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总结

书名:《鬼谷子》总结

日期:2021.05.06

上一篇读书笔记将自己杂七杂八的想法都写上去了,有些杂乱,同时关于《鬼谷子》一文内容,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串联,东一块西一块的。为此,这次将刨除掉杂乱的想法,重新梳理对《鬼谷子》的认识,仅保留其中我以为重要的核心内容,会于原文重点有所出入。

《鬼谷子》主线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0层,身体健康、精神充足;

第1层,了解发展规律;

第2层,洞察事物特性;

第3层,正反两种手段。

在了解规律后,自然便能从端倪中揣测出未来的发展,便可按自己的想法对尚在雏形中的趋势加以影响,这便如在对着缝隙施力,故称“抵巇”,但我想能做到这一步的人,或许也就明了有些事物的发展趋势永不可逆转。

举例说明上述1、2层,我们计划发射探测器到火星。这就需要提前知道一些理论,包括引力、动力、燃料等基础理论信息,这便是先要了解规律。

其次,探明各星球的质量,发射火箭的材质、称重、容量,地球公转速度等信息,这是洞察事物特性。

最后,才能定计,如有10L和100L燃料容量的火箭结构,选择哪个。若两材质都可以完成任务,则选择成本最小的;若仅一个结构可行,则必定选择可行的;若两者就不可行,那就分析当下何种因素制约了任务的完成,并寻找新的可行方案。

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流程,而恰恰有些时候,人们只注意到选择题,从而被困到貌似两难的选择之中,无法脱身。如,此时我只看到了10L和100L的结构,便觉前者轻便,后者持久,难以抉择,这便是不明目的却只关注于肤浅的选择。假设,我要去月球,可能10L结构以满足要求,且轻便,那便选择10L为准;设,我要去火星,则10L太小,那可选100L,或是重新寻找新的路径。可见,选择当与目标相关。有了目标之后,便不存在所谓的两难选择,只选做合适的,便是事物相符与否。顾然,有时人们纠结不是因为各个选项都好,而是心中没有定下来的锚。“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人、社会相较更为复杂,为此,还需要知人,诚如《孙子兵法》言知己知彼,需要进一步“得情”,所以要“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这也是洞察事物特性的一部分。

由此见,发展规律、理论只是些框架与架构,宏大而简洁;相关事物特性才是具体实际的,使得规律依附其上,由其表现,自然多样,充满变化。

定计策不应只是简简单单选择结构,还有应囊括何时何地该怎么做,如火箭应在何时何地发射,在何时何地熄火,与何时重新点火,并维持多久,朝哪个方向,多久向指挥中心发送信息,等一系列在正确情况下的操作。同时,还应包括部分在可幻想范围内对突发事件的预备,如遭遇太空漂浮物的撞击时,是否具有根据当前设备受损情况下,适当抛离个别器件;是否在偏离轨道时,且无法通信的情况,可以自动修正轨道,或启动紧急预案等措施的存在。适当的冗余是必须的,以便于应对突发状况。

这一切都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如果燃料并不稀缺,则我们可以自由设计轨道运行,甚至可以让设备在太空中完成一笔画游戏,而无需精细的制定计划;当然这也会浪费掉我们的时间,那如果我们的时间也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在飞行途中看到的任何感兴趣、好玩的事物都去靠近并观察也是可行。但实际是不允许的,因为资源的短缺,可携带燃料的限度,人们时间的限度,建造设备资源的限度,都在约束着我们只能做某些事情。

精细的计划只能来自于稀缺的资源。这也是经济学的前提,资源的稀缺,由于人的“欲望”会无限的膨胀,所以,资源永远都是稀缺,为此,学会如何按计划、有取舍、有法度的行事是必须的,也是永不会过失的。

如《孙子兵法》其内容便是“算”,算现有多少粮草,每年能产多少,现有多少兵力,能征集多少,何处易守,何处可失,粮草可供行军几里等。这也是根源于稀缺,由此便有了法度,了然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何事做到什么程度。《大学》称其“知止”,《鬼谷子》言曰“方以事之”。

