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这本书多数人都听过名字,却未必整篇阅读过,它是怎样一本书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以外,被翻译成外语最多的一本书。
这意味着国外读者对《道德经》兴趣同样很大,鲁迅先生曾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以说《道德经》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大门。
在国学热的今天,大多人对国学的了解是孔孟的儒家学说,孙子的兵家学说,中医理论等。“儒释道”这三家思想构成了我们的文化中心,儒家思想提倡“仁爱有礼”这是每个人从小到大受到熏陶最为广泛的思想核心;释家思想提倡明心见性,顿然觉悟,脱离苦海,获得大解脱,这是每个人在步入社会,有一定阅历后,便可能会接触到的思想影响;唯独“道家”思想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人们知道它,却又不甚了解。
初读《道德经》时,我们大致会有几种感受,第一,文辞晦涩难懂,比如,开篇内容:“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首先我们会为“道”这个字感到疑惑,它是什么?它跟天地,万物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跟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在读书的时候,大多人会养成“利己”的思想习惯,所谓“利己”就是我们要知道读一本书可以带给自己什么样的收获,这本书是什么样的主旨,然后,通过阅读学习可以帮到我们什么?
在还没有真正了解《道德经》这本书之前,可见多数人无法获得想要的东西,甚至不明白里面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每一篇文辞读起来都会感到晦涩难懂,即使加了注释,我们想要真正了解“道”为何物,也是难之又难。
读一本书,我们通常会习惯了解这本书的逻辑性,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主线是什么,然后,顺着逻辑主线一步步深入了解内容。初读《道德经》这本书,我们会产生的第二种感受,通篇好像没有明确逻辑主线,比如,开篇讲的是关于道和天地,万物的关系,第二篇则是以辩证性的概述,美和恶,善与不善,高与下,长与短的关系,好像两篇内容并没有主线的逻辑,让人读的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些内容与我们自身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关联。
我们都会具有常规性的逻辑思想,比如,遇到困难,我们知道应该寻找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遭受挫折,我们应该打起精神,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道德经》第三篇中讲道:“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我们常规思维中,大到治理一个国家,小到治理一个集体,首先要推崇贤能之人,开启民智,使民众都有所获得,才能使国家强盛,集体强大起来。从文辞表面理解,老子推崇的思想恰恰相反,不推崇贤能,才能使民众不争;不让民众有欲望,才能使民心不乱,不崇尚智者,才能让民心无欲无求;虚其心,弱其志,实其腹,强其骨,只让民众满足最基本的需求,才能达到无为而治。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治世思想,完全背离现实的情况,现实世界中我们需要励精图治,施展理想抱负,我们不可能满足于基本的温饱,做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每个人都想成为社会推崇的贤达之人,都想具有更高的智慧,所以,在对照老子讲到的思想时,我们可能就会产生质疑,陷入困惑不解。
国学思想有很多部分,让人感到玄之又玄,比如,中医思想讲到的经络和气的关系,阴阳五行与身体的关系,这个“气”是什么呢?如何产生?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如何证明它的实际存在呢?
在西方科学思想影响下,我们对事物的了解趋向于具体化,量化,可见化几种标准,西医对人体的构造是具体化的神经,脏器,血管。中医思想则有许多不可见,不可知的成分,无法更为直观让人理解,这就会让一些对中医思想了解匮乏的人产生质疑,认为中医理论是玄虚的,无法科学化的理论。
《道德经》开篇便讲道:“无名天地的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有欲,以观其妙,无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毫不避讳的讲“道”就是玄之又玄的事,“玄”这个字同意于“悬”,意思指用绳悬挂于空中,幽远,深不可测的意思。
我们对“玄”这个字的理解,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故弄玄虚,不切实际,无法具体化,无法理解;另一种理解是玄妙,最能解释“妙”这个字含义的就是妙不可言,比如,我们吃到一种从未吃过的美食,那种极致的味道,冲击心灵的愉悦感,已经无法用语言形容,这就是“妙”的感觉。
老子讲了“道”是众妙之门,这种“妙”的感受,需要我们推开道这扇门,真正走进去以后才能体验。老子讲“道”,却不能非常具体化阐述“道”为何物,是因为“它”的妙处,不能用具体的语言表达,一经具体语言阐述“道”是什么,就失去了“妙”的含义了。
对于“道”的理解,老子做了三种区分,在《道德经》四十一篇中讲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每个读《道德经》的人,都会是这三种类型的人,第一类型的人在读的过程,体悟到老子讲的妙处,然后,勤加修行;第二种类型的人,有所感悟,又半信半疑,站在门口,却体会不到妙处,知而不可行;第三种类型的人,闻之便生诽谤之心,认为老子讲的“道”是虚而不实,故弄玄虚。
老子讲的“道”原本没有差别,但在这三种人看来,却有了千差万别,完全不同的体会。“道”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世界”的概念有两种,一种是有形,有质,具体化的现实世界,比如,我们生活的地球,生活的圈子,这就是一个具体的大世界,一个具体的小世界。
“世界”还有另一种概念,就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一个可以体会,却无法具体化的世界。虽然我们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模样,它却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关系。
如同佛教的创立者“释迦摩尼”一样,经历了各种教派的学习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禅定觉悟,打开了佛的世界,由此从凡入圣,所以,佛不是具体指某个人,而是一个世界,进入这个世界便成了“佛”
道同样如此,老子讲“道”是众妙之门,《道德经》就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推开这扇门后便进入了“道”的世界,体会到“道”的玄之又玄,妙之又妙,所以,“道”不是指某个人,而是代表一个世界,进入这个世界,体会到“道”妙的人,便是得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