证法、灵性、关系以及正念等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治疗技术,提高个体心理的灵活性。

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的主要技术:

ACT:接受与投入治疗。

我们经常提到“成长”,这简单的词语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艰辛的过程。

这种新疗法主张拥抱痛苦,接受“幸福不是人生的常态”这一现实,然后再建立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ACT疗法认为:

- 人们在一生中会不断遭遇或使用否定思维,所以人们不应试图去挑战这些负面想法,而应把精力集中在确立我们的价值观并竭力去实现它。

- 人们一旦愿意接受消极情绪,便更容易找到生命的真正价值所在,并坚持向这个方向发展。

- 人们在竭力想控制自己的思维时,很难去考虑生命中真正的大事。

传统的认知疗法要求病人修正那些负面的想法,而ACT疗法试图化解这些想法的力量。它不会让病人说:“我很抑郁,”而是建议他们说:“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就是我现在很抑郁。”

DBT:辩证行为治疗。

研究表明,辩证行为疗法能加强一个人在不失去控制或做出破坏性行为的情况下处理困扰的能力。

辩证行为疗法(DBT)治疗边缘性人格障碍和情绪障碍方面非常有效。

有很多人在和压迫性情绪作斗争,他们大部分的感受就像是将旋钮扭到极致。当他们生气,悲伤或惊恐的时候,这些感受就像强有力的巨浪,使他们失去自我控制。

 如果你在生活中面对过压迫性情绪,你就知道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总有这样的时候,你的感受以海啸般的力量打击着你。这时,它使你害怕去感受事物,因为你不想被你的情绪撂倒,这是可以理解的。糟糕的是,你越想压制或掩盖住你的情绪,这些情绪就变得越强大。

辩证行为疗法四种技巧:

 ①痛苦承受技巧将帮助你通过建立良好的心理弹性以更好地应对痛苦的事情,并且教你缓和消极环境因素影响的新方法。

  ②正念技巧将帮助你忽略过去的痛苦经历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恐惧事情,从而更充分地体验当前的经历。

  ③ 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你更清楚地认识你的感受,然后体察每一种情绪而不是被他们左右。目的是用非对抗的,非破坏性的方式来调整你的感觉。

  ④ 人际效能技巧给你新的方式来表达你的信念和需求,设定原则,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前提是维护你的社会关系和尊重他人。

MBCT:基于正念的认知治疗。 1.内观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去注意: 有目的的; 此时此刻的; 并且不加以任何评判。 2.他的目的是使人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应对生活里的压力,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再陷入过去的心理反应,这些反应只会加重压力,并妨碍问题解决的效果。要注意的是,你的想法仅仅是想法而已,而不是‘你本身’或者‘现实’。你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如释重负。教会病人去中心化的技巧、训练他们在情绪恶化的时候对其有所意识,并使用那些将会占据信息加工通道中的有限资源的技术,以使自己不再陷入穷思竭虑的想法——情绪循环中。 3.内观核心主题: 自动引导:就是我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的一种自动行为。在自动引导模式中,就好像身体在做一件事而意识在做另一件事。 4.内观的结构 首先学会觉察自己的心理是如何让从一个主题很快转向另一个主题的心理游移。 其次学习注意到了心理游移之后,该如何让注意力回到单一的专注上来。首先教会你专注身体部分,其次学会专注呼吸,最后让自己学会觉察在心理游移过程中,消极想法和情绪是怎样出现的。 5.内观的核心技能: (1)觉察身体,情绪,思维,万物现象的智慧。 (2)顺其自然,内观的目标不是将消极思维从头脑中赶走,不是要摆脱,厌恶,或比较而依恋别的念头,而是当消极思维模式出现时用无为的智慧内观,防止它们的建立,在心灵里落下种子。 (3)去中心化。就是学会和各种躯体反应或情绪反应保持距离。 (4)允许发生,接受,不依恋好的,不厌恶坏的,无选择的觉知。 (5)内观不是要达到某种特定状态,不仅仅是为了幸福,为了放松,为了平静。 (6)学会觉知反应在躯体上的各种情绪(问题)。


小字提取关键词以表格整理的方式:

