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大片云集。
《万里归途》好评如潮,有人说:张译自己扛起了一部戏。
在众多的大片之中,还有一部喜剧片——《一盘大棋》。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一个“不靠谱老爸”,带领着“同父异母三兄妹”,与大反派斗智斗勇,结果几人矛盾频出,爆梗不断。
从演员阵容来看,除了老戏骨“邢捕头”范明和“吕秀才”喻恩泰友情客串,在主演名单中,还有一位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老朋友”——
小沈阳。
在娱乐圈中,小沈阳和曹云金似乎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极有喜剧天赋,又遭遇名师指引,于是在各自的领域中如流星般灿然闪过,风光无限。
但是,在“红极一时”之后,他们又在娱乐圈中“销声匿迹”了。
他们,经历了什么?
他们,又到底输在了哪里?
一、“喜剧宗师”的爱徒
2009年,“小品王”赵本山带着小品《送蛋糕》准备上春晚,这个小品主要讲了一对老年夫妻的欢乐趣事,赵本山主演。
结果,没想到这个剧本没能通过彩排,节目被拿下,急迫之中,赵本山连夜整出了小品《不差钱》。
这个小品,成了那一年春晚“最亮眼”的节目之一;另一个是高喊着“接下来是见证奇迹时刻”的魔术师刘谦。
那一晚,除了小沈阳的父母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全国人民都被他逗乐了。
演出结束后,小沈阳一到后台,就给赵本山磕了几个响头。
为了那一晚的演出,小沈阳已经等待了太久。
后来,在采访中,小沈阳说:《不差钱》的剧本是师父赵本山连夜赶出来的,52岁的老头儿一直琢磨着包袱,“一宿一宿不睡觉,还老咳嗽”。
其实,在网上看过小沈阳早期表演的观众都发现了,《不差钱》中很多桥段就是小沈阳早期在舞台上表演二人转的“梗”。
或许,从这时就为小沈阳后来的“销声匿迹”埋下了伏笔。
但不管怎么说,春晚之后的小沈阳,一夜爆红。新年里,大街小巷到处流传着小品中的“金句”: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吼嗷。
人生最痛苦的事你知道是啥吗?人活着,钱没了……
小沈阳成了“腕儿”。
正月十七的时候,他空降到“刘老根大舞台”——还是那一身行头:穿跑偏的苏格兰裙裤,一张口就是:准备好了么?
那一天晚上,座无虚席,甚至在走廊里都加了座位,每个座位300块,还是人群熙攘。
当时的刘老根大舞台,旁边的柱子上滚动着字幕:
祝贺小品《不差钱》荣获2009春晚语言类一等奖;祝贺赵本山董事长第14次摘取春晚“小品王”。
当时的小沈阳有多火?
那一年,他参加了央视、北京、吉林、辽宁、天津五个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他在全国20多个省,70多座城市进行了巡回演出总计100多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尽长安花。
除了节目表演,小沈阳还开始接拍电影。第一个找他拍电影的,是刚做完奥运总导演的张艺谋。
那一部电影叫《三枪拍案惊奇》。
虽然聚齐了当时很火的演员:孙红雷、闫妮等人,但说着一口东北话的小沈阳身处茫茫的西北大漠之中,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别扭。
果然,这部电影成了张艺谋执导的为数不多的“烂片”之一。
但这并不影响小沈阳的“捞金”,那几年,剧本接连不断,他看都不看,直接接下,在短短3年时间里,小沈阳拍了19部戏,最多的一年拍了9部。
这样仓促的赶场,造成的结果必然是烂片不断,口碑下滑。
这也是造成“巨星”小沈阳坠落的一个原因。
跟小沈阳相似,曹云金也曾有着艰苦的童年,他很早就展示出了自己在相声方面的天赋,并且,他很早就拜入了郭德纲门下。
那时候,德云社还叫“北京相声大会”,郭德纲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但对于曹云金,他是真的惜才。
有人说,在相声天赋上,曹云金是最接近郭德纲的那一个。
所以,曹云金一直是郭德纲口中的“儿徒”——当成自己亲生儿子一样。
