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青岛教会简史
大纲
前言
一、德国侵占青岛之前(1840-1898)
二、德国侵占青岛时期(1898-1914)
三、日本占领青岛时期(1914-1945)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结论
前言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特权,此时基督教得以在中国进行广泛传播。如,1844 年,中法签订《黄埔条约》,准许法国人及其家眷可以在五个通商口岸的城市居住、经商、建房、建商行、建坟地、建医院、建周济堂、建学堂、建礼拜堂,弛禁天主教。1856 年,中英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耶稣圣教暨天主教原系为善之道,待人若己。自后凡有传授习学者,一体保护,其安分无过,中国官豪不得刻待禁阻。”中美、中法、中俄《天津条约》均向中国提出了保护传教的条款。1860 年《北京条约》第六款明文规定:“……任各处军民人等传习天主教、会合讲道、建堂礼拜,且将滥行查拿者,予以应得处分。”这些条约对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根据《剑桥中国史》的粗略统计:“1864 年中国有 189 名传教士,1874年 436 人,1889 年达此数字的三倍,到 1905 年上升到 3445 名”;“1919年,在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据说有 6636 人”。
基督教新教的宣教方式是以差会的形式进行的,随着宣教士的到来,各差会在中国迅速成长起来。随着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传播,它们也相继传入青岛。青岛,地处山东半岛的南部,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 11282 平方公里,共有户籍人口871.51 万人。
一、德国侵占青岛之前(1840-1898)
从整个青岛地区来看,基督教在平度的传播最早。据《平度简志》载:“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 年),宁公乡(今马戈庄乡)古庄村,孝廉于溥泽进京会试,在玄武门教堂受洗奉教而归。后马家疃马珣、马珍兄弟受其影响信奉之。法国人郎司铎于道光十六年(1836 年)来平度传教,在马家疃设立教堂,教徒数量达300 多人,这是最早关于基督教的记载。”
“1861 年,北美长老会派传教士来中国组成中国差会,1865年组成山东督会,1917 年山东督会将其辖区内东起即墨、崂山,北至莱阳、平度、西至高密,南至胶州为界的地区建立胶东区会。”1873 年,美国传教士郭显德来到青岛,据《青岛市志•民族宗教志》记载:“1873 年,郭显德到胶州、即墨、崂山一带传教。崂山县境之南北岭、傅家埠、科埠 3 村有 100 余人入教。”1898年,北美长老会派罗阁等人来青岛宣教。
1891 年,海亚西于平度县沙岭村成立了“华北浸信会议会”,1916 年美籍牧师崔怡美来青岛开辟教区,1923 年于济宁路创建浸信会礼拜堂。到 1936 年,华北浸信会议会在华北地区共有教会 84 处,其中平度区 33 处,青岛区5 处。1891 年,瑞典基督教浸信会派该会牧师文道慎来华建立“瑞华浸信会差会”。翌年春,文氏偕牧师约翰(瑞典籍)到胶县,将此作为布道区。1899年约翰为首批教徒 4 人施浸礼于胶县东门外的河中。随即,胶县浸信会成立,并加入了“华北基督教浸信会议会”。
这个时期,来青的宣教士采取的主要宣教策略是游行布道和派发福音刊物。此种宣教策略可以尽快的接触人群,分享福音。对于有愿意相信的人,宣教士一般会长期以门徒培训的方式进行跟进。但是,在宣教士游行布道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听懂宣教士所传讲的福音,一方面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很多基督教的福音信息是中文所没有的,宣教士不容易将福音表达出来,导致人们不容易理解宣教士所传讲的基督;另一方面,由于宗教上的隔阂,人们对于宣教士所传讲的西方基督教不感兴趣。人们在听宣教士传讲福音时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听不懂就默默离开了,有的人则对宣教士进行指责和辱骂。另外,宣教士派发出去的福音刊物,往往被人用来当废纸或是包装食物,主要原因是人们的文化程度有限,宣教士的中文程度也有限,导致人们看不懂福音刊物上的信息。
二、德国侵占青岛时期(1898-1914)
