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龟速阅读,1种心态+30分钟,搞定一本书

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在追求效率,大家做任何事都希望能快快快。

谈起读书更是如此,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知道读书很好,但是现代人的时间实在是太少,大家都希望能在短的时间就能多读几本书,都希望能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

其实快速阅读的技巧并不难掌握,很多人的问题在于心态,面对书本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份降得太低,对于书本的敬畏心太高,以至于读起书来认认真真生怕错过一个字,从而导致了读书速度过慢。

在《王者速度法》这本书中,它告诉我们要想快速阅读,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作国王,一本本书只是我们的仆人。消除对于书的敬畏感,把它们当做为自己带来讯息和知识的仆人。

这也是这本书书名的来由,王者速度法。

书中着重介绍了一种读书方法,叫三十分钟搞定一本书。

在开始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国王,而眼前这一本书则是即将面见你的大臣,如果三十分钟他没能带给你想要的,那就把它轰出去。

那具体这三十分钟改如何分配?作者齐藤英治告诉我们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五分钟

用五分钟来预览,重点看这几个部分:封面,腰封,作者介绍,前言,序,目录,后记。

很多人在看书的时候,恰恰容易忽略掉这几部分直接从正文第一页开始,其实这几个部分包含的信息相当多,这几个地方读完,你至少能知道这本书讲的什么,以及作者是谁,他有过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或许还能看到别人对于这本书的相关评价等等。

总之用五分钟搞定一个问题,这本书谁写的?他要说明白啥问题?

第二阶段,还是五分钟时间

接下来再用五分钟时间,像浏览图片式的把全书翻一遍。

仔细回想一下,你平时是如何看一张图片的?是不是一眼看过去先抓住重点,也就是最吸引你的地方。比如人像的话,最先看的肯定是人脸;如果是很多人的大合照的话,如果其他人都是穿的白衬衫有一个人却是红T恤,那肯定是看那位红色衣服的吧;如果是风景照,你最先感受到的也会是色彩吧。

这五分钟,就像看图片一样,以这样的方式来快速的阅读全书。不需要你看清楚每一页的所有内容,只需要你注意标题、插图、图表这些一眼看上去就能吸引你的东西。

这样前两个阶段结束,你对于这本书会有一个比较大致的了解。

如果你是带着问题来看书的,你应该已经知道了,这本书有没有讨论你的问题以及答案大概在书中的哪个部分。

第三阶段,跳读

最后我们还有二十分钟时间,因为有前两个阶段的铺垫,再通过跳读我们会很容易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然后精读。

就像海面的鸟扎进海里叼鱼一样,先是翱翔盘旋,认准鱼的位置,猛扎,然后搞定!

读书也一样,跳读就像盘旋一样,并不是闭着眼睛不看,而是在搜寻,看到有鱼的地方就猛扎。在书中,我们搜寻的是能解决我们问题的章节,然后停住,详读,就是这么简单!

初学者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草率的阅读,要是错过了东西怎么办?

其实要想消除这个顾虑,最重要的是看书的时候,要时刻明确自己的目标:看这本书到底是为什么?

就像国王召见仆人一样,肯定是召过来询问问题的,只要回答了A问题,那目的就达到了。既然你只想问A问题,那么错过了BCD问题的答案又有什么好可惜的呢?

当你遇到BCD问题的时候,再召见他一次不就可以了?

当然,以上读书的方法只适用于我们所说的解决问题式阅读,如果是阅读《红楼梦》、《顾城的诗》这样的书,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但是当我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求助于书本的时候,这样的方法就能派上用场了,而且是既有用还高效。

书中还分享了一点,叫一周速成专家式速度法。

相信看到这样的小标题很多人都要心动了,毕竟现在是一个极度追求效率的时代,凡事都要快快快,而且现在要求的是跨界人才,很多工作都需要我们频繁地需要涉猎其他领域,这个时候,如果能快速的入门了解这个领域是很有必要的。

《王者速度法》中也介绍了这样一种阅读方法。

具体怎么做呢?首先,搜集十本你想了解的这个领域的书籍。其中要有一本最基本,整体框架最全的,我们称之为基础书。

首先扎扎实实阅读那本基础书,这一本就不要用快速阅读的技巧了,应该完完整整的去阅读,做好笔记。

其余九本因为时间关系,毕竟我们只有一周时间,就需要用到快速阅读的技巧了。

这就好比那一本最基础最经典的书籍,为我们竖起了一棵大树干,但或许因为年代的关系、学科研究的发展,书中的某些观点和理论与时代有些许脱节,又或者是旁生出了新的领域。所以我们就需要用另外九本来补充这个大树干,为它加上枝干和树叶。

这样一来,虽说达不到专业级别,但是至少对于这个领域的整体框架,你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认知,不至于会出现低级而愚蠢的判断失误。

所以其实快速阅读最重要的不是各种花哨的技巧,而是心态。把自己当做国王,根据你的目的和问题,来找寻答案,而不是跟着书本走。这恰恰是读书最快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龟速阅读,1种心态+30分钟,搞定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