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一二【文图来源/手机网络等】

月白尔雅筆記及习文并字

真水无香  实事求是

一等人忠臣孝子                          两件事读书耕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带你了解: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

                        汉语成语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汉语成语。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成语出自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中文名

不耻下问

外文名

Never feel embarrassed toask

and learn from lesser people、

Never hesitate to ask

a lesser  person

注音

          bù chǐ xià wèn

本义

        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引申义

勤学好问。

色彩

褒义词。

出处

《论语·公冶长》。

解释    不耻下问

        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耻。

        下问:下,比自已地位低,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只要别人理解,而你又不知道,哪怕你是这个问题所涉及领域的专家,却也恰恰不会,就该去问。这样理解,也更好地解释了孔子说的:"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

用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孔子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然而,

      孔子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

    (孔子以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

        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

      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

        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十里西邹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思就是邹县县官的儿子。

      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孔文子轶事    [搜狗百科]

        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而死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子”的称号,后人称他为“孔文子”。

故事传闻

        孔文子,即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

        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

        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

        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问题很简单,以他的地位或学问应该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只要可能理解得不全面,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去请教别人,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修养。 

        因此,国君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非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耻下问就是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而感到有什么羞耻的想法。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成语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晋·皇甫谧《高士传·挚恂》:“既通古今而性复温敏,不耻下问,故学者宗之。”

寓意

      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善于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主动、及时地弄懂学问。哪怕他地位低,即使是自己的学生。



三人行,有我师。

人非生而知之    有时也要善于向学生学习


是故,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也。

倡导学风

  倡 导 不 耻 下 问之 学 风

      习文/月白

     

        学不得道,其路甚艰;学不得法,事终难成。

        “不耻下问”一词(成语)语出《论语》有之。

        孔圣人这样认为:即使你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去求教,亦不会觉得有失体面,要善于向自己的学生学习。今又通“勤学好问”也。

        人非生而知之,及时、主动地去弄懂不懂的学问,多么难能可贵!

        在上古那个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孔圣人都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尊重知识与学问,令人敬佩。难怪孔子弟三千,个个扬其名。

  今人之学问有几人能过孔圣之贤,但又有几人善于“不耻下问”?

        勤学好问之良好学风在校园似乎都已日见苍白。真有点让人在顿生痛哉之余,却又哭笑不得。须不知,亦有人还是用之的,而变着法勤勉好学者,往往有了过人之能。为何呢?更觉困惑也。

      尊师重道,华夏文明。尊师之由莫过于尊重学问,尊重学问之好莫过于及时请教、得教。学问学问,故名思义:善学好问。

        一种认知之缺失会导致人与人的差距,一种认知之偏废,也许就会带来一个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的失衡!

  有人说,问就是自己不智,乃至无能。有人说,宁可多花钱去买书,或者花钱去请人教,也不可不懂就找人去问……其实,我们这些人都还是渴求得到学问的,只是换着方式自傲、自以为是而已。最可怕的,还是不懂亦置之不理,不再去弄懂。

        善于问己,问人者,是善于诚心交流与沟通者。学问之妙,学成之道,其意义与作用最寻常之生成方式莫过于此。这本身就是学问,包含了人生素养、智慧能力、最终如何构成社会人际关系等人生道理。

  不为人生之用的学问难以被社会美好认可,难成财富。人生不仅仅只为实现谋生之愿而求学问,若不与社会进步、人类美好共有,此学问又何以被众人接受,得以源远流长?!

        科学而美好之学问需要伏脉千里、美美与共,这样才会加快实现全民小康、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之步伐,尤其是能让精神文明亦能均衡、同步发展。

        勤勉好学,与时俱进,美美与共,方能立于不败。不然,你何来面面俱到之能,遇到所谓欺骗之徒,你怎能立马识别?!上当受骗,岂不痛裁!

        美好大中国应该有这种共识:学贵博,业贵勤,成长之径也;术贵专,技贵精,创业之能也。学问之科学,理当转化为人与人之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之美好存在方式。

      人们致力于学问探究之过程,理所当然,就是还像先贤孔子那样,不懂就问,“三人行,必有吾师”。理当自信于向书本、向工具书、向他人、向师长等一切方式的“不耻下问”。

  寻觅学问之过程,将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文脉相通、和谐共处等美好选择。惟有勤学好问,打下坚实的阅读之基,日积月累之能,这样,才会有“闻鸡起舞”、”事半功倍”、“与时俱进”之美好。           

      为之,我们该毫不犹豫地大声表白:不耻下问(即勤学好问),何乐而不为之!

        许多中华国学经典,其源远流长之意义就在于:能治学、能修业、能通道;能齐家、能治国、能兴邦。……善用之,能让民族永远走在时代之前列。人人若真有知,就该不再为寻求学问之道而困惑。

        积学之道知不耻下问(即勤学好),见贤思齐为科学人生。为此,代代炎黄子孙当喜闻乐见,早日成才。

(2018年9月29日朱胜端随笔。2020-12-22-22:07又手机更新作之。)


止于至善    君子之风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耻下问一二【文图来源/手机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