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喜欢到底选哪个?

如果我说选择高薪不喜欢,佛陀一定会说我:你被贪念蒙蔽了双眼,你为了高薪,为了钱压制了自己真实的感受,你是金钱的奴隶。卡伦.霍尼一定会说我是神经症人格,内心不喜欢但是却没有勇气放手,我内心是充满冲突的。现代人追求自由,尤其是90后,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今天我想辞职,立刻拍桌子走人,我不喜欢这种装修风格,明天就把地砖砸了。我大儿子常说: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我想吃饭就吃饭不想吃饭就不吃饭。言外之意:我是自由人,你别管我,我不受你驱使。

可能有的人会说,选择工作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天性,虽然挣得少,但是乐在其中。再看看你们,为了钱什么做做,你活着累不累啊。

你说的有道理,人应该“自由、真实”地活着,做最真实的自己。但是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级到高级,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要解决吃穿住用行的问题,然后才能满足其他需求。假如一位朋友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你跟他讲:“HI,哥们,别一天到晚为吃饭而奔波了,咱们去听xxx的音乐会吧!”你猜这位朋友会怎么想?当人们满足了生理需求了之后,才考虑工作的意义。你连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高雅的艺术。当你解决完生理需求后,你可以选择高薪不喜欢,也可以选择低薪喜欢,选择什么全在于你,关键是你手上有选择权。

问题来了:是不是高薪不喜欢我就非要辞职呢?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主动”。

如果这份工作不是你主动的选择,你是在别人威逼利诱之下选择的这份工作,那你就感觉很痛苦。比如小A,他很喜欢搞音乐,平时喜欢摆弄架子鼓、电吉他,但是他的妻子强迫他做数据分析员,他就感觉非常不自由,很难受。

但是如果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就要承担工作中的不喜欢。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完美的,一定有其你喜欢做的和你不喜欢做的。既然这件事是我的主动选择,我就要主动承担,不能怨天有人。我选择做幼师,我就要承担幼儿吵闹带来的烦躁不安;我选择做厨师,我就不能抱怨炒菜带来的油烟味。正所谓“主动承担,主动承受,主动放弃”。

事实上,工作中的喜欢和不喜欢是一种主观体验,《九个工作谎言》中提到,喜欢和不喜欢的关键在于你工作中有多大比例做的是你所热爱的事情。

这个比例是20%,如果你工作中有20%的时间是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你就不会有过度疲劳。低于20%,每低于一个百分点,你的筋疲力竭感觉就会上升一大截。书中举了个麻醉师迈尔斯的例子,他并不喜欢自己工作中所有的事情,他的工作时间很长,他很不喜欢在手术之后跟病人讨论病情,但是他热爱操纵病人的身体,他喜欢解决复杂的事物,这个工作虽然有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但是他仍然很快乐,只要有20%的比例时间就够了。比方说我是个会计,我很不喜欢做账,每次做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但是我喜欢玩excel,喜欢摆弄图表和PPT,我很享受经过挣扎一番后做成功的喜悦感。虽然我仍然不喜欢做账,但是没关系,我仍然很喜欢这份工作。

那如何增加工作中的喜欢,而减少不不喜欢呢?

《九个工作谎言》中的建议是创造机会,增加自由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做着重复单调的工作,什么都是规定好的,会计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申报流程,幼儿园老师有固定的一日流程,在每天必须做的事上我们没有把办法改变,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我们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比如我在的一家幼儿园,老师给孩子讲绘本,还自己做了道具,用话剧的形式分角色把绘本演了出来,再比如前两天我让我儿子读英语单词,他很不情愿,后来居然手足舞蹈,用儿歌的形式,演了下来。做这件事本身不自由,但是具体怎么做,我们是可以调整的。

从另一个角度,一件事做到极致都是高薪,所谓的高薪但是却不喜欢,也不会是高薪。从哲学的层面来讲,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当中,当初你喜欢做的,今天未必也喜欢,当初你不喜欢的,也有可能变成今天的喜欢,凡是没有绝地。

高薪不喜欢做,低薪喜欢做,你还能不定主意的时候,你可以考虑一下价值观。你最看重什么?你认为什么最重要?是自己的幸福感最重要,还是挣钱养家糊口更重要。价值观没有对错,只是自己的取舍选择,凡事不能两全,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主动选择了,就要主动承担。顺便说一句,价值观也是在变化中的,它也只是个指引。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薪不喜欢和低薪喜欢到底选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