我曾想或许“知止”才是最大的幸福,也或许正因“知止”所以人才会避免混沌。

见识多了便是明了规律,洞察事物,这也是不断尝试,主动试错的目的,但还是少了定海的神针。我曾以为我缺少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耐心,现发觉或许真正的原因在于我没有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信仰,包括对于某行业、某领域的工匠精神。这就使得嘴上说的某些事我可以奉献,却止步不前,显得伪善,根源便在此。



以下补充几点,完善上篇内容,或许也不算完善,只是由上篇联想出的一些东西。

1. “组织性”是社会中最强大的力量。个体之间的差距绝不会出现过大差异,就于接受过专业格斗训练的人,在一对四的情况也必然是谨慎的,需要逐个击破,即抓住机会,暂时的在局部上制造一对一的场景。

这就如有组织的一百人对上无组织的五百人,虽然总数上看,一百人占据劣势,但从局部抗争上看,或许是一百对一,对十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会有工会的出现,以组织工人统一与资本协商,否则单一个体在有组织的资本面前是毫无力量的。

但也不要盲目迷信组织的力量,组织也是人的组织,其基层也是人在处理问题,莫要将组织非人化。如,某处垃圾桶着火,过往有人视而不见,有人注目未见火源便作罢,未有与保安说者,问之答曰“保安那么多,他们会处理的”。

可基层保安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时间、精力去发现问题,并处理。单从发现问题的角度看,或许保安相较行人而已,拥有监控等设备,但终归也是需要人去注意。单从这点看行人与保安无疑,为此,过往人应向保安报告,以省去发现时间,如真心关心。

再举一例,如新冠期间,张三不愿被人电话骚扰,便于餐馆就餐时留下假联系方式。这本是件小事,友人建议其应留真实信息,答曰“不要小瞧公检法的力量”。

事本是小,但该思想要不得。或真有意外,工作人员可通过排查、录像、姓名等手段锁定所有人员,但其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可能会耽误时机。

需要明白,组织是人的组织,其能力是有着上限的。以上两例想法,或是将组织抽象化为某实体,脱离了其由人组成的本质。如此延申,便想到多数人在某些事情上常产生“国家兜底”的判断。但国家的成果也是靠每个人堆积起来的,若是人人如此,又何来成绩,何来“兜底”二字。尚且如此思想,难以使得自己立起来。有如此想法者恐不是一隐性的“巨婴”。在我们意识到有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我们自己就是“兜底”的一员。

我想这也是我党能胜利的原因。今人多扫门前雪,这或许一是因为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生活的提高所导致的;二是在于人口太多,难以如部队一般做到“支部建在连上”吧。

说是如此,单就我自己也往往将宝压在他人手中,以期假他人之风,圆自己之梦,可笑。


2.读书的用处,一是在于了解知识,包括重复已知的和见识未知的;二是在于促进思考,包括了解新视角和激发联想,串联已有知识体系。


3.由稀缺而知限度,行事当有法度。


4.喜欢梨子的人,断不会说好苹果不好。苹果虽好,却不是最想要的。有些事无关对错,只是不相符罢了。相符和好坏只是两个相近却不同的维度,这样的情况很多,如《亲密关注》中提到的接近与回避维度。在这些相近而不同的维度未细分时,便有可能将其中一因素作为另一因素的遮羞布。我想很多问题混淆便根源于此。

正如,“我喜欢,所以所有谈论缺点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影片弘扬红色,所有找缺点的人都是卖国贼”等言论皆属此列,以另一个维度因素混淆概念。当名了立场、优缺点、喜欢程度都是对同一事件不同维度的判断,而不能混为一谈。如此便容易出现以某因素作为拒绝探讨事物优劣的理由;有某一维度判断阻止人们在其他维度上发表言论等情况。