1898 年,德国侵占青岛,为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宣教士在青岛传播基督教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于是,外国宣教士纷纷来到青岛,基督教在青岛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
1898 年,北美长老会派罗阁等人来青岛宣教,1908 年在济阳路 4号建小礼堂,该会差会即设于此。
1898 年信义会差派牧师昆祚到青岛宣教。昆祚既是德国胶澳总督的顾问,又是青岛基督教信义会的创始人和首任牧师。1899 年 9 月 2 日,德国信义会柏林教会在青岛的第一座教堂于今胶州路西端北侧落成,名为基督教柏林教会。1900 年,昆祚又主持在台东清和路40-44 号兴建信义会柏林教会的第二座礼拜堂。1901 年 1 月 2 日,德国信义会柏林教会在青岛的第一次圣洗典礼在胶州路礼拜堂举行,由昆祚施洗,接受了第一批信徒。德国信义会柏林教会自 1898 年在青岛开办教会,到 1918 年的 20 年间,共派来 22 名传教士,在青岛地区共建教堂、聚会所 22 处。
除此之外,“美籍牧师德位恩、巴乐满和中华基督教自立会长老刘寿山于 1908 年在北京路创立‘青年会筹备处’。1920 年迁德县路 20号,并正式成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有会员 400 余人。”
这个时期,宣教士的宣教策略是在游行布道和派发福音刊物的基础上,进行办学校和建医院。宣教士认为,办学校和建医院也是传播基督教的有效途径,两者不相冲突,而是相辅相成。于是宣教士开始针对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同时也培养当地华人牧师。1895年,基督教南美浸信会谢万喜、张义集夫妇就在平度开设了一所小学——知务学堂,这是青岛地区最早的教会学校。1901年尉礼贤同时开办了华德医院(武定路)和礼贤书院(现青岛第九中学)。1905年尉礼贤又开办了两所女子学校,以其妻之名命名的美懿书院(礼贤书院隔壁)和淑范女子中学(武定路)。1912年两校合并为淑范女子学校,并迁至武定路27号新校舍。此外,基督教会在青岛开办的学校还有:青岛市私立崇德中学(长老会);基督教华北浸信会神学院。鲁东信义会还在青岛、即墨、胶县设立小学 6 处,幼稚园 5 处等。宣教士通过开办学校,使当地人有机会接受教育,这使当地人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也为当地人们更好的理解福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日本占领青岛时期(1914-194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 年 11 月日本取代了德国,对青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在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日益高涨的形势推动和非基督教运动的直接刺激下,中国基督教徒倡导的“本色教会”运动深入开展,纷纷创办自立教会,很多原属外国差会系统的教会宣布自立自养,自立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1901 年,青岛基督教徒刘寿山等自发组织自立会,对外布道。1912 年,刘寿山、王元德、袁曰俊、李道辉等有名望的基督教徒在青岛召开会议,倡议创办基督教自立会。会议的宗旨为:“提倡教会信徒之个人自立,集个人而组织一完全纯粹之自立教会,除去依赖性质,唤起自立精神,以期国民肇造,圣道播兴,奠共和之幸福,促进人群之进化。”
1917年北美长老会的山东督会将其辖区内东起即墨、崂山,北至莱阳、平度,西至高密,南至胶州为界的地域组建胶东区会。下属即墨北岭、崂山南北岭、胶州大辛疃、青岛等16个支会,区会办事处设在济阳路3号,首任会长赵斗南。1927年,北美长老会与中华基督教山东大会实行教务合作。此后,其本身的教务活动甚少,主要是通过中华基督教胶东区会开展教务。1931年,中华信义会全国总会第四届大会在青岛举行。会议期间按立了青岛信义会的第一位中国牧师杨光恩。1930年,鲁东信义会推行教会白立自养,提出“十年自立自养计划”,提倡教会义工训练班,选拔各教会的长老、执事参加;组织查经班;提倡5年读书运动;举办大棚游行布道。1937年,宣教士栾世铎由泰安来青岛,先同牧师刘梅村在沧口大马路租房传教,后又与胡伦升在沧口松柏路租房传教。1938年,栾世铎购得沧口北营子村57号房屋18间,建立教会。1941年11月,栾世铎因病返美国,教会由信徒自办,定名“中华基督教自立浸信会”。1940年美国自立浸信会美籍牧师司保罗于沧口十梅庵村242号设立浸信会福音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司保罗返国,教会由信徒自办。
