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瑶的困境:如何顺利的消灭三个对手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我们今天来刷熊逸讲透资治通鉴中的内容,关于智瑶和韩赵魏的斗争。

晋国在春秋时期,从晋献公开始,吞并周边小国,侵蚀狄人,实力逐渐变大。

经过几年的混乱之后,晋文公执掌国政,称霸中原,从此之后的中原地区,就是晋、楚两国持续争雄的过程。

晋献公定下规矩,国君子嗣不能留在晋国,晋文公更加倚重外姓大夫,因此晋国内没有公室家族掌权,到接近战国时,晋国有四个家族,智氏以及赵魏韩。

从四家到三家,智家就栽在了智瑶手上。

这时,礼崩乐坏,各家选择继承人,已经不严格选择嫡长子,而是看个人能力。

智宣子选择继承人,选择了智瑶。

智氏有智果,觉得智瑶德行不行,建议不要选择智瑶。

智宣子不听,智果就另立家门,以“辅”为氏,脱离了智家。

智瑶的发展思路

智瑶能力很强,当家之后不断扩大自己的土地。

当时,智赵魏韩已经架空了晋国国君,他们之间的斗争已经白热化。

智氏最强,如何进一步削弱其他三家,是摆在智瑶桌面上最重要的问题。

智瑶的选择,是强行夺取。

智瑶直接找各家要土地。

他先找韩康子,再找魏桓子,两家都不情愿地献上了自己最大的城市。

但找到赵简子的时候,赵简子拒绝了。

这就把智瑶摆在了杠头上,他不能不收拾赵简子。

如果智瑶不动赵简子,那么韩康子和魏桓子也不会再怕他,所以他必须出兵攻打赵简子。

而且,他还要带着韩、魏两家,否则他们可能在后面耍小动作。

于是三个各怀鬼胎的家族攻打赵家,智瑶还用上了水攻的计策。

就在赵家岌岌可危的时候,赵家联络了韩、魏反水,联手消灭了智瑶。

马上胜利在望的、实力最强劲的智氏,就这样从历史中消失了。

智瑶在自掘坟墓

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智瑶的失误还是在博弈问题上没想好。

智瑶当时实力最强,赵魏韩都怕智氏,如何把纸面的优势,落实到实际的利益中呢?

轮流强要的做法并不好,智瑶有点着急了。

政治无处不在,而政治的精髓在于把支持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

而智瑶的做法,是把赵魏韩三家硬生生地推到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反自己联盟。

智瑶先找两家要地,两家都不情愿,已经对他不满意,只是实力有差别,一对一干不过智瑶而已。

但这时候的两家,已经算是难兄难弟了,在跟随智瑶去打赵简子的时候,两个人还有小动作暗自交流。

智瑶再找赵家的麻烦,赵简子就在明面上是自己的敌人。

韩魏两家也能看清楚,赵简子被消灭,下一个就是他们俩个中的一个,而顺序并不重要,两家都跑不掉。

所以对韩魏来讲,最好的选择就是和赵氏联手,一起对付智瑶。

而送给智瑶土地,实际上就是给其他两家的投名状,你看我也被智瑶欺负了。

赵简子是负面增强回路的刹车

赵简子拒绝智瑶的不合理要求是明智的。

如果赵简子也同意了,那么赵魏韩三家就陷入负面的增强回路。

智瑶第一轮索要土地,大家都答应,智家实力变强,三家变弱。

智瑶可以再开始第二轮,这是智家实力已经比上一轮强大,而上一轮各家就没有反抗,这一轮还要都同意。

接下来三家想反抗智瑶也没有实力了。

所以赵简子刹车了。

而且必须是赵简子刹车。

为什么?

如果第一个被索要土地的人,韩康子就拒绝了智瑶,智瑶必然先攻打韩氏。

而赵、魏没有被智瑶索要土地的经历,就没有切肤之痛,不一定会与韩氏站在一起,可能还真回来分一杯羹。

赵简子作为第三个收到不合理要求的,三家就都明白智瑶的狼子野心,也知道如果不联手不是智瑶的对手,同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赵简子一定不能同意。

智瑶怎么做才明智

给历史说如果挺没意思,因为历史没有如果,但做做思想实验也无妨。

智瑶的处境,可以类比后来强盛时期的秦国。

东方六国单个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但联手也能抵抗秦国。

秦国的做法就是破坏六国联盟,拉拢实力弱的,攻打实力最强的一个,不断削弱对手。

这其中,联合的作用不亚于征服,一定要让支持自己的人多多的,才能保证有绝对优势攻打最强的对手。

智瑶的做法就与后面秦国做法完全想法。

他把三家都欺负了,还要带着两个每当自己是大哥的小弟去干赵氏,这是把自己往绝路上逼。

他把所有人推到自己的对面。

如果智瑶能够至少团结一家或两家支持自己,削弱或消灭另外一两家,再最后决战,那他的胜算会更大。

最后,智氏别灭族,离开智氏的辅氏幸免于难。


以上是今天刷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天天刷书,一起成长,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瑶的困境:如何顺利的消灭三个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