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系统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sysLoader = ClassLoader.getSytemClassLoader();
//获取其上层:扩展类加载器
ClassLoader extLoader = sysLoader.getParent();
//再获取上层【引导类加载器不是java写的(c/c++)】
ClassLoader bootLoader = extLoader.getParent(); //值是null,代表没办法获取到引导类加载器
//获取自定义类的加载器:默认使用系统类加载器进行加载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myMethod.class.getClassLoader();
//String类使用引导类加载器进行加载的-->Java的核心类库都是使用引导类加载的
ClassLoader stringLoader = String.class.getClassLoader(); //值是null
Java虚拟机对class文件采用的是按需加载的方式,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该类时才会将它的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生成class对象。而且加载某个类的class文件时,Java虚拟机采用的是双亲委派模式,即把请求交由父类处理,它是一种任务委派模式。
定义:
JVM中的PC寄存器是对物理PC寄存器的一种物理模拟
作用:
用来存储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也即将要执行的指令代码。由执行引擎读取下一条指令。
特点:
没有GC(垃圾回收),不会出现OOM(内存溢出)
并行和并发:
并行:同一时刻,两个线程都在执行。
并发:同一时刻,只有一个执行,但是一个时间段内,两个线程都执行。
定义:
每个线程在创建时都会创建一个虚拟机栈,其内部保存一个个的栈帧,对应着一次次的Java方法调用。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和线程一致。
作用:
主管Java程序的运行,它保存方法的局部变量(8种基本数据类型、对象的引用地址)、部分结果,并参与方法的调用和返回。
将栈顶元素全部缓存在物理CPU的寄存器中,以此降低对内存的读/写次数,提升执行引擎的效率。
调用者的pc计数器的值作为返回地址,即调用该方法的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例如:对程序调试提供支持的信息
针对HotSpot Vm的实现,它里面的GC按照回收区域又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部分收集(Partial GC),一种是整堆收集(Full GC)
public class StackAllo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int i=0;i<100000;i++{
alloc();//直接在栈上分配空间而不是在堆上
}
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花费的时间为:" + (end - start) + "ms");
try{
Thread.sleep(100000);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1){
e1.printStackTrace();
}
}
private static void alloc(){
User user = new User();//未发生逃逸
}
}
public void f(){
Object hollis = new Object();
synchronized(hollis){
System.out.println(hollis);
}
}
//优化后
public void f(){
Object hollis = new Object();
System.out.println(holli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lloc();
}
private static void alloc(){ //未发生逃逸
Point point = new Point(1, 2);
System.out.println("point.x="+point.x+";point.y="+point.y);
}
class Point{
private int x;
private int y;
}
//优化后
private static void alloc(){
int x = 1;
int y = 2;
System.out.println("point.x="+x+";point.y="+y);
}
类型信息、常量、静态常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缓存等
执行引擎的任务就是将字节码指令解释/编译为对应平台上的本地机器指令。简单来说,JVM中的执行引擎充当了将高级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的译者。
解释器:对字节码采用逐行解释的方式执行
JIT编译器:将源代码直接编译成和本地机器平台相关的机器语言
热点代码:
一个被多次调用的方法,或者是一个方法体内部循环次数较多的循环体都可以被称之为“热点代码”。
探测方式:
基于计数器的热点探测
基于计数器的热点探测方式:
方法调用计数器:用于统计方法的调用次数。
回边计数器:用于统计循环体执行的循环次数。
在GC执行垃圾回收之前,首先需要区分出内存中哪些是存活对象,哪些是已经死亡的对象。只有被标记为已经死亡的对象,GC才会在执行垃圾回收时,释放掉其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因此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为垃圾标记阶段。
算法思想:
对每个对象,保存一个整型的引用计数器属性。用于记录对象被引用的情况。
优点:
实现简单,垃圾对象便于辨识;判定效率高,回收没有延迟性。
缺点:
1. 它需要单独的字段存储计数器,这样的做法增加了存储空间的开销。
2. 每次赋值都需要更新计数器,伴随着加法和减法操作,这增加了时间开销。
3. 引用计数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这个是最严重的不足】
算法思想:
1. 可达性算法是以根对象集合(GC Roots)为起始点,按照从上至下的方式搜索被根对象集合所连接的目标对象是否可达。
2. 使用可达性分析算法后,内存中的存活对象都会被根对象集合直接或间接连接着,搜索所走过的路径为引用链。
3. 如果目标对象没有任何引用链相连,则是不可达的,就意味着该对象已经死亡,可以标记为垃圾对象。
