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本身的创造性

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读诗,太难了,看不懂,要读懂,中间还要经过几次烧脑的翻译,想象和加工才能有那么点丝丝的味道。就好像一包小小的精致的茶叶,外面覆盖了无数层厚厚的包装,让你望而却步。

但是又打开以后又不得不惊叹于诗人如此的精思奇构,让人流连于此,回味无穷。诗人写诗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读者读诗又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二者形成和鸣。

诗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构思可谓匠心独具。是人跳动读者的想象来参与,却并不提供信息的全部,他只提供了最有特点的系部,把其他部分留给读者去想象,让读者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诗歌的语言越能调动想象,越有质量。关键是要有效地调动是人,要表现的客观世界和主体情感是无限丰富的,人类的语言不可能全部表达出来。是人只能选取其中最有特征的部分。特征不是整体,但是它可以刺激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把他们的经验和记忆激活。被世人排斥了的部分就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和填充。

所以说,诗人的语言,从正面来说,要抓住有特点的局部,从反面来说,就是要大幅度省略,在特征以外留下空白

另外我们还要明确一点,诗歌的想象性与语法存在一些矛盾。诗歌往往连一个独立的句子都难以构成,但是并不妨碍我们读诗。这样反而会让读者去想象词与词的关系,让读者自由发挥。相反,若由诗人规定好了词与词的位置和关系,诗歌的活力也就丧失了。

人类比之这个世界最难能可贵在于自身无穷的想象,这点想象让艺术得已长存不败。艺术的美也许就集中体现在这点点滴滴的留白空间,这一点空间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呼应着人类的想象世界。

从中可以看出,真正好的诗歌不应该只是景物的还原,更应该是触动读者内心情感的产物,能够激活读者内心想象的诗情画意。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歌本身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