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收到父亲的一封来信。
信中说,“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读到此处,朱自清泪如泉涌。
他想起父亲的许多好处,“特别是在《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背影》因此诞生。
它一经问世,迅速成为民国大爆文,阅读量逾百万加。
1930年,被编入国文教材。
作家李广田说,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其实何止上个世纪,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里,《背影》都是我们共同的回忆。
年少时读《背影》,只记得父亲买橘子的艰难。
如今再读《背影》,才深深体会到父子之间剪不断,理还乱,血浓于水的亲情。
背影深深深几许,用心体察方知爱。
1、我流泪,他安慰我
那是一个冬天。
祖母死了,父亲也丢了工作,家里一片狼藉,乱乱糟糟。
朱自清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却是这般凄凉场景。他内心伤感,忍不住落下泪来。
父亲安慰他,“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其实父亲心里能好到哪里呢?
家道衰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
朱自清的父亲名叫朱鸿钧,本是徐州市榷运局长,也就是"烟酒公卖局长"。
现在没有“烟酒公卖局”,但大家一定听说过“烟草专卖局”。
那是什么单位?反正一般人进不去。进去的,妥妥的“事少钱多离家近”,动辄十几万的年终奖。
朱鸿钧身为“大油水”部门的局长,志得意满,标准的“钻石王老五”。
老祖宗说,“饱暖思淫欲”,朱局长也不能免俗。
在扬州老家,他有明媒正娶的太太,还有一房大姨太。
但在徐州,他自觉自己是黄金单身汉,又娶了一房姨太太。
当时国家已经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有钱人三妻四妾的现象非常普遍。只要家里人不闹,国家也没有闲工夫管。
然而,朱鸿钧的大姨太不是省油的灯,得知丈夫在外面娶“小四”,醋意大发,跑到徐州老公的单位大吵大闹。
这一闹,还闹上了当年徐州市的头版头条。
墙倒众人推,朱局长又被查出挪用公款。
眼看捂不住了,朱局长的上司采用了所有上司的做法,革了朱局长的职,平息舆论。
朱局长自此从“朱老”,变成了“老朱”。
老朱职位没了,收入没了,名声没了,他尚受得住。
看到朱自清流泪,他还说,“事已至此,不必流泪,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但他的母亲受不住,书香世家,清流之族,怎么能出这等丑事?积郁成疾,撒手而去。
老朱,是“祸不单行”的罪魁祸首。
大概他也很内疚,很后悔,但一大家子的生计和前途都在他身上呢!
于是,他忍耐悲痛,藏起后悔,承受着流言蜚语。
他的担子很重,但面对儿子时,依然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告诉他一切都没关系。
本该儿子安慰他的失意,他的落寞,他的过失。
但一切反过来了。
哭泣的人,还有泪水可以排解忧愁。
微笑的人,则把所有的苦都放在了心里。
老朱也一样。
他不愿儿子和他一样,戴着沉重的枷锁。他希望儿子可以轻装前进。
孩子再大,在父亲眼里都是小孩。
他们不动声色地为这个小孩,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沉重都留给自己,静好全给孩子。
2、 我暗笑他,他认真安排我的行程
丧事办完后,二人一同来到南京。
老朱要在南京找工作,小朱要回北京念书。
中年人找工作,焦头烂额是难免的。
老朱确实忙忙碌碌,没法送儿子。
不送,又不放心,叫茶房陪儿子去。
还不放心,再三嘱咐茶房。
最终仍然不放心,“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决定自己送”儿子。
“踌躇”可见老朱是真有事走不开。
“决定自己送”,可见是真爱儿子。
儿子当时已经二十岁,是一个快毕业的大学生了,火车也做过好几回了,可父亲就是不放心。他担心这担心那,觉得只有自己送最稳妥。
小朱心里不愿父亲送,更觉得不必送,于是再三推辞,但不能动摇父亲的执念。
孩子长大了,羽翼丰满,只想自由地飞,父母却还固执地站在原地守候。
哪个时代,哪个家庭不是如此呢?
当孩子踩着父母铺成的台阶,越走越远,越攀越高,他们逐渐比父母更聪明,更灵活,更有见识。
他们兴冲冲地迈进新世界的大门,把父母远远甩在身后。
父母气喘吁吁地想要赶上。
然而在子女眼里,父母的姿态是不体面的,不聪明的,不漂亮的。
小朱当时也是这个心态。
当父亲讲价钱时,他觉得父亲“说话不大漂亮”。
当父亲嘱托别人照应他时,他觉得父亲“迂”。
父亲好似台上的小丑,一厢情愿地唱“独角戏”;儿子像一个台下的看客,挑三拣四。
因此,当小朱回忆这段往事,内心充满愧疚,感叹“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为人子女,大抵都会有这样一个时期。
不够成熟,但足够自以为是。
做父母的,却依然为往前奔跑不懂回头的孩子,默默打点好一切。
3、我穿紫毛大衣,他一身黑布衣服
文章中有两处细节。
一处是,“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另一处是,“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小朱穿紫毛大衣,老朱穿一身黑的粗布衣服。
细品之下,既感慨又心酸!
