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业的一点儿思考

如果给我足够的条件,我相信,孩子们会对自己负责,会思考自己的学习内容和练习方式。作业,应该是学生留给自己的内容,每个人不同。

但这个条件,应该是父母对孩子的信任,老师们的洞察力,社会的共识。相信孩子因好奇心指引,去做自己感兴趣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事。让自己成长有价值的人。

图片来自网络

即使有意识的成年人,知道孩子的学习需要内驱力,知道并相信孩子可以自己学会或者主动寻求帮助学会。但,仍然无法接受一个十岁的孩子认字少,不会背乘法口诀表。

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掌握适当的内容。”①这是工业化教育体制下的后遗症。学习时间是被规定好的,学习内容是被严格恪守的,甚至还有监督和检查。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整个领域都是根据工业文明的科学性来构建的,旨在实现这样一种理念:学校以统一的机械化方式对待孩子们是有道理的,是基于正确的科学依据的,跟这些工业化时代的理论家们辩论毫无意义,因为需要他们的存在,以证明工业文明为使其生活方式永久长存所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②

我们被限定在定义明确、可接受的公共行为模式中,符合工业文明想要维持的标准范围。只有这样我们才安心,觉得理所当然。

今天因作业引起的思考,老师的想方设法的勾引和控制,并不是尊重孩子的表现,而且不要对不起他妈给付的学费。所以,在有限条件下,我该如何看见孩子,给出支持才是我要修的科目。

作业是个桎梏,也是个引子。引用《驱动力》里的意思,作业是否有创意,是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才是合格的作业。

而成年人强制推到学生面前东西,只能适得其反。书中提到的现实的例子“Gilbert Highet, The Immortal Profession, New York: Weybright and Talley,1976,P.1.

海特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插曲,阐明强制性接受引起的对学校教授的课程的终生厌恶:“我最后一部书出版时,一位好朋友问我总共写了几部书。我说:‘我想有14本,不包括那本小的儿童读物。’听到这话,她笑了起来,说:‘我们家道格毕业之后恐怕总共都没读过14本书呢。他们把《劫后英雄传》和《织工马南》硬塞到他的面前。直到现在,他看到上面排满印刷体的装订书就感到恶心。除了《华尔街日报》和《体育画报》之外,其他东西他一概不读。但是,她的道格却是一位非常能干的人,脑袋瓜儿灵活,是个全才。正是早期的强制性接受‘冻结了他心灵的暖流’。”(p2-3.)③

我们身边很多人,一说起阅读,就认为是看书,是看老师教的书,而那些恰好是他被迫学的,于是,他一旦离开学校,就强烈的拒绝读有字的动脑筋的文本,什么都不行。

所以,同学,做不做作业都是你的选择,只希望你不是在因父母的情绪而抗拒,分不清自己的需求;也不用因老师的压力,而违心求全或奋起反抗,耽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①②③摘自《翻转式学习》第四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作业的一点儿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