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螺旋》|浮现在社会表面的是媒介

前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假思索的使用“舆论”这个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舆论,它是如何产生,又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发挥哪些作用呢?

《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的经典书目,主要指出舆论对于个人所具有的社会控制作用。她从多个学科的论述她提出“沉默的螺旋”的形成原因与表现,采用了二手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民意测验法、内容分析法、影响分析法等多种调查研究工具,最重要是的得出“为了了解公共舆论的含义,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这个概念搜现实如何产生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通过哪些观察而得出的。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的意见的方面具有强大效果,这种在舆论的生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为“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是大众传播的强大效果论的典型代表,与以往“魔弹说”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着无可取代的强大作用相比,它更加倾向于研究大众传播所带来的长期的、间接的影响,并对整个传播过程进行了多元化的宏观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否适用?

在写这篇读书笔记的时候我还没有将沉默的螺旋看完,只能说是浅尝即止,我打算等到期末结束之后在好好的读一遍,因此这一篇读书笔记的附录摘抄的内容很多,也是为了我能更加记得书中的重点知识。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在大众传媒时期,因此我读这部书的感悟关于——沉默的螺旋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否适用?依然适用,但是会因为社会更新一集传播媒介的更迭受到影响和冲击,实质上没有发生颠覆性性质的改变。


(1)社会环境以及媒介环境的变化-新媒体的冲击:

其一,互联网环境下的特点有匿名性,虚拟性,在很大程度上瓦解“被孤立的恐惧”。网络的不真实感反而使得人们心理“安全感”增加。

其二,由于网络传播同时具备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的特点,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意见变得更多且更多元。也就是说“意见气候”也变得更加复杂化。这样的话,人们对于“多数人意见”这一概念就会变得模糊。

最后,我在附录中我也提到到了相关的理论,与沉默的螺旋语境相对——“反沉默的螺旋”理论。提出此理论的学者认为,在网络空间里,这是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平等,打破了大众传播的“意见营造”,对于社会的恐惧心理降低,因此沉默的螺旋不会产生。这个理论使用的是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率先打破其假设基础。


(2)后真相时代的影响:

后真相时代,网络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往往遵循情感的逻辑。公众关注的焦点往往是情感上的共鸣,是对群体上的归属,而不是真正关心真相与否。因此,在的网络公共事件中,理性被情感压制,舆论最终走向了“沉默螺旋理论”。


(3)网络意见领袖独特地位:

意见领袖与其效果在目前来说非常的显著,具体表现为广告商会通过量化明星的带货能力与商业价值来进行选择。意见领袖的权威性和重大影响力,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微博大V一呼百应成为普遍性现象,强大的粉丝基数容易排斥不同声音,使其转向沉默。


附录: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1. 基本观点“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求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意见而产生的孤立”。

包含有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希望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受到他人的孤立。个人在表明观点前会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会更倾向于表述自身的观点,反之则会更加倾向于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沉默的存在使得优势意见不断增势,优势意见的逐渐强大导致产生的舆论压力愈发强大,迫使更多持有不同意见的意见者选择继续保持沉默,或者是转而改变意见追随现有的强势意见。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恐惧孤立的心理,引得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


2. 理论基础“沉默的螺旋”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社会学三个学科。其涉及到“害怕孤立”、“意见气候”、“准感官统计”三个关键概念。

(1)“害怕孤立”:从心理学看来,引发人类社会行为的最强烈的动力之一就是“不被孤立”,个人可能会出于担心自身被孤立从而选择改变自己现有的想法或者是行动。

(2)“意见气候”: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状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意见气候”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意见和大众传播。

(3)“准感官统计”:每个人都具有“准感官统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判断“意见气候”的状况,判断什么样的行为和观点被他们所处的环境认可或不被认可,什么样的意见和行为正在得以强化或弱化。


3. 相关理论

(1)“反沉默的螺旋理论”:

S·莫斯考维希指出,群体合力中的“中坚分子”(The Hardcore)表现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的强烈性,可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合力(合意)并推动新的合力形成。

这是与“沉默的螺旋”不同的另一种舆论形成过程,即由少数人意见向多数人意见演化的舆论机制。这一理论强调了意见领袖的重要性,意见领袖的号召力能够使舆论形式发生改变,甚至是产生逆转,唤醒那些沉默者的力量。实际上,“沉默的螺旋”相应并不能够对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产生相同的效果,群体中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坚定的“少数派”的意见,这些所谓的“中坚分子”,始终坚持自身所持有的意见,会对处于模糊地带的“模糊群体”的意见表达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甚至能够反过头来影响到优势群体的意见。


(2)“参照群体理论”:

参照群体实际上是个体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最初是指家庭、朋友等个体与之具有直接互动的群体,现在它也涵盖了与个体没有直接面对面接触但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的个人和群体。

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持有与优势意见相反的观点的人大多会选择保持沉默或者是转变意见,但是如果某人与大众传媒相反的劣势观点得到了身边亲密的参照群体,如家人、朋友、爱人等的支持时,他会更倾向于坚持自身的意见,更少出于害怕被孤立的心理而选择沉默,更倾向于大胆的发布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不会在言论上显得退缩。


(3)沉默的双螺旋:

双螺旋的场域分别是传统大众媒介及权威发声渠道和新兴的自媒体平台以及其他表意平台。在互联网社会,传统媒体积极融入网络社会,凭借相当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形成自己的意见优势,弘扬主流价值观,自上而下传播信息,使受众逐渐认同并接受传统媒体的声音,形成一种“沉默的螺旋”。

而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则凭借新平台主动参与舆论的形成,积极发表意见,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找到新的渠道,也改变了个体对于大众传播的依赖。这种平台会吸纳拥有更多相同心理倾向的个体,促使他们在意见倾向上抱团前行。新媒体语境下的个体以及随后形成的群体多从自我诉求出发考虑问题,感情色彩浓厚,往往以批判和反思影响出现,是自下而上的传播,形成另外一种“沉默的螺旋”。

这一概念要求我们开拓视野,突破传统媒体单一方向螺旋的枷锁,去关注“从上到下完成信息传播的媒介议程螺旋”与“从下到上完成信息扩散的公众议程螺旋”。并且理解这两种推动舆论形成的力量对舆论场的双重构建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沉默的螺旋》|浮现在社会表面的是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