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会产生回响(2020.7.26)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本书,您读过5遍吗?

      再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与现代著名教育家对话,一条建议一份指导,一条建议一份提醒,一条建议一个说明,一条建议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教育教学小专题。

    印象最深的是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和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原因在于同时提到了宽泛的阅读来引领学生教科书内容的学习;来增进学生对教科书知识间的紧密联系;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感和厚度感,进而让孩子们在属于他们的广阔天地中善思、善学、善成长。

    “后进生”,这些孩子的身上有其独特所在,有其他孩子所不具备的某些特质,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孩子对于在校教科书上的内容那是一个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不得其果。如果还一味的把这些孩子的学习仅仅限于背诵或抄写或跟随班级大部队向前进,可以说,对他们是特别有害的。因为他们已经存在“差异”了。但是班里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怎么办?另辟蹊径。――阅读

      刚带毕业的这届学生里,就有2个这样的孩子。尤其是到了大复习阶段,某些学科已经明显跟不上冲刺的节奏,而且在不断的冲刷和淘沙中,孩子已呈现一种疲惫和应付。怎么办?以书为友,只乐不愁。《疯狂英语读摘》、《物理公式巧妙记》、《化学小实验》等等,用最鲜明的事例,最精辟的总结,最有趣的动手操作来与各种积累、各种公式、各种概念等和各种中招必考点发生联系,产生关系,悄悄的靠近孩子们的未来人生。在后来几次模考中,这2孩子发挥的还是很不错的,最起码在他原有基础上看到了前沿性的曙光。也许这就是这些有效的阅读在循序渐进克服孩子们学习上的障碍,激越了他们学习的思考力和灵动力。

      难道仅仅是“后进生”需要阅读吗?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NO”!任何一个处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时期的孩子都需要。课前提供给孩子一些扩大知识面并引起探究兴趣的科普读物;课中教师恰当运用“留白”艺术或“超越”艺术,给学生一种看见越出现有教材的可能性,催着他们到浩瀚的知识海洋去游泳、去搏弈。课后积极参与到孩子们这种阅读“学习”中,可以化身为一名孜孜不倦的“求学者”;可以化身为一名和学生平分秋色的“小对手”;可以化身为一名满脑疑问的“问题星”……

      但往往对于“短平快”的过度追求,泯灭了阅读这一“长期”工程的跟进。现在已经到了“得阅读者得学习”的时代,无论是孩子们眼前的学科学习,还是孩子们的长远未来,老师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

      喋喋不休式和盲目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早已在被淘汰的边缘。大胆阅读,研究学生,改变唯分而为之,进而用阅读的眼光去做教育,用阅读的心态去做教学。

        肯定会产生回响。

想吃来一块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会产生回响(20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