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5你是做题家还是出题家?

小镇做题家,网络上被戏谑的一个词语,指的是那种考试能力很强,但是缺乏资源、视野,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一群人。

某种程度上和“凤凰男”,或者穷人家出来的“学霸”差不多的意思。想想自己只能算半个小镇做题家,但是小镇做题家的缺点和心态却是都具备的。

应试教育把小镇做题家培养出了如下特定的身体习惯:

1、寻求短平快的明确的答案;

2、对风险,模糊和不确定性容忍度低,并会因此坐立不安;

3、线性思维;

4、把难度等同于价值;

5、把创造价值等同于捕捉价值;

6、思维模式简单化僵化,喜欢把自己的强项当作榔头,以为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是钉子,使劲敲一下就可以解决;

7、拒绝承认自己的弱点,缺乏从零开始的勇气;

8、喜欢和周边实时攀比各种  KPI (考分,地位,金钱等等),如果某种公众认可的 KPI 比别人强就沾沾自喜,如果比别人差就咬牙切齿捶胸顿足; 

9、缺乏独立构建自己的独特体系的勇气,自信和耐心。

我也就中了那么八九条吧。

做题家,相当于别人已经写好了框架,他和无数竞争者比赛谁可以更快的完成后台实现,但选择这条路后,也就意味着他把自己放到一个由无数替代者的弱势地位,但是你要说他弱势,他肯定不服气:做这个事情要很高的智商和学历呢,我能脱颖而出,我比其他人强。

优秀做题家,类似于一种浅层神经网络,在局部拟合的特别好(分数特别高),但是一旦出现新的情况(进入社会),之前的拟合就失效了,这事本来可以发展一种新的神经网络更轻松的实现拟合,但是他们坚持要用以往的神经网络来强扭。用程序员的话来说,喜欢改参数,不喜欢改算法。

优秀做题家相对于有强大自发兴趣的探索者,之所以长期更难有大成就,是因为短期功利性更强,对于不能立即见效,立即给予反馈的东西都兴趣寥寥,因此往往视野狭隘,在和未来的连接组合中缺乏准备,然后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视野狭隘,缺乏动力去探索和扩展视野,继续导致视野狭隘。

按做题家培养的小孩,被家长逼着填鸭式学习,很难理解自发凭兴趣长期迭代的妙处。只是一味追求短平快,最终会遇到增长瓶颈而出不来。

优秀做题家,很难摆脱自己的锚定偏见,在遇到和自己观点不同时,喜欢痛快的喷和抬杠,而绝对不愿深度思考。锚定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过往生活经历中遇到的事情的参数值是天经地义的,正常的,如果参数值超越了自己的经验范围,就一口咬定反常是错误的,不愿意深挖背后的场景是否发生微妙的改变。

做题家的本质问题是,没有独立面对风险和评估风险的能力,因为他成长过程中都是在一个温室里,做不了题损失不大,能做题就可以赚更多。

做题家有个挥之不去的幻觉,就是拼命把题做好了,自己就可以进入核心利益阶层了。殊不知,出题家冒了很多风险,经过长期积累才获得现在的地位,怎么可能随便释放主要利益给没有承受风险的做题家?再说,有那么多做题家来竞争某个预先定义好的岗位,也就闲置了他们议价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15你是做题家还是出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