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独立思考”与“积极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指出: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若把这句话与上一版课程标准相比,我们会发现有一个词语悄然发生了变化——“独立思考”原来为“积极思考”

新课标为什么要将“积极思考”改为“独立思考”?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些熟悉的课堂场景吧。

“这个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先和同桌商量商量,再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同学们,这个问题可以怎么解决?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研究,找找解决的办法。”

“大家商量出好办法来了吗?现在请小组里派位代表来进行汇报!”

……

上述场景中,教师都充分地展现了对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视,都在有意识地让学生采用“合作交流”等方式开展学习。老师们一定也有相应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会很充分,思考会很积极,效果似乎也很不错。那么,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且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先和同桌商量,肯定是能力强的同桌先说观点,那么能力弱的同桌就无需再思考。

小组讨论解决方案,一定是聪明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其他学生只需要言听计从即可。

小组里派出了代表来汇报,组员即使有不同想法,也轮不到再来表达。

……

所以,以上场景所反映出来的,就是过去十年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师过于看重“合作交流”,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思考的独立性不强,甚至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

思考的独立性不强,或者没有了独立思考,对学生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知道,独立思考就是以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判断是非曲直,辨别美丑善恶,提出符合实际的见解。显然,独立思考需要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品格,需要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人云亦云,不盲从盲信。在学习中,学生若能经常性地进行独立思考,就会养成质疑问难、善思敢问的学习习惯,就会积淀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众所周知,学生若能具备如此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精神,就有可能发展成为优秀的科技人才,成为国家建设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综上分析,我们就能认识到,此次新课标之所以强调“独立思考”,那是站在了数学课程“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直面了近些年数学教学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现状,在新一轮课改启动之际,精准有力地指出了数学教学中亟需改变或优化的一个要点。这,的确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引起重视。

那么,面对这样的新要求,我们该如何跟进和落实呢?

一是要切实增强意识。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数学教学中若是忘却或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那是有违数学教学目标、不符数学课改方向的不妥做法。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要将此作为课程的重要目标,主动引导学生多开展独立思考的学习活动,努力帮助学生获得独立思考的方法和能力。

二是要积极转变行为。在日常备课时,教师应更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和学习心理,精心编制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情境和任务,用心设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路径和形式。教学时要更科学合理地运用教与学的方式,全力改变“集体合作在前,独立思考在后”课堂积习,将“独立思考”置于更重要的位置,真正落实新课标所强调的理念。

三是要逐步积累经验。要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积极践行,不断积淀有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典型案例,用心提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策略;要通过校本教研、区域教研、教育科研等途径,围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多可供广大教师借鉴或模仿的教学经验。要把好的经验梳理总结出来,为新课改的深化提供助力。

有人说,这个世界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有一大帮喜欢独立思考的人在每个时代做着不被世人理解的事情。

独立思考如此之重要,老师们,请引起更大的重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搬运工】“独立思考”与“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