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在心头

周末打理了下房间,在大厅靠窗的一角给自己拾掇了一个两平米的专属位置,也算为自己读书写作开辟了一个安静的环境。

摆上木质的桌椅,一个护眼灯,一个搪瓷杯,杯里两把笔。

灯光打下,就有一个温暖的圆台光柱将书桌笼罩,钻入这温暖,仿佛进入了一个自己的小世界。

一张米字格,一把中性笔,一首Passenger的《Hole》,一个不断重复的字,我爱极了这氛围。

这里的视野比书房开阔多了,倦了抬头看上几眼,晨可见霞光道道,晚尽收半城夜色,偶有飞机划过,心情也不由得舒畅。

书桌前的视野

若无闲事在心头,I can do this all day!

压力大的时候,我会选择收拾房间来放松。

把周围归置整齐,最好是台面无物,我喜欢冷淡风,也尽量遵循这山下英子的七五一原则——看不见的空间七分满,半敞开的五分满,看得见的空间一份满。

收拾房间后,视觉上的冗余被消除,一身轻松畅快,心境似乎也会变得轻松,慢慢地回归平静。

没有物品的牵绊,就会开始好好感受自己,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绪,自己的困惑。

感谢近藤麻理惠女士,让我的人生从2015年的那个冬天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如《怦然心动的整理魔法》书中说的那样,当完成了一次房间的整理,我的人生也从低谷开始抬头,逐渐从阴霾走向阳光。

丢了不需要的东西,告别了社交,屏蔽了八卦信息,渐渐地恋上独处。没有知乎微博、微信关闭了朋友圈,可见的台面空无一物,甚至尝试像麻理惠那样,每日擦拭鞋底。

空无一物的爽

你会感觉全身上下未有过的舒爽,你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关注自己,内心的很多事情渐渐清晰,你会发现世上有一些东西其实没那么重要,身外之物都是因你的存在才有价值,如山下英子所说,你关注的点只有两个,一个是当下,一个是自己

在整理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丢东西。在整理的开始,丢东西丢出快感,可是丢掉的只是你明确不想要的东西。许多模棱两可的东西还存留在房间里,这时,就要进入第二阶段,麻理惠的心动整理就可以登场。

第二阶段——留下心动物品。对那些不知道究竟是不是想要的东西,如衣服,可以捧在手心,靠近心脏,看看是否有心动的感觉,甚至穿一穿,照照镜子,找到穿这件衣服的幸福感和理由。如果是书,单纯只看封面,就做出取舍。

餐桌的空无一物

在取舍间直面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决断力,从衣服到书到数码产品到纪念品,每一次的抉择都是和过往的自己争论、决斗、和解,你会找到适合包围你的物品数量“临界点”——我只需要这些数量的东西就行了。

第三阶段——建立系统,物有其位。留下心动的物品后,就可以给自己的物品建立一个系统。每个物品都有自己的专属位置,用完以后,就要回归原位,这样,你的生活就会井井有条,做家务的时间就几乎不花时间了,只要擦拭一下空无一物的台面就行。

近藤麻理惠说,人生只需要整理一次就足矣。

台面无物后的清洁so easy

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你的生活和兴趣爱好没有太大的改变,整理一次足矣。可是你的生活改变,如结婚生子喜欢上某种乐器或技能,你对物品的需求就增加了,你就需要做相应的动态调整。

整理过一次的人生真的不要太爽。回家会成为一天最期待做的事,当踏进家门,印入眼帘的都是你的所爱,这一天的疲惫委屈都可以在这个环境中得到放松和慰藉。

若无闲事在心头,就开始整理周围的环境吧。

附旧文若干:

生活从整理开始(四)

生活从整理开始(三)

生活从整理开始(二)

生活从整理开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无闲事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