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值指的是 Boolean、Number、BigInt、String、Symbol、undefined 和 null 等类型的值。在JavaScript 中,原始值是按值传递的,而非按引用传递。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函数接收原始值作为参数,那么形参与实参之间没有引用关系,它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值,对形参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另外,JavaScript 中的 Proxy 无法提供对原始值的代理,因此想要将原始值变成响应式数据,就必须对其做一层包裹,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ref。
由于 Proxy 的代理目标必须是非原始值,所以我们没有任何手段拦截对原始值的操作,例如:
01 let str = 'vue'
02 // 无法拦截对值的修改
03 str = 'vue3'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是,使用一个非原始值去“包裹”原始值,例如使用一个对象包裹原始值:
01 const wrapper = {
02 value: 'vue'
03 }
04 // 可以使用 Proxy 代理 wrapper,间接实现对原始值的拦截
05 const name = reactive(wrapper)
06 name.value // vue
07 // 修改值可以触发响应
08 name.value = 'vue3'
但这样做会导致两个问题: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封装一个函数,将包裹对象的创建工作都封装到该函数中:
01 // 封装一个 ref 函数
02 function ref(val) {
03 // 在 ref 函数内部创建包裹对象
04 const wrapper = {
05 value: val
06 }
07 // 将包裹对象变成响应式数据
08 return reactive(wrapper)
09 }
如上面的代码所示,我们把创建 wrapper 对象的工作封装到ref 函数内部,然后使用 reactive 函数将包裹对象变成响应式数据并返回。这样我们就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运行如下测试代码:
01 // 创建原始值的响应式数据
02 const refVal = ref(1)
03
04 effect(() => {
05 // 在副作用函数内通过 value 属性读取原始值
06 console.log(refVal.value)
07 })
08 // 修改值能够触发副作用函数重新执行
09 refVal.value = 2
上面这段代码能够按照预期工作。现在是否一切都完美了呢?并不是,接下来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区分 refVal 到底是原始值的包裹对象,还是一个非原始值的响应式数据,如以下代码所示:
01 const refVal1 = ref(1)
02 const refVal2 = reactive({ value: 1 })
思考一下,这段代码中的 refVal1 和 refVal2 有什么区别呢?从我们的实现来看,它们没有任何区别。但是,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个数据到底是不是 ref,因为这涉及下文讲解的自动脱 ref 能力。
想要区分一个数据是否是 ref 很简单,怎么做呢?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01 function ref(val) {
02 const wrapper = {
03 value: val
04 }
05 //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在 wrapper 对象上定义一个不可枚举的属性 __v_isRef,并且值为 true
06 Object.defineProperty(wrapper, '__v_isRef', {
07 value: true
08 })
09
10 return reactive(wrapper)
11 }
我们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为包裹对象 wrapper 定义了一个不可枚举且不可写的属性 __v_isRef,它的值为 true,代表这个对象是一个 ref,而非普通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检查__v_isRef 属性来判断一个数据是否是 ref 了。
ref 除了能够用于原始值的响应式方案之外,还能用来解决响应丢失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响应丢失问题。在编写Vue.js 组件时,我们通常要把数据暴露到模板中使用,例如:
01 export default {
02 setup() {
03 // 响应式数据
04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5
06 // 将数据暴露到模板中
07 return {
08 ...obj
09 }
10 }
11 }
接着,我们就可以在模板中访问从 setup 中暴露出来的数据:
01 <template>
02 <p>{{ foo }} / {{ bar }}</p>
03 </template>
然而,这么做会导致响应丢失。其表现是,当我们修改响应式数据的值时,不会触发重新渲染:
01 export default {
02 setup() {
03 // 响应式数据
04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5
06 // 1s 后修改响应式数据的值,不会触发重新渲染
07 setTimeout(() => {
08 obj.foo = 100
09 }, 1000)
10
11 return {
12 ...obj
13 }
14 }
15 }
为什么会导致响应丢失呢?这是由展开运算符(…)导致的。实际上,下面这段代码:
01 return {
02 ...obj
03 }
等价于:
01 return {
02 foo: 1,
03 bar: 2
04 }
可以发现,这其实就是返回了一个普通对象,它不具有任何响应式能力。把一个普通对象暴露到模板中使用,是不会在渲染函数与响应式数据之间建立响应联系的。所以当我们尝试在一个定时器中修改 obj.foo 的值时,不会触发重新渲染。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描述响应丢失问题:
01 // obj 是响应式数据
02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3