我相信,那时候的郭德纲,看着眼前桀骜不驯的曹云金,一定就像看着年轻时的自己,对于曹云金,老郭也一定是用心的。
2006年,这一年,小沈阳拜入了赵本山门下,而已经打出了名气的德云社举办了10周年专场演出。
在这次演出中,曹云金表演了《黄鹤楼》等多个相声节目,而且他第一次与刘云天搭档。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那时候的郭德纲,力捧曹云金。在舞台上,郭德纲甚至不惜亲自做“捧哏”,为曹云金站台助威。
这样的结果,就是让极有天赋的曹云金很快在相声界中展露头角,他报名参加了相声大赛,甚至进入了决赛。
但这时,郭德纲“蛮横”地让他退赛,而且没有给出理由。
这成了曹云金心底的一处芥蒂,他在心里认为,这是师父郭德纲在“打压”自己,他怕自己上了央视,脱离掌控。
这也为曹云金和郭德纲的决裂留下了隐患。
但在当时,曹云金也是“红极一时”——
2009年,就在小沈阳登上春晚舞台那一年,曹云金举办了“王者归来”相声专场;德云社举办了曹云金中秋相声专场。
那时候,曹云金是德云社中,除了郭德纲等人之外,为数不多能够举办专场的相声演员。
年轻而又春风得意,难免让人忘乎所以,所以就有了一年之后“出走德云社”的故事。
二、不红了,是因为离开了师父?
曹云金和郭德纲的“师徒决裂”已经成了娱乐圈里出名的故事。
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在郭德纲生日宴上,喝了酒的曹云金“大闹生日宴”,表示自己要离开德云社,当时的郭德纲,在舞台上虎目含泪,声嘶力竭唱完了《未央宫》。
后来,郭德纲趁着重修“德云家谱”,将曹云金与何云伟逐出门墙,褫夺“云”字。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经过,但这样的说法其实忽略了很重要的因素——时间与人情世故。
2010年,曹云金“大闹生日宴”,师母王惠诉说着:“你们不能这么欺负你们师父,我给你磕一个,这买卖咱们不干了……”
这里面隐藏的缘由是——在传统曲艺圈中,师父的生日是很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曹云金选择“出走德云社”,这是狠狠打了郭德纲的脸,弄不好,这会让郭德纲在圈里混不下去。
所以王惠才会说出“这买卖咱们不干了”这样的话。
但在这次事情之后,曹云金和郭德纲其实并没有“决裂”,两人还保持着明面上的师徒情深,在公开场合,曹云金提起郭德纲,依旧一脸崇敬,喊着“师父”。
直到6年后,郭德纲“夺字”——这个举动,就相当于跟曹云金断绝关系,而被师父逐出门墙在传统曲艺圈是很丢人的事,所以曹云金才说出了“把我们赶尽杀绝”这样的话。
6年时间,师徒反目,这一对师徒,最终从父慈子孝走上了不能回头的决裂。
离开德云社之后,曹云金创办了相声团体“听云轩”,但在经营一段时间之后,听云轩倒闭。
而且在网上,很多网友对曹云金的做法嗤之以鼻,甚至称呼他为“孽徒”。
后来的曹云金曾尝试过视频直播,只是在评论区里,处处可见网友评论的这2个字。
曹云金被迫下播。
在曹云金离开德云社之后,郭德纲重新培养弟子,不久之后,最没有相声天赋的岳云鹏成了“相声阿甘”,他的名气,甚至比曹云金当年还要兴盛。
只是岳云鹏低调多了,他也一直懂得,好好听师父的话。
跟曹云金有些相似,走红后的小沈阳曾经也被当作是“翅膀硬了,逃离师门”。
有一次,小沈阳的个人社交平台上,他的认证信息从“赵本山徒弟”变成了“艺人”,很多人据此推测,或许是走红后的小沈阳不满于赵本山的“抽成”,而且赵本山当时有很多麻烦事缠身,于是,小沈阳这是急于撇清跟赵本山的关系。
对于网上的这种猜测,小沈阳干脆直接做了回怼,他声称“不要再挑拨自己与师父的关系了”,甚至还爆了一句粗口。
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小沈阳和师父赵本山的关系一直不错,毕竟他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沈阳还是开始落寞了,他似乎从喜剧界中“消失”了。
后来在出现时,我们就发现,小沈阳再也不是当年春晚舞台上那个小沈阳了。
有一次,在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中,郎朗问小沈阳“有没有考虑做新的小品作品?”
