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日记:拉萨和登珠峰的那两场梦

《珠穆朗玛日记》像一场美丽的梦,透过作者的笔,我们能感受到拉萨在某些瞬间融入了我们的生活,物理上陌生的距离,有点感性的被拉近了。那个被称为雪域高原的城市,从神秘中变得有些真实起来。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旅行,关注西藏和拉萨,对雪域高原和珠峰无比向往的人,可以提前先读读《珠穆朗玛日记》,作者写得特别纪实,也很生活化,对高反和拉萨的行程都有细致记录,会让我们对走近拉萨放下了一些恐惧和心防,也多少会有一些心理准备,如果有一天突然造访拉萨布达拉宫,会不那么紧张吧。

大家都说西藏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那里的天最蓝,水最清,人最美,连空气都充满着虔诚。很多年前,认识一个网友在西藏开客栈。经常看到他朋友圈里发一些关于西藏的图片,白色的布达拉宫和下面的公园,甚至还看到一个水库样的湖面,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行跪拜礼的画面,虔诚的教徒匍匐在地,与街头的行人形成鲜明对比,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内心的震憾。

今年认识了一个摄影师,一个九零后小美女。她原本在拉萨工作,因为疫情被隔离在南阳。春节过后家里人不放心,没有让她去西藏,于是就在本地找工作,我们就做了几个月同事。她是一个特别阳光的姑娘,虽然皮肤有点黑,但笑容特别爽朗,很有感染力。我又看到了一些她拍摄的拉萨照片,也了解了一些西藏的日常。做同事的时间很短,大家也不在一个部门,其实知之甚少。后来她嫌本地工资太低,于6月份又飞往拉萨了。但是透过她的朋友圈,能看到许多关于西藏的日常,比如给顾客拍照,比如拍一些拉萨的生活,还有一些很LIVE的短视频,小酒吧里的酒,弹着琴的男孩及打碟的DJ,原来拉萨也有许多城市化的街道,跟所有普通的城市雷同的一面。

前几天我看到小美女的朋友圈里晒图片,他们没有穿袄在山上玩。我问她不冷吗?隆冬季节我们内地都结着冰呢,行人也都裹着厚厚的棉袄。小美女回复说,拉萨一出太阳就不冷的。果然,我在读《珠穆朗玛日记》的时候,留意到作者介绍的许多生活细节。比如突然就暴雪了,不久又出太阳了。太阳好的时候,气温能骤升达到25度左右。想必在气温达到25度的时候,人们肯定喜欢走出室内,到拉萨的户外去爬山、看美丽天空和清净流水。那个城市及周边,相对来说比国内其它地方要干净许多,人烟也会少了许多。

作者在书中分享说,去拉萨最好的时间是四月份和五月份。他说攀珠峰最好的时间一般都是五月份,前几次国家对珠峰进行高程测量的时间基本都是在五月份。而这次作者和测量队在拉萨集结的时间比较早,他是很希望能在三月份开启对珠峰的高程测量的。

我一直认为南迦巴瓦是个阳刚英武的小伙子,秦岭是个漂亮灵巧又重情重义的姑娘,珠穆朗玛是慈爱的母亲,冈仁波齐是宽厚的父亲。

祖国的版图上还有一些名字让我心驰神往,比如贡嘎,比如巴音布鲁克,比如武夷。

——读到作者这些话,感觉他作为一个行者,已经有着富的地理阅历。那些神秘、令人向往的美好之地,也瞬间令我心驰神往起来。诗人余光中曾经在寒冷的密西根向祖国瞭望,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代替还乡。读了这个细节之后,我仔仔细细地又看了一遍中国地图,原来祖国之于我,如此陌生。很多地方,我都不曾涉足。这令我在2021年的起始,做了一个想要多出行的计划。想去的地方太多了,首选云南香格里拉,看苍山洱海;也想去西双版纳,品茶问佛吃水果,过泼水节;也想去桂林、丽江、九寨沟……不能再想了,也不能再说了,再写下去,你们会知道我只是一个十足的土包子,原来哪里都没有去过啊。

珠峰每年都在缓慢生长着,所以时隔多年,国家要对珠峰进行一次高程测量。测量队需要成功登顶,测许多数据。“登顶”两个字,没有想象中容易,是特别艰险特别难做到的一件事,所以测量队里的人都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从网络世界里看过许多图片,那些因登珠峰而没有下来的人,身体常年留在珠峰的冰雪之中,变成了路标。我们能理解,在登珠峰这样艰险又恶劣的环境之下,人们无法帮助那些留在冰雪中的尸体回家。而纵然险恶万分,仍然阻挡不了来自全世界登山探险爱好者的脚步,但是这一活动,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不为过吧。

中国首登珠峰60周年巨献,2020珠峰测量特派记者以日记的形式讲述珠峰高程测量全历程。作者在随队采访的过程中,还原了少为人知的测绘登山队员工作与生活状态,用诗意的笔调向读者介绍了珠峰的危险、神秘与纯洁,将七十多个日夜的苦与乐,艰难与收获,前行与回首浓缩于这部《珠穆朗玛日记》。

文字传递了更细致更真实的一面。登山英雄们七十多个日夜的苦与乐,艰难与收获,前行与回首浓缩于这部《珠穆朗玛日记》。 读了这本书,你的内心会变得安宁圣洁,沉着冷静起来。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多了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珠穆朗玛日记:拉萨和登珠峰的那两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