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1037——1101)一生中颠沛流离,却始终保持乐观,他的诗作字字珠玑,他的富有创造力、守正不阿为世人称道。1091年,为送别自越州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苏东坡写下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当我再次捧起《苏东坡传》,我们来说说书中的人物。
慈父严师苏洵
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其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之三席。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
一〇五九年六月,苏东坡的父亲苏洵接到朝廷圣旨。一〇六〇年二月,安抵京城,被任命为校书郎,后来又授以新职,为本朝皇帝写传记。当时,苏轼父子的文名日盛,诗文为人所爱慕,一家皆以文坛奇才而知名于时。
父亲深沉莫测,对人对事,一概不通融假借,因此处事则落落寡合,将身边这两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奋鬣奔驰。他是能看穿王安石的品格并认为他将成为一大害的寥寥数人中的一人,苏洵写下了《辩奸论》足以显示其真知灼见。一〇六六年苏洵完成《大长因革礼》一百卷,四月病逝。
兄弟手足苏辙
一〇七一年七月,苏东坡携家眷去杭州上任。弟弟子由这时在陈州(淮阳)充任教授,淡薄自甘。沉默寡言的苏子由,一声不响只顾生儿育女——最后直到生了三个儿子,七个女儿。
子由高大,丰满的圆脸,东坡健壮结实,骨肉匀称。弟弟曾提醒哥哥:“你要了解你说话的对方,有的人你可以推心置腹,有的不可以。”兄弟二人在政治上看法相似,而个性迥异。子由沉稳、实际、拘谨,东坡好辩、天真、不顾后果。
苏东坡对子由的深情非比寻常,他在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当一〇六一年,苏子由被任为商州军事通官时,为了陪父亲同住京师,子由辞谢外职不就。
苏东坡给弟弟的和诗中曾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亦师亦友张方平
张方平北宋大臣。他读书只读一遍,考取茂才异等。他饮酒甚豪,酒量是一百杯。苏轼父子与他的关系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苏轼父子之贤于未遇之际”,他是发现苏轼父子的伯乐,表现了爱才、惜才的宽广胸怀。
在苏轼兄弟危难时刻,张方平真情相助。张方平的知遇之恩使苏轼兄弟终身感激。写下“臣昔少年,识方平于成都,一见以忠义相勉。”“而轼终无所效尺寸于公者。”
亦敌亦诗友王安石
王安石推行变法是看到了当时社会酝酿的危机,却不曾想,给社会带来创巨痛深的灾难。苏轼的命运是注定了会同王安石联系在一起的。
王安石热衷于自己那套社会改革新法,而苏轼与之狭路相逢,他俩的冲突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
除开政治上的对立,王安石与苏轼相互对对方的文学成就是惺惺相惜的,两人在诗作上有一共同的特点,就是爱用险韵。
当王安石已是颓背颓唐的老人,苏东坡还与他在南京讨论诗与佛学多日。也谈到政治,再无过多的纠缠恩怨。
在历史的长河中,官场的那么点荣辱得失是激不起浪花的,他们杰出的诗词会永放异彩。
和韵之作“想见先生未病时……从公已觉十年迟。”体现了苏东坡的宽容和仁爱。
亦妻妾亦知己
当苏东坡已然尝到做官的生活的味道,却不够成熟老练时,他需要妻子的忠言箴劝。而苏夫人在实际和明利害方面,似乎远胜过丈夫。
首先,他对丈夫非常佩服,也明白要多悉心照顾他,才是尽自己身为贤妻的本分。苏东坡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苏东坡事事多听从妻子。
苏夫人警告丈夫:那些过于坦白直率的泛泛之交,速成的友情靠不住。这就是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吧?
一〇六四年五月,二十六岁的王弗去世。十年后苏东坡写下最美的悼亡词:“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两行。”
王闰之(1048—1093)比丈夫小十一岁。早就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似乎是什么事都听从丈夫的心愿,他不如前妻能干,秉性也较柔和,遇事顺随,容易满足。
在丈夫生活最活跃的那些年,一直与他相伴,抚养堂姐的遗孤和自己的儿子和丈夫同甘共苦。
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是与朝云的爱情相关联的。王朝云(1063—1095),为西湖名伎。12岁被苏轼收为侍女,18岁被纳为侍妾。生有苏轼第四子,名遁,半岁夭折。她到惠州时三十一岁,苏东坡那时五十七岁,朝云聪明愉快,活泼有生气,成了苏东坡的知己。后来朝云得了瘟疫死亡,苏东坡写下了《悼朝云》,从此鳏居未娶。
苏东坡去世之后,他在白鹤峰的住所经后人辟为“朝云堂”。
我想那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除了说西湖的美,可能还是赞美她身边的美好女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爱好,有博学而深沉的父亲,沉稳而真诚的兄弟,聪慧而体贴的妻子,知己一般的妾,儿孙满堂,这都促成了他圆满的人生。才使他不论在任何的逆境中,富有创造力,写下行云流水般的诗句。
王国维说,物我两忘的境界是暗含哲理的人生大境界,一个悟生活的人才能够真正融入生活,才能够真实地享受,把握生活。苏东坡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少了功名利禄的计较,多的是清心寡欲的悠闲。
他的《水龙吟》中“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情感细腻自然,景从情中来,情在景中显。
他的《水调歌头》“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尽人生哲理,既然人生如此,只有期盼人生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作品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之美,构成了他精神之美的肉骨。
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他尽情享受人生。 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日,好好珍惜你身边的人。
“浩然正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
苏东坡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随着他的佳作,将永垂于世,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