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知识管理,也看了很多苏苏你写的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章,却总是纠结于用什么工具可以做到all in 。
心里有建设:知道不可能all in,但总是控制不住的纠结细节,该用哪个APP记录、记录什么,记录后如何检索方便〔可是我都没怎么开始〕。那我该如何破解这个困境呢?
首先,的确不存在一款所谓的绝对ALL IN ONE 的工具。
每一款产品都有它的差异化定位,这不是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市场不允许。
任何一款产品在被设计和开发出来的时候,都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偏好。
并不能满足每一个独立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所以,工具是具有人格属性的。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进行知识管理这件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知识管理的母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是知识管理的唯一试金石。
所以并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为了整理而整理。
《好好学习》这本书指出,人们做事的行为必然会存在某种假设依据,而反思则是对假设的重新矫正,它能帮助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重新分析。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矫正假设
我们先慢下来,回顾一下整个过程。这个小伙伴做事的顺序是:
1——做出假设:知识管理的前提必须先搞清楚工具的选择,如何检索笔记等诸多细节问题。
2——采取行动:对于细节问题进行探索。
3——产生结果:细节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迟迟无法开始进行知识管理。
如何纠正假设?
我们说知识管理的母题其实是为了解决问题,那我们就来拟定一个母题,比如说我现在要来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进行知识管理的母题。
为此我确定了一个文章的选题——「人为什么会焦虑?」,基于这个选题,我想进行知识管理,我该怎么做呢?
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个项目来看待,所谓「项目」指的是需要一定时间才完成的阶段性任务,所需完成的步骤较为复杂,通常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多步骤才能完成。
一个简单的项目管理需要包含几个部分——
项目进度
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思考
资源表
项目记录
这里我们主要来说说「资源表」,它和我们的知识管理是有关联的。
为了写好「人为什么会焦虑?」这篇文章,我们需要很多的资源。
比如我需要在网上搜集很多和焦虑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请教一些身边的大佬了解如何解决焦虑、找一些可以缓解焦虑的方法或工具......诸如此类。
那这么多东西,我们存放在哪里呢?
存放进大脑吗?
显然是不合适的,人脑存储短时记忆的CPU本身就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外脑」来进行信息的存储。
比如我们在浏览器里找到了很多关于焦虑的学术论文,但是却没有保存、归档,然后就再也找不到了,这种事情经常出现。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工具,这个工具是什么呢?
说白了,它其实只是帮助我们解决某一问题的载体或者手段,仅此而已。
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My productivity app is a never-ending .txt file》大受震撼,布朗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Jeff Huang在过去的12年里,只用一个记事本来进行知识管理、任务管理。
工具是手段,用知识管理解决问题是目的,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
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心理路程,
我比较喜欢用微信读书来阅读书籍,以前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在电脑桌前开两个显示器,一个用来阅读,一个用来做笔记。
长此以往我就习惯了这种模式,所以我很难用手机这样的便携屏幕来进行阅读。
每次想读书的时候,我发现我总会受到场景的限制,于是就干脆放弃了。
后来我想通了,读书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什么?那就是不读呀!
当我在纠结方法本身的时候,迟迟难以下手,这就是最差的结果。
与其纠结用什么阅读、如何做笔记,不如干脆先读起来。
所以我们纠正后的假设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是先记录下来!
如何选择工具以及如何有效检索?
上面我提到过一个观点,工具是具有人格属性的,所以一定有些工具是你所偏好的。
选择笔记工具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1、尽量统一入口 笔记记录不要太过于分散,尽量保持使用一个工具。
2、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工具
每一款工具都有它所承担的角色,
一款好的笔记工具,我认为它必须具备如下优点:
1)可以存储多种类型的信息,如文本、视频、压缩包文件等;
2)可以便捷、快速的访问;
3)支持全局检索笔记;
4)可以将数据从本地导出或备份。
以上几点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承受能力和选择,
我最开始在windows电脑用OneNote做笔记,用的很舒服,但是后来换到Mac电脑以后,我发现软件功能被砍了很多,但是并不妨碍我最基础的记笔记需求,所以就一直用了下来,因为我需要做到统一入口。
后来我陆续接触了Notion、flomo等工具,都很喜欢,如何取舍?
这里我们不妨学学中药的配药方法,中药的君、臣、佐、使,是中药处方的一种配伍原则,它指的是不同的药物在处方当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不一样。
1、君是指在处方当中起首要作用的药,也是针对中医辨证当中的主要问题和首要症状的药,通常君药在处方中只有一味,它的用量相对也最大;
2、臣药主要是辅助君药,所以往往它的作用、功效,和君药有一定的类似之处,起到辅助作用;
3、佐药主要有几方面的作用,它可以抑制君药的毒性和具有反佐的作用。比如君药较热,佐药可以用稍微偏凉的药,避免使整个药剂过于辛热,避免临床服用这种药剂后患者不适或者有不良反应。还可以用佐药调和不同的药味,如甘草,就是常用的一种佐药;
4、使药主要是引经的作用,可以导引着中药中的其它药类,进入到特定的经络或者脏腑中,比如川芎、羌活、藁本等药物,就是临床常用的使药。
我会用Notion来管理日常待办、做年度规划、复盘,但是我主要的笔记依然是存放在OneNote里(君药),也会用flomo或者Notion(臣药)来记录一些零碎的信息或观点,等到有时间的话再统一整理到OneNote里,所以并不冲突。
至于检索问题,
现在主流软件都自带全局检索功能,而且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也就那么几个,很难超过10个的。
只要做到统一入口这个原则,我们在检索笔记的时候大概率就会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
实在不行几个工具都搜一遍,也不会超过10分钟。
如何保持几个工具的联动?
现在主流的软件都可以以链接的形式进行分享,比如我用幕布做了一篇笔记,那我想放进我Notion的日复盘里,其实很简单呀。我在Notion里进行简单的文字描述,然后嵌入幕布的笔记链接不就可以了吗?
所以这个问题,本质上是思维的问题,而不是能力。
很多人在没有做这个事情之前,就在想我要花多少时间,这个事情到底可不可行?其实你最一个应该做的是先把这个事情跑通一个闭环,然后再想办法迭代优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