04 // 将响应式数据展开到一个新的对象 newObj
05 const newObj = {
06 ...obj
07 }
08
09 effect(() => {
10 // 在副作用函数内通过新的对象 newObj 读取 foo 属性值
11 console.log(newObj.foo)
12 })
13
14 // 很显然,此时修改 obj.foo 并不会触发响应
15 obj.foo = 100
如上面的代码所示,首先创建一个响应式的数据对象 obj,然后使用展开运算符得到一个新的对象 newObj,它是一个普通对象,不具有响应能力。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副作用函数内访问的是普通对象 newObj,它没有任何响应能力,所以当我们尝试修改 obj.foo 的值时,不会触发副作用函数重新执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换句话说,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在副作用函数内,即使通过普通对象 newObj 来访问属性值,也能够建立响应联系?其实是可以的,代码如下:
01 // obj 是响应式数据
02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3
04 // newObj 对象下具有与 obj 对象同名的属性,并且每个属性值都是一个对象,
05 // 该对象具有一个访问器属性 value,当读取 value 的值时,其实读取的是 obj 对象下相应的属性值
06 const newObj = {
07 foo: {
08 get value() {
09 return obj.foo
10 }
11 },
12 bar: {
13 get value() {
14 return obj.bar
15 }
16 }
17 }
18
19 effect(() => {
20 // 在副作用函数内通过新的对象 newObj 读取 foo 属性值
21 console.log(newObj.foo.value)
22 })
23
24 // 这时能够触发响应了
25 obj.foo = 100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我们修改了 newObj 对象的实现方式。可以看到,在现在的 newObj 对象下,具有与 obj 对象同名的属性,而且每个属性的值都是一个对象,例如 foo 属性的值是:
01 {
02 get value() {
03 return obj.foo
04 }
05 }
该对象有一个访问器属性 value,当读取 value 的值时,最终读取的是响应式数据 obj 下的同名属性值。也就是说,当在副作用函数内读取 newObj.foo 时,等价于间接读取了 obj.foo 的值。这样响应式数据自然能够与副作用函数建立响应联系。于是,当我们尝试修改 obj.foo 的值时,能够触发副作用函数重新执行。
观察 newObj 对象,可以发现它的结构存在相似之处:
01 const newObj = {
02 foo: {
03 get value() {
04 return obj.foo
05 }
06 },
07 bar: {
08 get value() {
09 return obj.bar
10 }
11 }
12 }
foo 和 bar 这两个属性的结构非常像,这启发我们将这种结构抽象出来并封装成函数,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01 function toRef(obj, key) {
02 const wrapper = {
03 get value() {
04 return obj[key]
05 }
06 }
07
08 return wrapper
09 }
toRef 函数接收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 obj 是一个响应式数据,第二个参数是 obj 对象的一个键。该函数会返回一个类似于 ref 结构的 wrapper 对象。有了 toRef 函数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实现 newObj 对象了:
01 const newObj = {
02 foo: toRef(obj, 'foo'),
03 bar: toRef(obj, 'bar')
04 }
可以看到,代码变得非常简洁。但如果响应式数据 obj 的键非常多,我们还是要花费很大力气来做这一层转换。为此,我们可以封装 toRefs 函数,来批量地完成转换:
01 function toRefs(obj) {
02 const ret = {}
03 // 使用 for...in 循环遍历对象
04 for (const key in obj) {
05 // 逐个调用 toRef 完成转换
06 ret[key] = toRef(obj, key)
07 }
08 return ret
09 }
现在,我们只需要一步操作即可完成对一个对象的转换:
01 const newObj = { ...toRefs(obj) }
可以使用如下代码进行测试:
01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2
03 const newObj = { ...toRefs(obj) }
04 console.log(newObj.foo.value) // 1
05 console.log(newObj.bar.value) // 2
现在,响应丢失问题就被我们彻底解决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将响应式数据转换成类似于 ref 结构的数据。但为了概念上的统一,我们会将通过 toRef 或 toRefs 转换后得到的结果视为真正的 ref 数据,为此我们需要为 toRef 函数增加一段代码:
01 function toRef(obj, key) {
02 const wrapper = {
03 get value() {
04 return obj[key]
05 }
06 }
07 // 定义 __v_isRef 属性
08 Object.defineProperty(wrapper, '__v_isRef', {
09 value: true
10 })
11
12 return wrapper
13 }
可以看到,我们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函数为 wrapper 对象定义了 __v_isRef 属性。这样,toRef 函数的返回值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ref 了。通过上述讲解我们能注意到,ref 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现原始值的响应式方案,它还用来解决响应丢失问题。
但上文中实现的 toRef 函数存在缺陷,即通过 toRef 函数创建的 ref 是只读的,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01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2 const refFoo = toRef(obj, 'foo')