4. 在可达性分析算法中,只有能够被根对象集合直接或者间接连接的对象才是存活对象。
GC Roots包含的元素种类:
1. 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例如:各个线程被调用的方法中使用到的参数、局部变量等。
2. 本地方法栈JNI(通常说的本地方法)引用的对象。
3. 方法区中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例如:Java类中的引用类型静态变量。
4.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例如:字符串常量池里的引用。
5. 所有被同步锁synchronized持有的对象。
6. Java虚拟机内部的引用。例如:基本数据类型对应的Class对象,一些常驻的异常对象,系统类加载器。
7. 反映java虚拟机内部情况的JMXBean、JVMTI中注册的回调、本地代码缓存等。
调用时机:
垃圾回收此对象之前
作用:
用于在对象被回收时进行资源释放。
finalization机制导致虚拟机中的对象一般处于三种可能的状态:
1. 可触及的:从根节点开始,可以到达这个对象。
2. 可复活的:对象的所有引用都被释放,但是对象有可能在finalize()中复活。
3. 不可触及的:对象的finalize()被调用,并且没有复活,那么就会进入不可触及状态。不可触及的对象不可能被复活,因为finalize()只会被调用一次。
判断一个对象objA是否可回收,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
1. 如果对象objA到GC Roots没有引用链,则进行第一次标记。
2. 进行筛选,判断此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finalize()方法
①. 如果对象objA没有重写finalize()方法,或者finalize()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则虚拟机视为“没有必要执行”,objA被判定为不可触及的。
②. 如果对象objA重写了finalize()方法,且还未执行过,那么objA会被插入到F-Queue队列中,由一个虚拟机自动创建的、低优先级的Finalizer线程触发其finalize()方法执行。
③. finalize()方法是对象逃脱死亡的最后机会,稍后GC会对F-Queue队列中的对象进行第二次标记。如果objA在finalize()方法中与引用链上的任何一个对象建立了联系,那么在第二次标记时,objA会被以处“即将回收”集合。之后,对象会再次出现没有引用存在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finalize方法不会被再次调用,对象会直接变成不可触及的状态,也就说,一个对象的finalize方法只会被调用一次。
算法流程:
1. 标记:Collector从引用根节点开始遍历,标记所有被引用的对象。一般是在对象在Header中记录为可达对象。
2. 清除:Collector对堆内存从头到尾进行线性的遍历,如果发现某个对象在其Header中没有标记为可达对象,则将其回收。
缺点:
1. 效率不算高。
2. 在进行GC的时候,需要停止整个应用程序,导致用户体验差。
3. 这种方式清理出来的空闲内存不是连续的,产生内存碎片。需要维护一个空闲列表。
算法思想:
将活着的内存空间分为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使用的内存块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最后完成垃圾回收。
优点:
1. 没有标记和清除过程,实现简单,运行高效
2. 复制过去以后保证空间的连续性,不会出现"碎片"问题
缺点:
1. 需要两倍的内存空间
2. 对于G1这种分拆成为大量region的GC,复制而不是移动,意味着GC需要维护region之间对象引用关系,不管是内存占用或者时间开销也不小。
算法流程:
1. 第一阶段和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从根节点开始标记所有被引用对象。
2. 第二阶段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按顺序排放。之后清理边界外所有的空间。
【相当于标记–清除算法之后又进行了内存碎片整理】
优点:
1. 消除了标记–清除算法当中,内存区域分散的缺点,我们需要给新对象分配内存时,JVM只需要持有一个内存的起始地址即可。
2. 消除了复制算法当中,内存减半的高额代价。
缺点:
1. 从效率上来说,标记–整理算法要低于复制算法。
2. 移动对象的同时,如果对象被其他对象引用,则还需要调整引用的地址。
3. 移动过程中,需要全程暂停用户应用程序。即:STW
算法思想:
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可以采取
年轻代:
区域相对老年代较小,对象生命周期短,存活率低,回收频繁。
复制算法
老年代:
区域较大,对象生命周期长,存活率高,回收不及年轻代频繁。
标记–清除或者是标记–清除与标记–压缩的混合实现。
算法思想:
每次垃圾收集线程只收集一小片区域的内存空间,接着切换到应用程序线程。依次反复,直到垃圾收集完成。
总的来说,增量收集算法额基础仍然是传统的标记–清除和复制算法。增量收集算法通过对线程间冲突的妥善处理,允许垃圾收集线程以分阶段的方式完成标记、清理或复制工作。
缺点:
造成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定义:
没有空闲内存,并且垃圾收集器也无法提供更多内存。
定义:
对象不会再被程序用到,但是GC又不能回收他们的情况。
定义:
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器上运行。
特点:
并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时进行",只是CPU把一个时间段划分成几个时间片段(时间区间),然后在这几个时间区间之间来回切换,由于CPU处理的速度非常快,只要时间间隔处理得当,即可让用户感觉是多个应用程序同时在进行。
定义:
当系统有一个以上CPU时,当一个CPU执行一个进程时,另一个CPU可以执行另一个进程,两个进程互不抢占CPU资源,可以同时进行。
特点:
其实决定并行的因素不是CPU的数量,而是CPU的核心数量,比如一个CPU多个核也可以并行。
并发 | 并行 |
---|---|
多个事情,在同一时间段内同时发生了 | 多个事情,在同一时间点上同时发生了 |
多个任务之间互相抢占资源 | 多个任务之间是不互项抢占资源的 |
定义:
程序执行时并非在所有地方都能停顿下来开始GC,只有在特定的位置才能停顿下来开始GC,这些位置称为”安全点“。
定义:
指在一段代码片段中,对象的引用关系不会发生变化,在这个区域中的任何位置开始GC都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