作为凭借小品走红的艺人,小沈阳却有些沉默,他说:“这个小品呐,我现在就感觉,受伤。”
当时在旁边的贾玲还在打圆场,帮小沈阳解围:“他起点太高了,观众对他的期待值是,你为什么没有那天晚上那么好笑?”
小沈阳眼圈有些发红,他看着贾玲,半带戏谑半认真地说了一句:“妹子,你带带哥。”
当时的贾玲,已经成了娱乐圈中高情商的喜剧人。
就在半年之后,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看着来参加比赛的小沈阳,作为评委的章子怡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不回去演小品?”
小沈阳听后,眼里带着泪花,感慨说:“小品我已经放弃了。”
小沈阳说自己“研究不出好包袱”,他又不喜欢那些“喜头悲尾”的小品。
那一刻,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小沈阳的失落。
相似的走红,相似的坠落,小沈阳和曹云金,到底做错了什么?
有人说,他们是离开了自己的师父和平台,所以曾经凭借运气得来的一切,他们又凭借实力输了回去。
其实,答案或许不单单如此。
三、输在哪里?
在很多人眼中,小沈阳与赵本山渐行渐远的时候,赵本山又捧红了宋小宝。
所以很多人认为,“错把平台当能力”是小沈阳和曹云金失败的根本原因。
其实并不尽然。
对曹云金来说,他或许是简单地认为,郭德纲会说的相声我都会了,所以即使单干自己也不会逊色。
但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郭德纲最重要的能力,从来不是相声水平。
从德云社这些年的发展来看,郭德纲最厉害厉害的能力,其实是打造平台与捧人的能力。
所以,德云社能成为相声界里很厉害的一支,而且,即使那么多优秀的师兄弟和徒弟离开,郭德纲也能在很短时间里,重新打造出一支“德云男团”。
这种能力,是曹云金远远不具备的。
所以,虽然我们不知道曹云金和郭德纲的恩怨到底谁对谁错,但是,曹云金离开郭德纲是一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错误决定。
但这个原因,并不适合小沈阳。
因为小沈阳落寞的根本原因,不在赵本山身上,而在他自己身上。
从让他走红的小品《不差钱》就能看出,小沈阳是一个很优秀的“模仿人才”,他有着非常优质的嗓音,但他却少了很重要的原创能力。
这一点,我们从他和赵本山的对比中就能看出端倪。
作为“小品王”,赵本山并不是靠着熬资历得来的这个称号,而是因为他,真的创造过很多经典的作品,甚至,赵本山在春晚上的小品语言,已经影响了我们的语言习惯。
比如,他在小品中的金句——
1990年《相亲》,创造了“傻样儿”。
1993年《老拜年》,创造了“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
1996年《三鞭子》,“你长得都违章了。”
2000年《钟点工》,“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2002年《卖车》,让“忽悠”成了“骗子”的代名词。
2005年《功夫》,“耗子给猫当伴娘。”
2006年《说事儿》,“那是相当的……”
2011年《同桌的你》,“此处省略一万字。”
这种卓越的创造能力,在如今的小品舞台上,已经很难见到,或许这也是在赵本山之后,很难再出现“小品王”的原因。
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看出,小沈阳身上太缺少这种创造力了,如果一直跟在赵本山身边,赵本山会为他弥补缺点。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无法回避的,人都是会变老的。
如果你自己不能成为发光的太阳,那你借助的光芒,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这才是小沈阳从“红极一时”到“销声匿迹”的原因,并不是他放弃了小品,而是——
他从来没有拥有过小品。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希望小沈阳和曹云金,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