紫毛大衣,是紫貂皮大衣,是小朱结婚时,老朱特意做给他的衣服,高端定制,类似于现在的香奈儿,阿玛尼,价格不菲。
当时,朱家家道中落,“变卖典质”,才“还了亏空”,祖母的丧事都是借钱办的。
这种情况下,小朱值钱的紫毛大衣仍然被保留了下来。
他带着这件名牌大衣,北上求学。
老朱呢,往日的局长派头早没了,一身黑,一身粗布,一个落魄的平民百姓。
但不管多么拮据,儿子一定得漂漂亮亮、精精神神的。
世上有多少父母和老朱一样,自己省吃俭用,只为孩子衣食无忧?
只要孩子光鲜亮丽,父母的心就阳光明媚。
可怜天下父母心。
文章这两处细节,看似不着痕迹,就好像当初小朱也看不到这些细节一样。
但背后是父亲的舐犊之情!
不显山不露水,沉默如海,却诉说了一切!
真挚的情感,只有经过岁月的沉淀,才会水落石出。
也许很久以后,子女才会意识到曾经的浅薄与无知。
4、我坐在车里,他爬上爬下买橘子
一切安排妥当,小朱将要离开,老朱也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了。
但老朱要去买橘子。
为什么要买橘子?大概看到别的乘客有,就觉得小朱也得带点。
跟我们的父母是不是一样?即使有的东西不需要,但别人有,我的孩子就也得有。
但这橘子不好买。
他要走到铁道边,要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
他还是个胖子,难度再大一级。但他坚持要去。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留下来了。”
短短的路程,如同翻山越岭。
老朱艰难地走完了,小朱却回顾了一辈子。
每个动作,都如电影般在小朱脑海里放映。
这一幕,让当时的小朱两次落泪,也成为日后打开父子心结的钥匙。
文章说,“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老朱经历了人生的大变故,日子越来越不顺心,跟小朱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
当时小朱北大毕业后,在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
老朱失业后心绪不宁,再加上家中人多开销大,他利用和扬州八中前教务主任的关系,把小朱的工资都领走了。
小朱的日子没法过了。好友俞平伯曾说:“家庭的贫困和社会的压力,使他感受无限的隐痛,在教书的五年里,是他最贫穷拮据的五年。”
于是,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孩子,前往台州教书,脱离了老朱的管控。
在老朱心里,“父为子纲”;在小朱心里,孩子孝顺父母天经地义,但也要有个度。
二人各自生气,谁也不想搭理谁。
后来,做儿子的先服软了。
1922年,小朱带着老婆孩子回家探亲, 但老朱还气着呢,见都不见 ,甚至都不想让他们进家门。
一年后,小朱再次回家探望,谁知二人竟然大吵一架。
小朱彻底伤心了,之后就不再回家,父子两年多都没有联系。
时间长了,有些东西愈加寡淡,有些东西却愈加深厚。
老朱的心境产生了变化,曾经以为不可原谅的事,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只是越发思念儿子。
文章说,“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他主动给小朱写了一封信,平平淡淡的话语,似乎在说,“我真的老了,你就原谅我吧.....”
其实,小朱也早忘却父亲的不好了,他只是缺少一个表达感情的契机。
此时父亲的信,父亲当年爬上爬下给他买橘子的情景,打开了他的心门。
特别是那个艰难的、辛酸的背影,它穿过时间的迷雾,打败了所有的隔阂和怨怼。
它是寒冷的时光里,小朱的温暖、力量和不变的信仰。
每一个充满爱的细节,都是被爱的证据。
许多孩子都会铭记这样的细节。
在往后的岁月里,它会像一道光一样,照亮一颗或孤独,或惆怅的心。
所以说,好的童年,拥有治愈一生的力量。
而那个背影,就是小朱一生的治愈。
读信后的小朱又流泪了,愧疚的泪,思念的泪,幸福的泪......
于是,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背影》里。
老朱看到这篇文章时,“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
老朱明白了,所有的爱,都有回响。那回响,就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心中有爱,要表达啊,即使最亲的人,你不说,他也不明白。
老朱看到《背影》几年后,就去世了。
小朱一定庆幸自己早早地告诉了父亲。
表达爱,是一门最最重要的学问。
正确地表达,及时地表达,人生才能少留遗憾。
写在最后:
有人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
是一场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也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
希望我们在别离之时,
都有足够的修行,
以足够的勇气和坦然,面对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