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科技考古的一次弯道超车:“南海一号”的封神之战!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海底上。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从无到有,从零到一,韬光养晦30年,一跃成为世界强者,实现了弯道超车的奇迹。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自然的狂风暴雨从未阻止人类探索的脚步。但这个过程,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在近2000年中,因风暴、暗礁、海盗以及战争等原因,至少有100万艘以上的大小船只沉没在海底,几乎每隔29小时就有一艘船只沉入海底。船货中不乏金银财富、珍奇异宝以及价值连城的文物。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在海底。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打捞者来完成。对于打捞沉船而言,这成了了解历史的途径;当然对于一些人而言,也是一门生意。

早在15世纪,欧洲就有人试图使用简易的潜水设备进行水下探测和打捞,但成功的案例寥寥无几。

直到19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教授「乔治.巴斯」带领学生对土耳其格里多亚角海域的沉船进行了调查、发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考古方法,应用于水下遗址的发掘和研究。

这件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标志着“水下考古学”的诞生。

随后,「乔治.巴斯」率领他的考古队先后发掘了土耳其海域的拜占廷时期沉船亚细.阿达第一遗址、第二遗址以及塞浦路斯的卡伦尼亚沉船遗址。在此期间,英国1964年成立了“航海考古学会”,并在次年对德兰群岛外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雷夫德”号进行了调查。

1967—1971年,英国先后组织发掘了著名战舰“玛丽.露丝”号、黑斯廷司海域的“阿姆斯特丹”号,以及布拉斯基特海域和拉卡达海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圣玛利亚.罗莎”号、“希罗娜”号等。法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德拉蒙D号遗址、大里博A号遗址以及拉德利尔遗址等等。

1970年以后,西方海洋考古学“东渐”。英国考古学者吉米.格林在澳洲、泰国和菲律宾海域进行了一系列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所探测和发掘的对象也主要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和中国古贸易沉船。

我国拥有1.8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而且我国很早就点开了造船的科技树。可想而知,这片黑漆漆的海底里,埋藏着多少属于中国的故事。

可我国在上个世纪建国不久,许多方面一穷二白,包括水下考古事业。许多人连潜水装备都没见过,更别提专业的水下考古。

而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

有一个英国人叫「迈克·哈彻」。他在1970年成立了一家商业打捞公司,最初他的公司是专门打捞二战中沉没的商船或军舰,回收船上的橡胶、锡和其他金属物,后面慢慢的将业务扩展到古代商船上。

而在1984年,哈彻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里发现了一个宝藏:一艘乾隆年间的沉船“哥德马尔森”号。

「哈彻」查阅了大量资料,做足准备工作,准备将魔爪伸向这艘中国沉船上。

他将打捞船开向中国南海水域,没花费太久就找到了这艘船。在这艘沉船中,他打捞出水的清代康熙时期的瓷器达百万余件。

▲1986年,哈彻为从“歌德马尔森号”沉船出水的钟揭幕

在清点完成所有的战利品后,「哈彻」将一个商人的狡诈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做了一件令人愤恨的事情——砸碎大部分的战利品。百万余件瓷器最终只留下23.9万件青花瓷器、125块金锭等,其他的则埋葬在这深不见底的大海之中。

他认为物以稀为贵,这才是收藏市场的商业之道。而他的这种行为,如同盗墓贼,只考虑了自身的私利,公然破坏本应属于一个国家的历史。

他将这批“赃物”运到德国,奔走一年,拿到一张“无人认领的沉船允许拍卖”的国际公约。

▲哈彻(左)和哥德马尔森号沉船打捞上来的瓷器

1986年,「哈彻」将打捞上来的文物进行拍卖,荷兰佳士得为这批文物举办专场拍卖。

中国国家文物局翻遍国际海洋公约、各国海洋法,也找不出一条可依据的法律来制止哈彻这种行为。盗墓贼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这位考古公敌,却依旧可以拍拍屁股,继续过他的逍遥日子。