在日本对青岛地区进行殖民统治期间,教会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教会及教会的一些事工仍在继续发展。1921 年,北美长老会范爱莲于胶县创办胶澳女子中学,长老刘寿山于上海路 9 号设上海路中华基督教自立会,同时创建尚德小学、基督教青岛市济宁路浸信会于观海一路27 号创建青岛私立培基小学。
1938年,在观象二路1号原德国俱乐部旧址动工改建礼拜堂,1940年落成,定名为“鲁东信义会圣保罗堂”。鲁东信义会发展至1939年,所属各教会已有华籍传教士102人(其中女22人),教会及布道所70处,信徒3767人;开办的事业有青岛信义会医院(城阳路5号,在雒口路20号和即墨设有分院)、青岛圣教书局(观象二路1号,由信义会和长老会合股)、青岛信义女子神学院(济宁路2号)、即墨信义中学、青岛信义高级护士学校(城阳路5号),小学29处(其中完全小学5处)。
1938年,朝鲜籍牧师方之日来青岛,当时在青岛的侵华日军只许他们在青岛市内活动,因此他只能在青岛市区几个教堂布道传教。1939年12月,总会又派金明执牧师来青岛,并于翌年在合江路10号建礼拜堂。至此,朝鲜长老会在青岛的教务分两部分:朝侨信徒250余人,由金明执负责;中国信徒120余人,由方之日负责。
1941年, 瑞华浸信会在胶县、平度、即墨、胶南、诸城、日照、高密等地建立了12处教会,有教堂及布道所94处。先后有瑞典籍传教士硐人及个别美国、挪威籍传教士,华籍牧师10人,传道人92人,信徒6700余人,开办中、小学39所,医院、诊疗所、孤儿院等多处。
四、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战败投降。1946 年,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内战的爆发。在这段时期,基督教在青岛的传播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在战争期间获得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青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发展。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是由 1908 年美籍牧师徳为恩、巴乐满和中华基督教自立会长老刘寿山共同创建的青年会筹备发展而来。抗日战争期间,青年会活动停止。“日本投降后,1945 年 9 月,美国军舰开进青岛港,配合国民党恢复对青岛的统治。”这期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恢复活动。青岛市基督教青年会在“青岛市基督教青年会胜利后第一届征募大会宣言”中指出其宗旨为“秉承基督教教义,以德、智、体、群为原则,服务社会,领导青年办理慈善事业及其他公益事业……”。根据《青岛市志•民族宗教志》记载:“1946 年 8 月,该会开办青年初级中学,设 6 个班,有学生 363 人(1949年后改为第五中学,后为青岛教育学院使用)。同时,开设职业补习学校,设簿记、英语、无线电通讯、汽车驾驶、缝纫等课目,另有 1 个信贷部,从事黄金、美元交易……”另外从青岛市档案馆保存的青年会资料发现,1947年 6 月,青岛市政府社会局和青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合办残疾人教养所,青岛基督教青年会为青年中学募集基金。
除了青岛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外,其他基督教会也在积极开展活动:1947 年 6月 29 日,《平民报》报道即墨基督教会自立的佳音;1947 年 12 月 28 日,《民言报》报道青年基督教友募捐巨款救难。1948 年,青岛市李村基督教信义会向难民发放救济物资,浸信会美籍传教士张宝灵向青岛私立求真中学捐赠救济物资,青岛基督教徒出发慰问各部队伤病,瑞华基督教浸信会差会于湖南路 13 号成立,华北浸信会议会改组为华北浸信会联会,将青岛区设为青(岛)、即(墨)、寿(光)区,其教会由 5 处扩展为 14 处;1948年3月,于济宁路31号成立青岛市浸信会联合会,牧师王矶法为主席,下辖济宁路、东镇、台湛路、平阴路、松山路、乐陵路浸信会和四方建国新村、崂山河马石、侯家庄福音堂等。美北浸信会差会 1946年由美籍牧师斯克林伯格来青岛在恒台路69号创立。1948年,美籍宣教士鲍大川,令阜顺协同徐光仁成立了美北浸信会,有信徒57人,封立徐光仁为牧师。
结论
根据《青岛市志•民族宗教志》记载:至青岛解放前,先后有德、美、英、瑞典等 13 个国家的传教士所属的 11 个差会在青岛传教。青岛解放前夕,在市区和市属各县基督教各教派辖属的教堂及聚会场所共有 140 余处(浸信会派近 60处,长老会派 30 余处,信义会 10 余处,基督教徒聚会处 15 处,余为其他教派),外籍传教士90 人,教派 21 个,信徒 12000 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