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知道,和做到之间隔了一座喜马拉雅山

“在知道和做到之间隔了一座喜马拉雅山。”这是我昨天在课堂上听搭档桃子说的话,印象深刻。

“想到(知道)、学到、做到之间有很远的距离——形象地讲,相差一个巴菲特,或者无数个李笑来。”这是今天我看书印象深刻的话,两者异曲同工,都指向同一个点:人至践则无敌。

想到(知道)与做到之间,一两字之差,却有亿万之别。

曾经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配着一张图,文字是: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走的人不多。图片是地铁站里,大家都在挤手扶电梯,只有一两个人大步流星地走中间的楼梯。画面拥挤与宽松的对比非常强烈,与文字搭配显得更为深刻。

很多道理,普通大众都知道,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微乎其微,原因也是如此,看到了,知道了,去做吧。噢,不,太难了,还是算了吧。太费劲了,何必呢?故而大多只能停留在大脑层面的知道上,至于身体力行,那还是免了吧。

所以不能怪社会为什么这样,不能怪自己为什么总也过不上想要的生活,不能怪身上的肉肉那么依恋我总也不下去,因为中间横了一座喜马拉雅山啊,如何跨越?

那座喜马拉雅山,在我们的脑海里,心理上。确实,人要跨越舒适区去尝试甚至习惯一种新的更广阔的行为方式是有难度的。很简单的说话,当我们要舍弃沿用了二三十年的语言模式,换一种长颈鹿语言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出现“不会说话了”的短路式失语。新的语言模式在我们的大脑沟回里还没有成型,习惯性的旧语言模式迟迟不肯退场,因为交接还没完成。这时候,我们如果心理上不够坚定,就很容易打退堂鼓,旧模式占据上风,新语言默默离场,于是我们知道了有长颈鹿语言模式,有“我句式”代替“你怎么怎么……”的表达方式,有“启发式提问”代替“命令”,却很少使用它们,只是“想要做到”而不是“我一定做到”。

去做,重复去做,坚持重复去做,直到它们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你的惯性,或者说形成口腔肌肉记忆,那么,你也就登上了喜马拉雅的山顶,看别人看不到的风景,让人羡慕嫉妒你伸手摸天的感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到,知道,和做到之间隔了一座喜马拉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