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在处理事情时并不会冷静分析,而主要是情绪主导行为?

​​

图片发自App

认知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根据实证研究发展出了大脑的双过程理论。

人的大脑运作分为两种不同加工过程 :

1.由情绪和直觉等控制的过程一。

过程一加工是自动化加工,能量消耗少,加工速度快,但加工粗糙。我们可以把过程一比作猛张飞。

2. 由理性控制的过程二。 

过程二加工能量消耗大,加工速度慢,加工精细。我们可以把过程二比作懒诸葛。

人在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时候会首先自发启动过程一。

这是由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性所决定的。只占人体重量2%的大脑每天却要消耗整个人体20%以上的能量。为了节省能量,大脑遵循最省力原则,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生活中有90%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快速地通过过程一来解决,比如吃什么饭,穿什么衣服,去哪玩等等。

但涉及到人生的重大问题,过程一就很难自动给出正确答案,这就需要启动过程二加工。比如高考填报志愿,选择职业,买房卖车,财务投资等等。

如果在做人生重大决策时,不能调用理性思考,不能冷静分析后再谨慎做出决策,而被情绪和直觉所左右,很可能会给你的人生带来巨大的灾难。

回想我以前走过的弯路,现在深刻地醒悟到:自己以前所有犯过的大错,几乎全部都是决策上的失误! 

2007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在西北投资矿产,邀请我一同参与。

当时我们并没有做深入的考察和论证,光看到山西那么的煤老板都成了暴发户,拿着成麻袋成麻袋的现金在北京几套几十套地买房子。觉得投资矿产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决不能错过。 

由于众多无法预料和无法管控的原因,我们把自己带去的所有钱全都赔光了。当初意气风发信誓旦旦地出发,最后灰灰溜溜凄凄惨惨的回来。 

真是悔不当初啊!

每当我们遇到重要决策的时候,过程一的情绪和直觉会首先自动给出答案,为了谨慎起见我们轻易不能直接采用这个答案。

首先要用理性压制住情绪和直觉的冲动,用批判性思维对这个答案仔细地分析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再来决定是否采用这个决策。

如果评估否定了这个决策,我们再根据头脑中的心智程序,也就是我们可以从长期记忆中提出的规则、知识、程序、策略等来给出相对正确的和效用最大化的决策。

影响人们调用理性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1. 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大脑在使用认知资源的时候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能不用脑就不用脑。通常会直接采用情绪和直觉给出的答案。

2.对情绪等自动化反应的压制失败。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情绪和直觉做出的决策是错误的,却还是在理智和情绪的斗争中败下阵来。明知道抽烟危害身体,可还是忍不住抽 。下定决心减肥,可就是抵抗不了眼前巧克力蛋糕的诱惑。 

3.头脑中缺少相应的心智程序。 

缺少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所需要的,可以从长期记忆中直接提取出来的规则、知识、程序、策略等。比如缺少概率知识,忽略备择假设不能考到所有可能的选项,缺少可证伪性知识等等 。

4.头脑中安装了污化的心智程序。 

头脑中安装了歪曲世界的伪科学的心智程序。比如迷信思想,伪心理学等等。

要想在人生的重大决策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避免被情绪和直觉所左右,平时就应该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遇到重大决策不要急于下决定。三思而行,缓一缓可能会更好。 

情绪和直觉往往只在意当时的感受,却忽略了你的长远利益。 

不要轻信任何人和任何事。做决策时要从多角度看问题,详细分析所有可能的选项,再用批判性思维去反思和评估每一个选项,最后从众多选项中选择最优最正确的选项。 

为了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和做出最优决策,平时就要广泛地学习积累各学科的知识,为大脑安装好的心智程序,并避免安装污化的心智程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人在处理事情时并不会冷静分析,而主要是情绪主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