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5·19黄石公及其《素书》!

第19章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病:疾加也,形声字,从疒(nè)丙声。“疒”的古字形像一个病人依靠床上的样子,于此作为形符,表示义与病痛有关。

    “丙”代表南方,代表火。人伤风感冒后,身体发烧,重者“烧得像炭火”,所以在疒字下面加丙,造出病字。

    病的原义是困苦, 也就是艰难痛苦。困包括困难、贫困、饥困、忧虑等,苦包括耻辱、怨恨等种种精神之苦。如《书·吕刑》:“人极于病。”

    又如《左传·襄二十四年》:“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病后来延伸指指重病,程度重于“疾”,现在指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

    病也指苛求、为难,如《礼·表记》:“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

      病也指侮辱,如《礼·儒行》:“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诟病,犹耻辱也。

      病也指人之所短,如《晋语》:“舅所病也。”

      病也指担忧,如《论语》:“尧舜其犹病诸”!本文的病即为此意。

      疾和病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可指病情加重,“疾”不具备这个意义。如《论语》:“子疾病”。意为孔子的病加重了。

      症状是指病人自己感觉到的躯体不适及异常变化,如头痛、耳鸣、腹胀等;体征是指医生检查病人身体时所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红、脉数、喉中痰鸣等。

      症状和体征又被统称为广义的症状,简称为症。

      证,又称证候,是中医学所特有的一个诊断概念,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所做的概括,表现为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

      证比症更为全面、深刻、准确地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作为病名,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做的概括,如痢疾、肺痈、痛经、消渴等。

      病和证通过症状、体征表现出来,而症状、体征又是辨病与辨证的依据;同一种病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即所谓“同病异证”;不同的疾病可表现为同一种证,即所谓“异病同证”。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人应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上,不要把精力放在显示自己上。东汉的包咸曰:“君子之人,但病无圣人之道,不病人之不己知。”

      孔子还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应该多多学习,修为自己,不该把学习作为炫耀的资本。

      《孟子》中记载了一个“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故事,孟子的学生徐辟问:“孔子曾多次赞叹水,说:‘水啊!水啊!’他到底对于水取哪一点呢?”

      孟子说:“水从源泉里滚滚涌出,日夜不停地流着,水填满了低凹不平的地方才继续向前流,一直流向大海。它永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这种特性啊。

      “试想,如果水没有这种永不枯竭的本源,就会像那七八月间的暴雨一样,虽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满大小沟渠,但也会一下子就枯竭。

      “所以,声望名誉超过了实际才德,君子就会感到羞耻。”

      人如果名气很大,却没有多少实质的东西,会被人耻笑的,人如果很有本事,别怕没人会发现不了自己。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现在的社会,声闻过情的人太多了,有些明星靠包装、炒作,本事没有多少,名气却大得很,这种人是非常可耻的。

      元代诗人陆文圭曾引用本文作了一首歌:买丝绣平原,似金铸子期。君子病无能,不病人不知。

      有人用丝绣成战国时代平原君的样子,天天瞻仰,也有人用黄金铸成春秋时期钟子期的样子来敬拜,所以我们要担心自己没本事,别担心没人知道自己。

黄石公与《素书》

      黄石公(?-前195年),今河北曲阳县人,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于下邳(今江苏邳县)。秦汉时期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yí)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拉入道教神谱。

      黄石公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与鬼谷子齐名。婴儿时被弃于黄山(即今山东平阴县谷城山),谓之黄公。

      黄石公隐居黄山著书立说,留下《太公兵法》、《黄石公三略》和《雕刻天书》。他把《太公兵法》和《黄石公略》传给张良,把《雕刻天书》传给曲阳的宋天昊、杨艺源二位弟子,才使曲阳人学会了雕刻,后来曲阳县成为“雕刻之乡”,闻名于天下。

      相传,著名女相师许负也是黄石公的弟子,皇甫谧《高士传》:“黄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乱,自隐姓名,时人莫知者。”

      张良在博望坡刺杀秦始皇失败后,改名换姓,藏在下邳,在圯水的桥上去散步游逛时,遇到一位老人,还没有互相拜见,黄石公故意把鞋抛到桥下,三试张良后,授与一本兵书,史称“圯桥授书”。

      张良翻开书一看竟然是《太公兵法》。张良认为这事很神异,回去后认为学习,后来与沛公刘邦在陈留相遇,沛公采纳他的建议,最终有了功业。

      十三年后,跟随高祖退到济北黄山下,得到一块黄石,张良于是像对宝贝似的建祠供奉起来。一直到张良死,将他与石头一起埋葬了。

      汉高帝八年,黄石公去世,后世流传《素书》和《黄石公三略》。

      相传,黄石公传给张良的其实不是《太公兵法》,而是《素书》。张良却没有把这部书传给后人,而是将书埋进了自己的坟墓。

      张良死后大约五百年,西晋时期,盗墓人从张良墓里偷了这本书,才在民间流传开来。这段故事记载于宋朝人张商英为《素书》写的序里。

      张良虽然用这部书里的知识帮助刘邦取得了天下,但是张良也没有完全领悟书中的奥义。

      《素书》另名《钤经》,又名《玉钤经》,是一部类似“语录”体的书,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素书》又被民间视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全书132句,共1360字,共六章: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和安礼。

    《素书》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全书六章共讲了五个问题。

一 、阐明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即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及‘潜居抱道,以待其时’的处世哲学。暗示读者,只要具备道、德、仁、义、礼五种品格,再逢机遇,定可建绝代之功,极人臣之位。

二、 阐明了用人原则。作者依据才学之不同,将人才分为俊、豪、杰三类。是故其无异儒家的理性意识及道德水平的准则。作者认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危莫危于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强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来自生活的总结,有著指导性意义。

三、为别人做事时加强个人修养的意见。‘博学切问’、‘恭俭谦约’、‘近恕笃行’、‘亲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识;‘绝嗜禁欲’、‘抑非损恶’、‘设变致权’、‘安莫安于忍辱’、‘吉莫吉于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并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罗万象。

四、总结安邦治国的经验。作者认为“短莫短于茍得”(反对短期行为),“后令缪前者毁”(政策必须备有连续性),“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钟”(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识和非神观念)。这些,对于后人参政有一定的启发。

五、阐述了自己的处世之道。他认为我们中国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事业能否亨通的关键。作者提出“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轻上生罪,侮下无亲”、“上无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远臣轻之”等,都给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提出了借鉴。

六、奖赏刑罚,合情合理;法律制度,简单易行,礼之根本!以待己之心待人,以化人之心化己,当如是也。

《素书》节选: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已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5·19黄石公及其《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