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150(子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子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以兴邦,有这种事吗?”孔子答道:“不能这么期待言语呀。有人说:‘做君上难,做臣子的也不易。’如果明白做君上的艰难,差不多就是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国家兴盛了吧?”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让国家覆灭,有这种事吗?” 孔子答道:“不能这么期待言语呀。有人说:‘我做国君没有什么快乐,就是说话一言九鼎,没人敢违抗我。’如果他说的话正确,没人敢违背,不也是好事情吗?但如果他说的话不正确,那不是差不多就因为这句话而使国家倾覆了吗?”

        为何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孔子在给鲁定公解释这句话时,用旁人说的话,委婉地告诫鲁国国君:君主言行,应战战兢兢,临深履薄,无一事之敢忽。为国执政,游戏不得,其心动念之间,就可能关乎国之存亡。

  总之,按照孔子的看法,领导者居于上位,最重要的,是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品德,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形成领导力,从而能够深深地感染、感召、感化别人,把大家凝聚在自己周围。

        这段文字很简单,如以历史的事实来讲,一言可以兴邦的史实很多。

        一个例子是唐太宗时代的名论:“创业难,守成也不容易。”就是这个道理,不但国家天下事如此,个人也是如此。一个人由贫穷而变成富有,是创业难,至于子孙的守成,又是一个大问题。究竟哪一个难?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上,素来认为两皆不易。另一个例子,宋高宗曾说过,吾年五十方知四十九之非。其实这句话,春秋战国时,卫国的蘧伯玉也这样讲过,人由于年龄的增加,经验的累积,回过头一看,才发现过去的错误。这些都是“一言兴邦”的实例。

        引申到“一言丧邦”,一句在而亡国的,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历史上楚汉之争,刘邦的长处,是听从别人的话,他之所以成功,是对于别人的好意见马上接受。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上一些成功和失败人物的性格,会发现很有趣的对比。有些人的性格,喜欢接受别人更好的意见;不过,能立刻改变,马上收回自己的意见,改用别人更好意见的人太少。刘邦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而项羽对于自己的主意就绝对不会改变,绝对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对于这一点,在个人修养上是要注意的,尤其作为一位领导,往往容易犯一种心理上的毛病,明明知道别人的意见更对,更高明,可是为了“面子”,为了“下不了台”而不接受。这种心理,大而言之是修养不够,小而言之是个性问题,自己转不过弯来。现在,我们看看项羽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决定:当项羽打到咸阳的时候,有人对他说:“关中险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劝他定都咸阳,天下就可大定。

        但项羽对这个定都的建议没有采用。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就凭这句话,他和汉高祖之间器度的差别,就完全表现出来了。项羽的胸襟,只有富贵以后,给江东故乡的人们看看他的威风,否则等于穿了漂亮的衣服,在晚上走路,给谁看?他这样的思想,所以会失败。

        刘邦大定天下以后,他自己的意思要定都在洛阳。但齐人娄敬去看他,问他定都洛阳,是不是想和周朝媲美。汉高祖说是呀!娄敬说洛阳是天下的中心,有德者,在这里定都易于王;无德则易被攻击。周朝自后稷封邰,到文王、武王,中间经过了十几世积思德累善,所以可在这里定都。现在你的天下是用武力打出来的,战后余灾,疮痍满目,情形完全两样,怎么可与周朝相比?不如定都关中。当然有一番理由,张良也同意,刘邦立即收回自己的意见,采纳娄敬的建议,并赏给五百斤黄金,封他的官,赐姓刘。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别裁》150(子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