无奈之下,国家派出故宫博物院的两位陶瓷专家冯先铭、耿宝昌,携带3万美元去参加拍卖,只希望可以买回一两件像样的文物进行研究。

抵达拍卖现场后,两位专家彻底傻眼了。自己携带的“巨款”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在拍卖会上,每件瓷器的起拍价都在估价的十倍以上。

就这样,「哈彻」在这场拍卖中直接获利2000多万美元。要知道,这可是1986年的2000多万美元。我国当时的外汇储备是29.23亿美金。

也就是说,买自己的东西,你得掏出全国外汇储备的1%,才可以将其全部买回来!

▲预展第一天,买家耐心地等待佳士得开门

到了1999年,灾难再一次降临!「哈彻」在贝尔威得暗礁附近的海域勘探一条16世纪沉没的中国货船时,无意中发现了“泰兴号”。

悲剧再次降临到这艘从厦门港出发的清代“泰兴”号沉船上,沉船上出水了近100万件的中国瓷器,其中大约有80%来自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哈彻」如法炮制,将这批瓷器中大部分都砸碎,推入海中。

最后,在拍卖会上,人们只能见到35.6万件中国瓷器了。

▲“泰兴号”出水的青花瓷器

一次性拍卖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国文物震惊了世界,更刺痛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和考古工作者的心。对于人类的水下文化遗产来说,这是一次灭顶之灾,是一个在海底保存完好的历史胶囊的完全的覆灭!

这件事情像极了百年前,那两个闯进了圆明园的强盗。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百年后,他们还不知廉耻的将这些赃物进行拍卖和展出,卖给那个曾被闯入过家门的主人。

只是没想到,100年过去了。强盗依旧是强盗,文明并没有让他们深知廉耻,历史也没能谴责他们。真是应了那句:弱国无外交,强国握命途。

1986年,从荷兰黯然归来的专家们,写了一份《中国陶瓷专家建议重视水下考古工作》的报告。

这份报告开启了我国新的章程,它的出现伴随着沉重的现实枷锁,但越是到这种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越是万众一心。中国下定决心发展自己的水下考古事业。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多部委参与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负责统筹领导我国水下考古工作。国家文物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大部分业务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随后,中国第一家水下考古机构一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成立。

首先,解决人才的问题。此时的水下考古,是一片空白。没钱没技术没设备,甚至连潜水是什么样都不知道。

于是大家从海洋考古理论、轻潜水技术开始学习,同时也派了一批人员前往国外“取经”,先后被派去荷兰、美国、日本等水下考古技术领先的国家学习。

极大地刺激了中国考古界,也引起了国家的重视。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的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应运而生。恰好就在这一年,“南海一号”被发现了。

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水下考古一直向西方取经,并渐渐成长起来。

也在是在这个凑巧的时机,发现了一艘具有重大意义的沉船。也正是它的出现,推动了我国水下考古的发展,在短短 30 年间,实现了“赶英超美”的奇迹。

▲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

800 多年前在中国南海意外沉没了一艘南宋商船,当满载货物的商船沉到海底时便被淤泥迅速覆盖,连带着它所承载的人与事一同沉于茫茫大海。

1987年,英国一家打捞公司通过查阅史料,发现一条名为莱茵堡号的沉船,沉没地点大致在广东的阳江和台山海域。为寻得宝藏,他们与中国政府合作,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一起开展作业。

可惜的是,打捞公司并未如愿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莱茵堡号沉船,但却找到了一艘疑似中国的沉船——他们用抓斗在海底抓取时,捞上一批瓷器与金腰带,很可能是出自中国的古代沉船的文物。

瓷器与金腰带被鉴定为宋元时期文物,而沉船还很可能蕴藏着数以万计的古代文物。专家们迅速警惕起来,并向国家文物局递交报告,请求支持调查。很快,英国人的打捞行动被喊停。这艘意外发现沉船最终被命名为“南海Ⅰ号”