正念-----正念是指个体对当下任何内在和外在刺激明察秋毫,并对当下情景持开放接受的态度。 

体验回避----体验回避或企图改变思维、感受、躯体感觉等内心活动形式及其频率等尝试,都趋向于促成心理障碍等形式和维持。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被看作是由于个体不愿接受、不愿体验焦虑情绪而试图对抗所致;焦虑障碍等发作和维持部分是因信息加工混乱,即个体对危险或可能的威胁过高估计,而对个人应对能力相对低估。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以经常或持续的、全面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及过度焦虑感为特征。这种焦虑与周围任何特定的情境没有关系,而一般是由过度的担忧引起。典型的表现常常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如为担心自己或亲戚患病或发生意外,异常担心经济状况,过分担心工作或社会能力。 个体出现焦虑这种情绪状态时,一般都伴随有生理、行为及认知方面的异常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焦虑、担忧和害怕。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不会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甚至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焦虑、担忧和害怕,作为应激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反应,仅在反应过分强烈或体验与事实严重不相符时,才会产生危害。

陈勇和讲述以深厚东方佛学思想为底蕴的接受投入疗法充满着辩证的智慧。这一疗法的加入使CBT由过去自然科学模式机械的功能划分、检测和修复转变得更为尊重世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的存在、价值,产生了更为人性和包容的人文关怀。

察觉~随时随刻观察自己的所思和所为。

接纳~不带任何主观判断,对抗和屈从全然接受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属性,运作方式,以及包括自我内在的一切个体的秉性,思想,信念和矛盾。

体验投入~积极投入到当下的生产与生活中,感受一切活动产生的,不论快乐还是痛苦的体验。

自我价值~理想治疗目的一定是以来访者的自我价值的目标实现为核心,为来访者树立价值观或为实现价值观扫清心理障碍。

关于接受的两个误区:

1、接受代表的是更高意识层次下对现有矛盾事物的整合,而不是对某一方的放弃。2、接受并不意味着放弃自我对世界的干预而一味逆来顺受的的体验消极思维和感受。

正念行为疗法要培养的能力:

1、 活在当下的能力。活在当下而不是活在对过去的自责、悔恨、埋怨里,也不是活在对未来的担忧焦虑里。主要通过觉知呼吸和躯体扫描来培养这种能力。

2、 活在现实中而非活在想法里的能力。不要活在大脑的非真实想法、逻辑推理、纯理性思维、过度联系里。主要通过觉知呼吸和躯体扫描来培养这种能力。

3、 觉察能力。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非常自动化的陷入强迫模式里,来不及反应或者是没有意识就开始强迫了。需要培养一种在强迫即将开始之前的关键时间点能对此有所觉察的能力,进而实现心理换档跳出强迫模式。主要通过内部扫描和觉知企图来培养这种能力。

4、 了知的能力。对当下的环境、自身的想法和情绪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能够看清楚自己的想法是过度或者是虚假空的,仅仅是强迫症的表现而非事实。即想法只是发生在头脑里的心理事件。对情绪能够看清楚只是强迫症的表现,不代表着自己所担心的事情真的会发生,也不意味着面临什么危险。即情绪只是发生在身体里的生理事件。主要通过觉知想法和觉知情绪来培养这种能力。

5、 平等心。不贪爱也不嗔恨的心。对好的想法和情绪不贪爱执着,对不好的想法和情绪也不嗔恨厌恶。不追求好的状态一直持续,也不追求强迫症永不再来。无论当下是什么样子的都只是去愿意经历的能力。主要通过“坚定的一小时”来培养这种能力。

6、 接纳的能力。接纳就是愿意去经历。尤其对焦虑情绪我们需要愿意去经历它,而不是通过强迫行为消除它也不是通过回避行为来避免它。主要通过觉知情绪来培养这种能力。

7、 专注的能力。把注意力专注于一个对象的能力,用对一个对象的觉知来占满我们的认知加工通道,从而使得那些和强迫相关的无用的心理任务得不到加工。主要通过觉知呼吸来培养这种能力。

8、 对变化的了知和体悟能力。能够知道一切都是处在恒常的发展变化中,包括我们的想法和情绪。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月水星训练营书籍--《 正念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