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时间看了一些养生的文章,又听闻了身边几个喝酒伤肝的例子,感觉喝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确实很大,因此特别爱劝别人不要喝酒。每每见到家人、亲戚朋友酒兴浓厚,喝得起劲儿时,总忍不住神色郑重地当场予以劝告:“喝酒伤身!还是不要喝得太多为好呀!”好像自己得到了养生秘笈真传似的。
被劝者大多出于礼貌或者友情,虽没有对我进行当场驳斥,但要么笑而不语,不置可否,要么哼哼哈哈,敷衍应付,推杯换盏的手照旧不停,该怎么喝还怎么喝,弄得我颇为遗憾,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自我戕害”。若是我自家小弟大饮,有时我还会忍不住严词呵斥几句,但效果依然甚微。喝酒这玩意儿,怕是真的有“瘾”。
有一次吃饭,几个朋友喝的正酣,我怕他们喝多了,便又一本正经地劝他们适可而止。谁知其中一个有点不高兴,半真半假地说:“你自己不能喝就不要瞎搅和,影响桌上和谐热烈氛围。”我有些尴尬,有所触动,立马闭嘴,但内心仍有点不服气,心想,好心当做驴肝肺,爱喝喝S你。
有一天跟一群老同学相聚,照例吃饭上酒。有个女同学酒量大,能喝白酒,性格也直爽,喝起酒来很少迟疑推托。我自己酒量很差,见她这样喝法,不禁有点担心,便又故伎重演,一脸真诚地委婉劝导:“酒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是少喝一点吧。你喝这么多不难受吗?”
没想到她微微一笑,说:“难受好像没有哦。我喝了后感觉还蛮好的。”
我当时内心颇有点震动,实实在在感觉到人和人真的是有所不同。自己认为难受的事儿,别人不一定会感到难受。自己耐受不了酒,不代表别人也耐受不了。你喝下去感到痛苦的酒,带给别人的可能是妙不可言的快乐。那一刻,我对“人与人不同”这句话感受得特别深刻。
经此两件事后,我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再劝人不要喝酒了。我寻思,喝酒跟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并非非此即彼,是非分明的。灰色和混杂更像常态。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关于“竹林七贤”的书,对喝酒似乎又多了一些认识和感受。一帮才高八斗的人整天聚在竹林里,吟诗作赋,曲水流斛,饮酒作乐,狂放不羁,好像全然不管伤不伤身似的。阮籍走到哪儿喝到哪儿,常常是醉酒三天再办正事儿。刘伶更是恨不得整天泡在酒缸里。他每次出去喝酒都要带个鹿车,车上放一把铁锹,说是万一自己醉死了,便于随时就地埋掉。真的是爱酒不要命。年纪轻的阮咸也爱酒,他不拘礼法,善弹琵琶,只和亲友知交弦歌酣饮。有一次跟几个老友喝得兴奋了,直接把头伸进酒盆里喝,连酒杯酒壶都不用了。一群猪也跑过来把头伸进酒盆抢酒喝,他都不知道,还以为是其他的朋友跟他挤在一起喝。
这帮人号称是当时最有才学的一群人,自然不会不知道喝酒伤身的道理,却依然狂饮啸歌,乐此不疲。这是为什么呢?