但当时我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刚刚起步,没办法独立完成工作。所以“南海一号”的发掘,最终因技术及资金问题而延迟研究。

直到1999年,水下考古中心获得香港热心同胞「陈来发」先生的捐助,开创了香港民间组织无偿资助大陆水下考古事业的先河。在2001年,考古队完成了“南海一号”的精确定位。

而在这十几年间,我国的水下考古队已经“学有所成”,参与了不少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几年磨一剑,只为这把剑有用武之地的一天,这一天也很快到来。

2002年,国家财政拨款4000万元用于“南海一号”的发掘,定下关于“南海一号”的考古与保护方针:“整体开发,就地展示,原地保护。”

传统的沉船水下发掘方法是先打捞船载文物,然后将船体分解打捞出水,但中国给出了一个开创性的做法:整体打捞。这种做法一旦稍有闪失,就功亏一篑,所以风险性极高。

困难没有阻止我们的脚步,说干就干!从2003年方案的出炉,到2007年方案的落地,整整四五年时间,所有人都在忙着开会、模拟实验......为了可以保证任务的一次性到位,背后的工作人员不知流了多少汗水,承受了多少压力。

方案的整体是这样的:设计一个分上下两层、33米长、14米宽的沉箱,将其扣套在沉船上,接着把沉箱底封住,再把沉箱与船一起吊上来。最后在陆地上,给这艘沉船安一个家,可供以后的精细化考古,也方便公众参观。

这个方案的难点在于:在海洋水下精准定位到船只;保证沉箱刚好套在沉船上,并且封住箱底;将沉箱起吊上来;最后可完整的保存在岸上。打捞工程前后历时264天,每一步都是至关重要的存在,稍有闪失,就万劫不复了。

为了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南海一号,调查人员将物探大体水域划分为若干更小的区域,之后用船只拖载着仪器对各区块水下情况进行“扫描”,由于借助了机动船只和仪器,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大海域的“扫描”。

“扫描”过程中声纳或浅地层剖面仪会将不同介质的物质的分布情况记录下来,专业人员则对记录进行判读,以确定一些疑似沉船的疑点。

接着进行潜水调查,也就是派潜水员潜入水下,对疑点物质进行探摸,或采集若干标本返回水面,以便对疑点物质进行研究判断,必要时还要运送到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的检测分析以及年代测定等。

一旦确定为古代遗物,就利用GPS等手段进行定位,同时,由潜水员入水,利用水下照相和录像设备,对遗物进行影像记录,或者利用防水的测量以及绘图设备对遗物进行水下测绘,以取得关于遗物体量的各种数据。

▲“南海一号”水下考古

打捞过程中,淤泥深处密度超出预期,用掉计划中所有压箱的水泥块,也未能把沉箱压到设计标高,面临着再加负重,沉箱与沉船可能皆被压垮的危机,最后不得不人工配合开挖淤泥。

现场在沉箱下部“穿针引线”般横穿36根底梁,也历经工程学上的挑战和工程师们绞尽脑汁的不断调整;80多位潜水员全程在能见度为零的三十多米水下接力工作,共计作业3016人次、3250小时,创下世界沉船打捞史上的纪录!

▲“南海一号”船体出海面现场

在2007年,中国最大的起吊船“华天龙号”起吊能力是4000吨(修建港珠澳大桥工程,已用上起吊能力10000吨的起吊船),当时的“亚洲第一吊”,在全世界排第六。

装载“南海一号”的沉箱总重量5500吨,广东救捞局用一个1.6万多吨的潜驳,也就是工程潜水艇,灌上水往下沉,然后把“华天龙号”放在潜驳上,潜驳排水使它上浮,同时用起吊船往上吊,通过两力相加,把“南海一号”成功拖到博物馆旁。