此种事例颇多,一种是由于维度未明而被某些言论带偏,一种是有意误导他人以另一因素遮掩问题本质。

认识细分事物不同维度,易于我们心平气和地分析问题,进一步了解问题本身,而非是因为某一主观维度上的判断导致难以对其他客观因素的探究,并自塞言路,阻绝信息,无法做到“实事求是”,无法认识事物。只能沉浸在自我闭环的小圈子之中,不能意识到问题所在,也就更不用说改进了。


5.本文总结内容,含有个人主观判断,与原文主旨或内容上可能存在很多不同。其梳理的主线也不如《大学》明了。

提到《大学》,便想扩展一下。《大学》主本末,有一天张三跟友人说,“某公司在含有大量短期债务的情况下,发了大笔分红,便有人质疑其现金流的问题,恐难以周转”。

此公司之前,便遭受大量质疑,因其高额利润与同行相比太过突兀,怀疑作假财报。由于其业务合作对象多是同行竞争对手,且在同行一一公布财报时,公司业务数据被证实。

张三与友人从本末观点探讨后,认为价值投资当重两点,第一该公司是否可信;第二该公司是否专业。可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真实;一是管理层真心为企业发展。专业,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专精于主营领域和资金的管理,该方面到容易验证;另一是管理层的品质,如坚韧等,只有足够品格的领导人才能在困境中大概率破局,这也是难验证的。

至于现金流是否会断裂,公司债务是否过重等细节问题,则是管理层应考虑的问题。只要你认为公司是可信且专业的,那么你就应该认定管理层比你看的远,比你更接近行业本质,更了解行业,其有自己的打算。

这本就是用人的策略,公司想也是如此。

由于临近毕业,见一告诫将要工作的毕业生的视频,里面有两点,一是堤防同事,一是服从领导。前者,不信任同事必然同时也不会信任自己,由此加深最初同事不应信任的想法。于是更加不信任同事,同事更加不信任自己,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相反,在你信任同事时,或许会得到同事的信任,如此便有了一个可信任的同事圈。世界是面镜子,你想什么,便会看见什么,我想这是最好的诠释。

这里,修改一张关于性别对立的图片,以说明这种想法错误之处。图1应是正确的划分方式,图2则是这种看法下的划分方式。

……,照片上传不了

图1 正确的划分

……,照片上传不了

图2 错误的划分

必然,我们不应该对同事或者任何身份的人,抱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正确的做法应是在默不作声的接触中调整自我的认知,从而决定与对方交往的方式,断不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

后者,服从领导的思想错在了忽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团体中,这种做法或许没错,而一旦团体人数增加,则需要分模块分领域的放权。若仍保留服从的思想,很难想象,这样的人能扛起团体发展的大旗。

为此,人的发展应在于主观能动性的调用,以能够发现问题,完善问题,处理问题为准。单纯的服从者,无论业务多么娴熟,也只是“工具”而已,这是两条不同路径。

如此,在企业中若发觉中高层仍有需要服从的倾向,我想还是尽早离开该公司尚好。这样的体制以服务上层为主,忽略客户需求,难以想象这样的企业会进步。同时,基层也缺乏锻炼与自主的环境。

制度固然也是在影响着生产效率,只有敏感于市场与客户,专注于需求与服务才是正确的方向。而服务领导,则是闭塞视听,自以为是,我想清王朝便是最好的例子。



书名:《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杂记

日期:2021.05.11

学到负债,资产周转了

货币最好是将其放在外面流转起来,个人如此,公司也如此

通过货币购买资产,再利用资产做抵押开展新的业务

只要新业务的利润抵得上抵押利息,就可以持续运行下去

不要害怕负债,不要害怕利息

只是,这种加杠杆的方式也会扩大自己的风险

这就要个人评估好风险,做好入场前的风险控制

在盈利与风险中选择好平衡点

但一定要注意就算加杠杆也要确保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

有多大的能力揽多大的活

以正合,以奇胜;

这种方式或许适用于小而奇的事情

损失不伤根本,成功则增加防御厚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鬼谷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