据说当时司马懿集团和曹氏集团争权夺利,明争暗斗得厉害,社会空气比较阴沉,这些文人雅士感觉生不逢时,一腔抱负难以伸展,忧愤满怀,只好郁闷地躲在竹林里借酒浇愁,及时行乐,消极避世。
阮籍更是借酒装疯,佯装喝醉化解了不少难题和危机。比如司马昭想要阮籍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三番五次派人上门提亲。阮籍心里不愿意,但又不敢明言拒绝,只好每次在得知媒人上门时,把自己喝得烂醉如泥,故意用满嘴胡话来搪塞来人的提亲之请,弄得提亲的人无可奈何,唯有摇头叹息。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回,才让司马昭作罢。
当然,化解危机和难题也不一定非得通过喝酒,还有很多其他的替代办法。例如竹林七贤中的王戎,就不靠喝酒解难。王戎是个很世故圆滑的人,情商很高,看人很准,在司马氏的朝廷节节高升,位列三公,算得上是个不倒翁。但在公元302年12月,司马氏骨肉相残,司马颙联合司马颖攻打司马冏。司马冏找王戎商量怎么办。王戎给司马冏出了个馊主意,当场引起司马冏身边红人葛旟怒斥其“当斩”,眼看就有性命之虞。他急中生智,就地一倒,手脚抽搐,假装老病发作,接着又要求上茅房,故意掉进粪坑,搞得自己满身臭气,弄得司马冏又好气又好笑,叫人赶紧弄走,才保住了性命。
诗仙李白嗜酒更是尽人皆知。如果当时没人提上美酒,恐怕他是写不出“云想霓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千古绝句的。不过李白很难学,他能斗酒诗百篇,很多人只能斗酒醉百遍。
从古人喝酒的情况看,喝酒虽然会伤身,但也不是全无益处。有的人喝酒可能是为了抛开礼仪,卸下面具,回归本性,释放自我;有的人喝酒可能是为了逃避现实,忘记痛苦,及时行乐;有的人喝酒可能是为了回避矛盾,化解尴尬,消除危机;有的人喝酒可能纯粹出于喜爱,沉醉其中,飘飘欲仙,自娱自乐。
伤害总是会有的,但每个人的酒精耐受能力确实有所不同,因此伤害大小也会因人而异。
在益与害之间,大多数人都会权衡。是此,生活中有不少事情,大家都说不好,却总有人做,甚至前赴后继,绵绵不绝。理与情,礼与性,知与行,说与做,常有不一致的情形。
有时候不是因为人不明理,而是人的心性驱使,或者是每个人的利害权衡结果不同。就拿喝酒来说,不知道喝酒伤身的人应该很少,但为什么依然还是有那么多人照喝不误?也许确实因为酒瘾难戒,也许是因为有难言之隐,也许是经过权衡觉得利大于弊,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总之,嗜食某果,必有其因。
这样想来,劝人不喝酒似乎就没有太大的必要。尤其对思维健全的成年人,似乎更不必劝。身体是自己的,爱怎么处分,大多数是懂的。一个人爱喝,你劝也没用。装睡的人很难叫得醒。
七贤中最嗜酒的要数刘伶了。刘伶虽然满腹经纶,但颜值较低,身形样貌长得不太好,因此在从小到大常常不受人待见。他整天独来独往,与酒为伴,估计与此不无关系。好在他找了一个好老婆,整天苦口婆心地劝他戒酒。他被劝得实在不好意思,只好答应了,强忍着对酒的渴望。老婆觉得还不稳妥,要他对神灵发誓。他说好,为了隆重其事,他向老婆建议,买一些肉类、酒、香等祭品,搞一个庄严的宣誓仪式。老婆非常赞同,满心欢喜地操办。
两口子选了一个黄道吉日,摆上神位,呈上祭品,焚香叩拜。临到起誓,他叫老婆出去一会儿,说一个人单独对神灵发誓才显得虔诚。老婆深以为然,出门回避。在门外等了很久,不见动静,老婆忍不住推门进去探视。结果看见供奉神灵的肉食被吃得所剩无几,酒器里的酒被喝得一干二净,刘伶醉倒在神台旁呼呼大睡。老婆从此彻底绝望,放弃治疗,再也不劝他不喝酒了,由着他喝。但老在外面买酒喝,花费也大。为了节约开支,老婆开始自己学习酿酒,最后竟然学成,酿得一手好酒,让刘伶从此躺在家里随时都有喝不完的酒。
刘伶后来也想出来做官,施展才华,只可惜司马炎见了他后,没看上他。从此仕途希望断绝。郁郁不得志,恐怕也是他嗜酒的原因。
刘伶最后真的是喝死了。在嵇康墓前凭吊后,思念故人,心情悲戚,拿起酒壶猛灌,醉倒在客栈里,从此不再醒。据说,他死在酒中,无惧无悔,无念无忧。有什么解呢!
自从看了竹林七贤,我打算不再劝人不要喝酒。因为我感到劝人这件事儿要谨慎。首先,你在劝导的这个事上并不一定比别人高明,你所了解的知识可能并不一定比别人更多。因此你的意见不一定正确或者全面。其次,你劝人的方式包括时间、场合和语言、口气要十分注意,否则很容易引起被劝说人的反感。其三,劝人可能会引起相应的后果,导致一些责任的发生。如果听从你的劝告,最后发生了不良的后果,人家可能会埋怨你。
不过,我自己酒量小,狂饮得到的乐子也不多,又不想这么早离世,因此还是决定以后尽量不喝或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