03
04 refFoo.value = 100 // 无效
这是因为 toRef 返回的 wrapper 对象的 value 属性只有getter,没有 setter。为了功能的完整性,我们应该为它加上setter 函数,所以最终的实现如下:
01 function toRef(obj, key) {
02 const wrapper = {
03 get value() {
04 return obj[key]
05 },
06 // 允许设置值
07 set value(val) {
08 obj[key] = val
09 }
10 }
11
12 Object.defineProperty(wrapper, '__v_isRef', {
13 value: true
14 })
15
16 return wrapper
17 }
可以看到,当设置 value 属性的值时,最终设置的是响应式数据的同名属性的值,这样就能正确地触发响应了。
toRefs 函数的确解决了响应丢失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 toRefs 会把响应式数据的第一层属性值转换为 ref,因此必须通过 value 属性访问值,如以下代码所示:
01 const obj = reactive({ foo: 1, bar: 2 })
02 obj.foo // 1
03 obj.bar // 2
04
05 const newObj = { ...toRefs(obj) }
06 // 必须使用 value 访问值
07 newObj.foo.value // 1
08 newObj.bar.value // 2
这其实增加了用户的心智负担,因为通常情况下用户是在模板中访问数据的,例如:
01 <p>{{ foo }} / {{ bar }}</p>
用户肯定不希望编写下面这样的代码:
01 <p>{{ foo.value }} / {{ bar.value }}</p>
因此,我们需要自动脱 ref 的能力。所谓自动脱 ref,指的是属性的访问行为,即如果读取的属性是一个 ref,则直接将该 ref 对应的 value 属性值返回,例如:
01 newObj.foo // 1
可以看到,即使 newObj.foo 是一个 ref,也无须通过newObj.foo.value 来访问它的值。要实现此功能,需要使用Proxy 为 newObj 创建一个代理对象,通过代理来实现最终目标,这时就用到了上文中介绍的 ref 标识,即 __v_isRef 属性,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01 function proxyRefs(target) {
02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03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04 const value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05 // 自动脱 ref 实现:如果读取的值是 ref,则返回它的 value 属性值
06 return value.__v_isRef ? value.value : value
07 }
08 })
09 }
10
11 // 调用 proxyRefs 函数创建代理
12 const newObj = proxyRefs({ ...toRefs(obj) })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 proxyRefs 函数,该函数接收一个对象作为参数,并返回该对象的代理对象。代理对象的作用是拦截 get 操作,当读取的属性是一个 ref 时,则直接返回该 ref 的 value 属性值,这样就实现了自动脱 ref:
01 console.log(newObj.foo) // 1
02 console.log(newObj.bar) // 2
实际上,我们在编写 Vue.js 组件时,组件中的 setup 函数所返回的数据会传递给 proxyRefs 函数进行处理:
01 const MyComponent = {
02 setup() {
03 const count = ref(0)
04
05 // 返回的这个对象会传递给 proxyRefs
06 return { count }
07 }
08 }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在模板直接访问一个 ref 的值,而无须通过 value 属性来访问:
01 <p>{{ count }}</p>
既然读取属性的值有自动脱 ref 的能力,对应地,设置属性的值也应该有自动为 ref 设置值的能力,例如:
01 newObj.foo = 100 // 应该生效
实现此功能很简单,只需要添加对应的 set 拦截函数即可:
01 function proxyRefs(target) {
02 return new Proxy(target, {
03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04 const value =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05 return value.__v_isRef ? value.value : value
06 },
07 set(target, key, newValue, receiver) {
08 // 通过 target 读取真实值
09 const value = target[key]
10 // 如果值是 Ref,则设置其对应的 value 属性值
11 if (value.__v_isRef) {
12 value.value = newValue
13 return true
14 }
15 return Reflect.set(target, key, newValue, receiver)
16 }
17 })
18 }
如上面的代码所示,我们为 proxyRefs 函数返回的代理对象添加了 set 拦截函数。如果设置的属性是一个 ref,则间接设置该ref 的 value 属性的值即可。
实际上,自动脱 ref 不仅存在于上述场景。在 Vue.js 中,reactive 函数也有自动脱 ref 的能力,如以下代码所示:
01 const count = ref(0)
02 const obj = reactive({ count })
03
04 obj.count // 0
可以看到,obj.count 本应该是一个 ref,但由于自动脱 ref 能力的存在,使得我们无须通过 value 属性即可读取 ref 的值。这么设计旨在减轻用户的心智负担,因为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并不知道一个值到底是不是 ref。有了自动脱 ref 的能力后,用户在模板中使用响应式数据时,将不再需要关心哪些是 ref,哪些不是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