▲“南海I号”整体打捞

到了岸上后,借助16根特制气囊垫到沉船下,每根承重400吨,用滚木移重的方法将其牵引进“水晶宫”。

随后工作人员立刻封墙,灌上海水,让这艘沉船处于原生态保护状态。“南海一号”被运至水晶宫后,一直浸泡在经过处理后的海水中。

考古团队于 2009 年和 2011 年分别进行了一次试掘,发现继续沿用水下考古的方法,依然不能解决文物信息损失的问题 ;但抽干海水,又容易导致淤泥干裂,木质船体变形 ;

最后找到的唯一方法是半干半湿的“保水”发掘法,即放一点水挖一点。

▲实验室陶瓷器文物现场脱盐

2013年底,“南海一号”的精细化发掘正式展开,通过激光三维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现代技术,最大限度把信息保存下来。考古队采集到的“南海一号”的考古数据可以精确到毫米,甚至发现了两根宋人的头发。而世界上还没有其他国家的水下考古能做到精确至毫米的测量。

博物馆用玻璃将游客隔开,考古工地相当于在一个巨型的玻璃缸中,这种一边发掘一边展览的水下考古工程,世界范围内也未有其他国家尝试过。

“南海Ⅰ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水下考古史的创举,在于它首次对水下遗产进行迁移式保护。在“南海Ⅰ号”之前,国际上对水下遗产的考古,要么原址保护、要么原地发掘,而船体打捞如英国玛丽罗斯号、瑞典瓦萨号沉船等,也是在清空船货后才将其吊起出水。

而“南海Ⅰ号”则首次将整艘船连带船内文物一同打捞,其实现的难度远远高于前者。“南海Ⅰ号”实现了整体打捞、异地保护、精细发掘,还实现了一系列自主技术突破,成为世界水下考古史的丰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向全球推荐过两个中国水下考古的经典案例,一例是“南海一号”,另一例是重庆涪陵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公众可通过80多米的隧道下到水底,参观位于三峡工程库区江心的白鹤梁石碑。

“南海一号”的发掘清理一直持续到2019年6月才彻底完成,共发现18万件套文物(不包含120多吨的铁与几万枚铜钱)。从1987年首次发现,到2019年考古发掘结束,历经整整32年,其水下考古已一跃为世界领先,“南海一号”考古项目也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4年春季发掘遗址正射投影图(南海I号)

水下考古事业从上世纪 80 年代创立至今,从最初的零星几人,到现在的全国近 200 人。从一没技术二没资金,到现在已经开始远赴海外,与其他国家合作对当地水下遗产进行考古发掘。

我国水下考古水平在亚洲是较为领先的,现在亚洲能做水下考古的只有韩国和我们,都是国家行为,有国家机构且比较先进,其他国家都基本没有独立阵地,无法相比。日本民间有协会在做,但政府没有。

同时,我们的水下考古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沉船,发掘方式也非千篇一律,而是因地制宜,制定最优方案,多元化的水下考古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

一次次的强大,只为了不再被挨打!水上考古事业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们仍有许多需要进步的方面。

100多年前,一群强盗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掳掠,一把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我们的子弟兵花了几十年才赶走他们!

70多年前,一群歹徒逼近鸭绿江,妄想给我们点“教训”,我们的解放军付出巨大代价换回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50多年前,一个小玩意悬在我们的头顶,压到我们喘不过气,我们的先辈奋发图强,从无到有,在罗布泊种上了一颗蘑菇云。

30多年前,一群暴徒依旧在心不死,妄想继续给我们点“教训”,而取而代之的是我们给了他们一点“教训”。

几年前,这群歹徒死死捏住我们的卡脖子技术,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而他们在逼着我们成长,我们也正在见证历史。

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他们手中的牌一点点变少,还可以得逞多久呢?


参考文献:

[1]“南海一号”: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黄薇

[2] 带你走进水下考古世界中国文物报第 010 版 

[3] 中国水下考古30年冯翊 

[4] 海底世界与水下考古——关于水下考古的拍摄张利城 

[5] 中国水下遗产保护续写“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_中国艺术报第T01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高科技考古的一次弯道超车:“南海一号”的封神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