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明智部•剖疑卷•0326陈霁岩•又一篇好文章

译文

陈霁岩任开州知府时,时值万历己巳年,发生了大水灾,虽然没有捐免税赋但有赈济。

府中官吏共同商议救灾方法,陈霁岩建议最贫穷的发一石谷物,次贫的五斗,一定要让所有的百姓都被赈济到。

发放救济品时对灾民编号依次前进,虽然上万人但是没出什么差池。

陈霁岩亲自坐在仓库门口的小棚下,拿着笔点名,观察灾民的衣服容貌,把最贫困的人都特别标记了出来。

庚午年春,上级有公文通知再次赈济最贫困的人,工作人员打算出公告,陈霁岩说不必。

拿出以前点名册,按标记的贫困户直接通知他们来领救济粮。百姓们都认为他很神。因为前次领赈济的百姓都来不及装饰,完全可以看出百姓的真实情况。

陈霁岩开州任职时,时值万历己巳年冬天,仓库中的粮食几乎用尽了,抚台命令各州县动用公库的存银二千两购买粮食。

然而此时粮价大涨,每石粮要六钱银子,其他各县都遵照办理,让县里的大户出米,每石只给五钱银子。大户们每石已经赔一钱,正常的损耗又费一钱。在灾荒之下,就算是大户人家也受不了啊。因此收购入仓的谷物只有四千石而已。如此一来,造成官方与民间同时受害,陈霁岩坚持不肯遵行,最后却因这件事被弹劾,因逢荒年才被赦免。

到庚午年秋天,开州地势高的乡里大丰收,邻境的收成也都很好,粮价因而降到每石三钱多。陈霁岩此时才上报申请使用官银千两收购大户的粮食,报价每石三钱,粮食一到就如数给付。在收购期间粮价又降到每石二钱五分,大户请求官方扣回超付的银两,陈霁岩笑着说:“只要多收粮食就好了,不要降低费用。”结果同样的钱,比去年各县所买的多出三千多石,而大户也没有赔钱。除了定额上报外,多收的七百石粮食,全数分给流民回来复业。

先前本州的土城有十五座,因连年大雨浇灌,崩塌了数十处。

庚午年秋天,商议填土修补,官吏请求在乡里征调役夫,陈霁岩不准。

正逢两年灾害,流民们听说捐免赋税,都想回乡,陈霁岩因而到处出告示,“抓紧回来种地,官府给予赈济。”于是拨出以前从大户收购的余粮,限期发放给他们。

此外,在各城门一里外挂出四五个小公告牌,命令领赈济的人将装粮食的袋子先装上泥土送到城上去修补崩塌的地方。总甲会在袋子上盖印,粮仓按印发放赈济粮,在赈济灾民的同时还把土城修理完毕了。

北方的州县以审核徭役是否妥当为处理政事的根本。每三年审核一次,聚集一州八十八里的百姓一起校勘。从极富到极贫分为九级,赋役都依这个标准来分派。

由于每区的首领有里长,老人与文书,官府都依据这三种人所定的为标准,因此这三种人大权在握,往往借此向人民索贿。

陈霁岩到任后,徭役的审查工作还有一年,他就把旧的纪录拿出来,查出从上上等到下上等七级中,依照各里分写两册。每天上公堂,都随时带在手边。有时人民来申告,有时审判案子,有时整理杂务,看到有懂事而朴实的人,就出其不意地把他叫到案前。问他是哪一里人。选出那一里中的大户,问他大户的家道如何?近年来有哪一户骤然富裕?哪一户渐渐没落?再随手把他的回答记在簿子上。如此这般,经过几次验证之后,所得的答复大致相同。

又有一天查点农民,州内有大概有二百多人,就把他们关在后厅,发给各人一张纸,命令他们写出本地的万金到百金的人家,并严厉地警告他们不可欺骗。

陈霁岩也借着皇帝的生日,事先宣布要要查点徭役,节日来到,大家行礼完毕,就把里长、老人、文书叫到都察院来,分为三处,个别给他们纸和笔,命令他们写出近年来逐渐没落的大户,依旧富有的不必写。就把这些采访到的事,编成册子,留作以后的根据。

