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建立本体库_领域本体构建方法概述

编辑推荐:

本文介绍了本体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构建知识,并结合领域本体一般构建原则,分析了手工建立本体的六种常见本体构建工程思想,归纳总结出了构建领域本体的一般步骤。

本文来自于博客园,由火龙果软件Alice编辑、推荐。

1 什么是本体?

定义:源于哲学的概念,知识工程学者借 用了这个概念,在开发知识系统时用于领域知识的获取。本体是用于描述一个领域的术语集合,其组织结构是层次结构化的,可以作为一个知识库的骨架和基础。

目标:获取、描述和表示相关领域的知识,提供对该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确定领域内共同认可的词汇,提供该领域特定的概念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该领域中发生的活动以及该领域的主要理论和基本原理,达到人机交流的效果。

用途:交流、共享、互操作、重用等。

构成:五元素(建模元语)①类(Classes)或概念(Concepts);② 关系(Relations);③

函数(Functions);④ 公理(Axioms);⑤ 实例(Instances)

构成图例:

分类:

应用主题(5种): 领域本体、通用或常识本体、知识本体、语言学本体和任务本体。

详细程度和领域依赖度:顶级本体(top-level Ontologies)、领域本体(domain

Ontologies)、任务本体(task Ontologies)和应用本体(application

Ontologies)

应用领域:

应用于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建模、信息处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和语义Web、软件复用、面向对象技术等领域。

典型应用案例:

(l)基于语义的信息检索,特别是网络搜索引擎和数字化图书馆。

(2)基于本体的数据集成、机器学习等。

(3)领域本体的应用。比如,在生物信息学中已建成的GeneOntology,尽管只包括了part-of等简单的关系,但是对生物信息学界已经有巨大的影响。

(4)语义Web服务。

(5)在线元数据管理和自动信息发布。

本体研究的现状:

国外:国外对本体建模作了大量研究并将其运用于知识工程领域。主要代表为:① 万维网联盟W3C的研究;②

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基于本体的知识门户和语义门户的研究;③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对本体建模工具和本体应用层面的研究。

国内:国内进行本体研究的主要有三支科研力量。1)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数学所、自动化所的若干实验室,代表人物是陆汝铃院士等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建立本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