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状况的第一堂网课——育儿实战与觉察日记

作者:张文静

                                       

疫情期间,孩子没法去学校上课,今天,学校开启了第一天的网课,于是,浩浩每日睡到自然醒的日子暂时终结。

八点的网课,快七点半孩子还没有醒,这时候需要叫醒他吗?浩爸已经在提醒我该叫孩子起床了。我忍住没叫。“不要叫,上课是他的事,我太负责,他就会对自己放松的。”浩爸听我这样说,也就不吱声了,也许觉得我说得有道理。

过了几分钟,孩子从他的房间走了出来,“你看,孩子自己醒了,都没有让人叫他。他多自律,知道今天有网课,我们不用操心的。”我大声地而喜悦地对浩爸说。有时,父母太主动,会剥夺孩子的责任心。

一次听讲座中,老师分析道:为什么孩子(对学习或对自己)没有责任心,因为他有个太负责的父亲或母亲。为什么孩子拖拉?因为他有个喜欢催促的父亲或母亲。

如果父母和孩子的责任心加起来为100分的话,父母占80分,孩子就占20分。父母占60分,孩子就占40分,依次类推。 可见,造成一些孩子出现状况的原因背后,父母恰恰是最大的推手。

“没关系的,早晨我多睡会懒觉,反正有父母会催我,他们比我还急。”“学习都是为我父母学,他们整天催我学这学那……”有些孩子是不是会有这样的想法?纠其原因,都是父母在管教上用力过猛。

怎么才能击发孩子们的自驱力呢?相信这是令很多父母困惑的问题。所谓自驱力是孩子自动自发的内在动力,推动孩子的行为和选择。如果父母滥用奖励、惩罚、唠叨等外部力量强行推动孩子去学习,会让孩子感觉到被迫去做一件事,当心里的抵触等不良感觉出现时,在行为上就会出现被动性。

我们对孩子的过度负责,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越位夺权,应该把本属于孩子自己操心的事交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去承担后果,我们只能是辅佐性、提醒性、引导性的作用,而非包办。

当我们一把把孩子身上的担子挑到自己身上来时,还以为这是真爱,其实是错爱。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只见浩浩提前几分钟坐在电脑边上,准备听课。这时,意外发生了,语文老师怎么也上了不线,孩子瞅着这空档,从他的房间快速走到客厅里拿起切好的西瓜吃了起来。

因为怕迟到,他起床后就跟我招过招呼,说第一节下课再吃早饭。估计他等上课等饿了。 进房间后,没过几分钟,他又跑出来拿东西吃。后来看老师迟迟上不了线,他索性边吃早饭边等老师。

在他这个进进出出的过程中,我眼含笑意地看着他,调侃他挺会抓紧时间的。想不想说他几句,当然想啊。“如果你早点起床,就可以不慌不忙地吃完早饭了……上课时间,安静地坐着等老师,可以看看书啊……在家上课也要象在学校上课……”

诸如此类的话,按照以前的惯性,我会脱口而出来的,但大清早就对高中生这样叨叨,恐怕他未必听得进去。就算我想教育他,也会找个机会交流,不能活出孩子眼中的监工。

我提醒自己,在孩子旁边静静地观察他,让他活出自在的样子,活出最真实的一面,才能更地好去了解孩子,有的放矢。妈妈是大地,要承载住孩子一切好的、不好的,保持住内心的平静和好情绪。

关系是教育的前提,不要动不动就因为一些小事做破坏关系的事,要知道,唠叨是悬在孩子头上的一把箭,伤害力极大,有些孩子冲动的行为也是在家长过激地言语或唠叨中造成的。据调查,青春期孩子最反感的父母言行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唠叨。

最终,第一堂语文课因为硬件或操作原因,老师迟迟上不了线,临时换成物理课老师来上课救场,毕竟有几个班的孩子在线等着。

暑假,跟孩子相处的每一天,故事挺长,纸太短,写不尽,待我慢慢叙来,愿带给您启发。

你可能感兴趣的:(出状况的第一堂网课——育儿实战与觉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