等到审查的时候,一甲人都跪在堂下,陈霁岩亲自检视,选择其中两三个忠厚诚实的人做为代表,与里长等人一起举出大户,哪些人该升级,哪些人该降级,他们都知道册子里记录得很详细,于是都诚实地举出来,简单的加以斟酌验证,很快就编定出来。一天之中可以审核四,五里,而且在审核过程中,往往是官府万事齐备等百姓来,而不同于以往百姓苦候官府缓慢冗长的审核作业。

原文

陈霁岩知开州,时万历己巳,大水,无蠲而有赈,府下有司议,公倡议:极贫谷一石,次贫五斗,务沾实惠。

放赈时编号执旗,鱼贯而进,虽万人无敢哗者。

公自坐仓门小棚,执笔点名,视其衣服容貌,于极贫者暗记之。

庚午春,上司行牒再赈极贫者,书吏禀出示另报,公曰:“不必也!”第出前点名册中暗记极贫者,径开唤领,乡民咸以为神,盖前领赈时不暇妆点,尽见真态故也。

陈霁岩在开州。

己巳之冬,仓谷几尽,抚台命各州县动支在库银二千两籴谷。

此时谷价腾踊,每石银六钱,各县遵行,派大户领籴,给价五钱一石,每石赔已一钱,耗费复一钱,灾伤之余,大户何堪?而入仓谷止四千石,是上下两病也。

公坚意不行,竟以此被参,以灾年仅免。

至庚午秋,州之高乡大熟,邻境则尽熟,谷价减至三钱余。方申抚台动支银二千两,派大户分籴,报价三钱,即如数给之。自后时价益减至二钱五分。大户请扣除余银,公笑应之曰:“宁增谷,勿减银也。”比上年所买,多谷三千余石,而大户无累赔。

报上司外,余谷七百余石,则尽以给流民之复业者。

先是本州土城十五,连年大雨灌注,凡崩塌数十处。

庚午秋,当议填修,吏请役乡夫,公不许。会有两年被灾,流民闻已蠲荒粮,思还乡井。因遍出示招抚,云:“亟归种麦,官当赈尔。”乃出前大户所籴余谷,刻期给散。另出四五小牌于各门一里外,令各将盛谷袋,装土到城上,填崩塌处。总甲于面上用印,仓中验印发谷,再赈而城已修完。

北方州县,唯审均徭为治之大端。三年一审,合一州八十八里之民,集庭而校勘之,自极富至极贫,定为九则,赋役皆准此而派。区中首领,有里长、老人、书手,官唯据此三等人,三等人因得招权要贿。

公莅任,轮审均徭尚在一年后,乃取旧册,查自上上至下上七则户,照名里开填,分作二簿。每日上堂,辄以自随,或放告,或听断,或理杂务,看有晓事且朴实者,出其不意,唤至案前,问是“何里人”,就摘里中大户,问其“家道何如,比年间,何户骤富,何户渐消”,随其所答,手注簿内,如此数次,参验之,所答略同。

又一日,点查农民,本州概有二百余人。即闭之后堂,各给一纸,令开本里自万金至百金等家,严戒勿欺。又因圣节,先扬言齐点各役。

至期,拜毕,即唤里老、书手到察院,分作三处,各与纸笔,令开大户近年之消乏者,或殷厚如故,不必开也。以上因事采访,编成底册。审时一甲人齐跪下堂,公自临视,择其中二三笃实人,作为公正,与里长同举大户应升应降诸人。因知底册甚明,咸以实举,遂从而酌验之,顷刻编定。一日审四五里,往往州官待百姓,不令百姓待州官也。[边批:只此便是最善政。]

万历,明神宗朱翊钧时期的年号,一共使用了48年,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这种故事,看了就让人感觉特别的爽,就是舒坦。

这大概就是理想型的“父母官”了,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不仅不伤民,还让百姓得了实惠。这不是“双赢”,这是“全都赢”啊。

真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啊。

我们都知道受了灾要赈灾,但是如何把赈灾物资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的手里就是我们要面临的众多问题的一个。

如果我们平时的工作做的不到位,那么很有可能劳心劳力还做不好。

这也就是我喜欢看《智囊》的一个原因,它不仅告诉你要去做什么,它还会告诉你怎么去做。

另外,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来第201个故事。

范檟。

还能想起来这个故事的内容么?

多少难题,到了陈霁岩手里,也成了一篇绝好的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囊•明智部•剖疑卷•0326陈霁岩•又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