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视剧《血色浪漫》里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袁军卖了点古董挣了钱,立即去买了很多冰淇淋,然后把冰淇淋弄到桶里拎回去吃。
他说:“就在今儿,哥们儿特想吃冰激凌,到了明儿没准不想吃了。我的一贯主张呢,就是脑子里想着某种食品,就说明此时此刻身体里需要此类物质,就要不惜一切的代价,找到它吃到它,而且一定要吃个够,直到撑死为止。”
想起小时候想吃零食,可是囊肿羞涩,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福利社里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父母从来不给零花钱,每次看到同学吃零食,我总能咽着口水看她吃完。如果我当时像袁军一样突然有了钱,估计也会一次吃个够吧。
印度一个女人被老公锁在厕所里,被解救时饥饿不堪,一口气吃掉8个饼。我想这得有多饿啊,才能一下吃掉8个饼。
纵观网上的一些关于延迟满足的文章,几乎都会说到那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这个实验室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博士在幼儿园里发起的有关自制力的实验。
研究人员在幼儿园里找来数十名儿童,带他们去小教室里坐15分钟。而他们的前面托盘上放着他们喜欢吃的零食——棉花糖、曲奇或巧克力等。孩子们可以摇铃并立即吃掉那棉花糖,也可以等15分钟研究人员返回之后吃,那样的话,孩子们还会得到额外的奖励。
孩子们有的选择立刻摇铃吃掉棉花糖;大部分孩子会盯着棉花糖不到三十秒钟就等不及,也摇铃吃了棉花糖;而只有30%左右的孩子能等到实验者返回。
通过后续的追踪,研究者发现那些能够等待更久的孩子通常会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因此米歇尔教授提出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
所谓延迟满足,是指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
大多数人只知道实验到此结束,而且多数关于延迟满足的文章也引用此实验到此为止。
然而,有人做了新的研究,推翻了这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们是——纽约大学的泰勒·瓦特、加州大学的葛瑞格·邓肯和权浩南。
这三个人在美国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题目叫做《再论棉花糖实验:对早期的延迟满足和后期成就的联系的概念性复制调查》。他们在论文中提到了自己的研究结果,那就是——孩子能否取得成功实际上取决于他们背后的家庭,而非延迟满足能力。
2002年由美国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研究所发起的这项研究,将当初棉花糖实验中样本——不到90个孩子扩展到了900个。这些儿童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家庭背景,还使用不同的语言。这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实验样本的多样性以及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研究中发现,孩子是否能够耐心的等到实验结束,更多取决于父母是否有给孩子提供充足的物质以及精神方面的稳定感(如及时回应、满足、诚信,守诺等安全感)。
如果父母的诺言不值得信任,孩子们就会选择风险更低的——立即吃掉眼前的棉花糖,而不是选择不确定的未来。
父母不守承诺的行事作风会影响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看法——父母是不可靠的,外部世界是不可信任的。
因此在棉花糖实验的环境中,信任父母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信任研究人员。而不信任父母的孩子同样也会倾向于不信任研究人员。
其实,再看深入一点,这跟孩子们是否信任研究人员并没有直接关系,跟他们是否对棉花糖有匮乏感有关。
说通俗点就是,平时经常有棉花糖吃的孩子,棉花糖的诱惑对他们来说并不大,因此在实验中是否能吃到这个棉花糖已经无所谓。而平时想要吃棉花糖却常常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往往会立即吃掉眼前触手可及棉花糖,因为他们太想吃了。
那些等不及吃棉花糖的孩子正是体会过想吃而得不到的匮乏感,故而无法通过延迟满足的实验。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从未被满足,何来延迟满足?
有过匮乏感体会的人更希望能像《血色浪漫》里的袁军一样,能够有机会尽情地吃自己一直渴望吃的东西。
那个被困的印度女人正是因为常常饥饿难耐形成对食物的匮乏感,才会在被救之后,一口气吃掉八个饼。要是在平时,估计谁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脑科学家洪兰教授提到,他们做实验的时候曾经把猴子放进一间满是橘子的房间里。刚开始的时候,猴子会两只手各拿两个橘子,嘴里再含着一个,接着找个隐秘的地方坐下来吃。猴子没有吃完橘子就不会一直去拿,吃饱了也不会再去拿。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吃饱了奶就不会再吃。可是,如果猴子之前曾经有过匮乏感的体验,它就会变得贪心,一直去拿。
猴子尚且如此,孩子也一样。
反思我们自己,是否在常常给孩子制造了匮乏感呢?比如,当孩子想要吃棒棒糖的时候,你是否总跟他说会蛀牙而拒绝给他买呢?当孩子想要拥有一个跟同桌一样的贴纸时,你是否以那东西没用而拒绝给他买呢?
我们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匮乏感,这种匮乏感一旦突破了一定的临界值的时候,孩子便会生出“贪心”来。那个时候,我们又在打击责骂孩子贪心。
在我看来,白雪公主之所以经不住毒苹果的诱惑,是因为她自从有了后妈之后就很少能吃到苹果,也得不到父亲的关爱。眼前又红又大的苹果唤醒了她的匮乏感,既然从父母那得不到,为什么不要眼前这个唾手可得的苹果呢?如果是我,我想我也会选择吃眼前现成的苹果。
那些被陌生人的糖果拐走的孩子,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认为他们的父母很少满足他们吃糖果的欲望呢?小时候可能是一颗糖果,长大了可能是权,也可能是利——这些他们曾经想要而不得的东西,唤醒了他们的匮乏感,成为致命的“毒苹果”。
孩子喜欢吃棒棒糖和零食其实是好奇心使然,他们只是想要尝一尝是什么味道,以满足好奇心罢了。好奇心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我们不仅没能及时满足孩子,导致孩子的好奇心一直处于压抑状态,还将责任扔给了孩子。
其实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也并不贪心,一个棒棒糖、一个贴纸也不贵,担心蛀牙可以提醒孩子吃完糖要漱口,我们完全可以满足孩子,可是我们却常常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孩子,还美其名曰“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殊不知,我们其实是刻意给孩子制造匮乏感。
记得今年女儿过生日前,一直惦记着自己的生日礼物,总是要求我们提前买给她。在她的生日来到之前,她已经要了一个橡皮泥套装玩具,一个滑板,以及一套米小圈的书。这还不够,她还在问我她的生日礼物是什么。结果,她被我和老公训斥了一顿。
后来我反思,发现她之所以不停地想要礼物或者玩具,是因为我们曾经以她已经长大为由,多次拒绝她要芭比娃娃和其他玩具的要求。再者,自从有了二宝之后,我们对她的关注明显少了。她其实要的是我们对她的关注和重视。
《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里说:“只有欲求不满的人才会贪心。”
其实孩子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欲求及时回应和接纳。
当我们满足孩子的欲求的时候,可以按照洪兰教授说的去做,那就是多给孩子一点。并告诉他:“不要贪,东西是足够的”,之后再教他什么是“适可而止”——天下的糖很多,不需要一次吃完,可以慢慢吃;天下的钱也很多,不要一次赚完,可以慢慢赚。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及时回应,满足他们最基本的生理、安全、社会需要,及父母的爱和安全感的时候,他们才会学习自控力。
心心妈在《童年不缺爱》里说:“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提供适合的教育方式。我们不要在孩子需要安全感时让他感受到不安;更不要在他即将进入下一发展阶段时还以之前的阶段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
深以为然。
参考文献:《童年不缺爱:如何给孩子一生的爱和安全感》,心心妈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20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