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历史的感想

从网上和课程中粗略了解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计算机——真空管

第一代计算机就是使用的真空管的技术,包括赫赫有名的ENIAC。ENIAC使用了17468个电子真空管,耗电功率约150千瓦。但真空管体积大,耗电量大,并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工作。第一代计算机只能通过机器指令、汇编语言进行编程,整个过程异常复杂。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

1958年,IBM公司制成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RCA501型。第二代计算机才算是正式登上了舞台,相较于电子管,晶体管体积更小,寿命更长、效率更高。第二代计算机将计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提高到了几十万次,主存储器的存储量也从几千字提高到了十万字以上。第二代计算机所使用的语言仍然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尽管如此,第二代计算机却为高级语言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

1964年,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开始出现,60年代末大量生产。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每个基片上集成几个到十几个电子元件的小规模集成电路和每片上几十个元件的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操作系统的逐步成熟是第三代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时,最有影响力的是IBM公司研制的IBM-360计算机系列,以及DEC公司研制的小型计算机PDP-8机、PDP-11系列机以及后来的VAX-11系列机等。第三代电子计算机将运算速度提高到了每秒几十万至几百万次基本运算,也出现了“面向人类”的编程语言——高级语言。第四代电子计算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美国ILLIAC-IV计算机是第一台全面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和存储器的计算机。美国阿姆尔公司的470V/6型计算机、日本富士通公司的M-190机、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ICL2900计算机等都是比较代表性的第四代计算机。直到这时,才出现了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1971年Intel研制出了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的四位机。随后,Intel又推出了MCS-80型(CPU为8080的八位机)1978年到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和IBM公司的PC/AT286微型计算机。1983年之后,32位微型计算机开始出现,微处理器也相继推出80386、80486等产品。1993年,Intel推出了64位的奔腾(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Pentium Ⅲ已经成为了主流产品。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跟微处理器(CPU)的性能是分不开的。

第四代计算机的时代到今天仍未落幕。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之快,是时代发展速度的一个侧面体现,我们青年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为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servlet,java,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