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狂人本非狂


小说《狂人日记》以一个有迫害狂症者的“狂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他在旧礼教社会和封建家族中的“吃人”经历。作家鲁迅先生以一个狂人的生活感受以及他的心理幻觉为线索创作的这部小说,在今天成为他向“旧社会”、“旧礼教”下的一封“战书”。在这样一部小说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被定义为狂人的主角是真正的狂人吗,谁又是真正的狂人?”

狂人在众人的眼中是患了精神病的疯子,他走在路上的时候,无论是街边的大人还是小孩子都会被他视作企图迫害他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使他担惊受怕。他眼中的外人,都有着青面獠牙的可怖面孔,都是吃人的家伙。甚至在满是“仁义道德”的史书上,他在字里行间看到的也是写满了“吃人”二字。

狂人是不“吃人”的,而不吃人的狂人却要被那些无法容纳他的人算计着吃掉了,这些人中也有他的哥哥。于是,得知这一事实的狂人开始醒悟、开始反思。在“吃人”传统的社会,无法接受吃人的狂人开始尝试去劝转吃人的人,并且提出“将来是容不得吃人的人”这一认知。渐渐地,他想到了他小妹的死,也是被大哥吃了。而在那个时候,他自己也未必没有在餐桌上吃到自己妹子的几片肉。在小说的最后,是狂人挣扎的呐喊,或许还有没有吃过人的人,救救孩子,救救那些还没有吃过人的孩子。

从整部小说来看,狂人的形象实际上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他是受到封建礼教的压迫之后意识到要反抗的人,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觉醒而只有他觉醒了,因而孤立无援的他会认为周围的人都想要施害于他。一方面,狂人确实具有疯子的心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心理疾病,是真正意义上的疯子;另一方面,他也是时代的觉醒者,对历史和人类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能够在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的迫害下,用自己的理性意识,去强有力地戳穿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并企图做出反抗以改变,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然而,在作品的序言中提到狂人的后续故事,“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这说明,狂人已经变成“正常人”了,并且成为封建制度的爪牙的一员了。

狂人在作为“疯子”的期间,他是精神界的斗士。尽管他只是一段时间的“狂人”,但在这段时间,他是最清醒的。在“疯病”痊愈以后,他就赴某地做官去了,成为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维护者的一份子。这种转变,说明了精神界斗士的稀罕与难得,也表明正确认识中国历史与社会的艰难性。在大众眼中的“正常人”都是“吃人”的人,即使是“狂人”在清醒的时候也可能在无意中吃下了自己妹妹的肉。而实际上,这些“正常人”才是深受封建家族制度与传统礼教残害,变得心灵扭曲、残忍无情的真正的狂人。

《狂人日记》这部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座丰碑,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作为第一部白话文小说,为后续的现代小说创作开拓了道路。正如现代文艺家任艺萍所说的,“《狂人日记》这样一篇从语言到内容、形式都堪称现代的小说,就好比青铜冶炼技术尚在初试,就有人直接铸成了一件可以传世的重器。”小说对封建礼教揭露之深刻,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批判之猛烈,以及对将来社会的愿景之美好热切,使这部小说具有了思想启蒙的意义。就好比是划破黑暗天空的一道白光,这部小说的出现在当时的社会得到强烈的反响。

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此处是整本书的精华。这不仅是狂人看到的,更是鲁迅透过数千年的中国历史看见的。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是他多年来思考和认识的结果,也是这篇作品最辉煌的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狂人日记|狂人本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