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腻的风景里通常有品不腻的回忆

 

蠢蠢欲动的心,筹划着一场旅行。

攻略里时不时蹦出一句:旅行就是到别人呆腻的地方看风景。

揉揉眼,关掉手机,出门。

空气里,有路面的沥青、树坑的泥土、路旁的鸡蛋灌饼。

耳朵里,有冬天的风、压路机的轰鸣、太普话的吆喝。

头顶上,是暖暖的太阳光。

两边的街道正在旧貌换新颜,这就是我生活的风景。

忽然觉得,妥当而惬意。

这是初冬的季节,走在街上想起了儿时的那篇课文《济南的冬天》,岁月久远,全文早已忘记,却还记得有那么一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太原的冬天,最妙的是什么呢?

最妙的是下一场大雪呀!

学各种课文的年纪,冬天特别的冷,上学要穿臃肿的棉衣棉裤,每年冬天都有一双全新的灯芯绒面儿的棉鞋。

遇到下雪天儿,一定早早出门,在洁白没被染指的雪地上,落下自己的脚印,得意的回头望,大喊着:这是我的脚印,你们不许破坏,都绕着走啊……,另一个破小孩儿接着喊:这块地是我踩出来的,你们不许过来啊……。

然后,傻呵呵的笑一路。

进教室,棉鞋都是湿的,冻得直跺脚。

教室里有暖气,如果下雪天正好坐在暖气尾部的位置,那真是太美了。课间捏一个雪球,上课时偷偷放在暖气尾部一个小突起上,雪球会慢慢变成一个冰雪混合物,掌握好分寸,就能变成一个小冰碗,握雪球的手被冻成通红,却成就感满满。

小时候,春节前后仿佛都有雪。

大年初一,在口袋里揣一把小鞭炮,让大人帮忙点燃一段香,雪地里甩着小炮玩。空气清洌干燥,小炮声干脆喜庆,这一切配上新衣新鞋,那才叫过年。

在我从小破孩变成大人这段时间,据说全球都在变暖,所以,太原冬天的雪越来越少了,即使下起来,也没了小时候那种铺天盖地,欲压群房的气势。近几年偶然来那么一两场气势相当的,新闻都当雪灾报道。

我还保留着小时候那点爱好,下雪天出门,只要看到洁白没被染指的一块雪地,就想过去踩几个脚印,高高的皮筒靴子,再也不怕湿了脚。只是踩过后没法哇啦哇啦大声喊了,却也心满意足的四处一看,匆匆上班走人。

最妙的是喝一碗羊汤啊!

太原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找到一家羊汤馆。每一家都膻气四溢,蒸汽升腾,我们把这种味道统称为“香”!

白色的汤底、薄嫩的羊肉,顺滑的粉条,配上辣椒、胡椒粉,撒上一层葱花和芫荽,再要一只烧饼。

美美的一餐。

小时候,因为我妈不吃羊肉,我爸会趁一个我妈不在家吃午饭的机会,给我和弟弟做一顿羊汤面,三个人围着桌子,呼呼吃着,浑身冒汗,鼻腔顺畅。我和弟弟吃的心满意足,然后我爸开始在水池里使劲的刷洗着做羊汤面的锅,生怕我妈回来闻着一丝的羊肉味。

很长一段时间,一提到喝羊汤,就会想起我爸使劲刷锅的背影。

后来,我妈年纪大了,似乎对味道没那么敏感了,去年冬天,居然在家给我做了一次羊肉汤。

边看着我吃,边给我介绍:这是常买肉的那家店进的好羊肉,人家专门告诉我的,粉条是没有放明矾的大同粉条,看见汤那么白了吗?我熬的时候放了一点牛奶,这是我看来的做法,比外面店的干净,不放任何添加剂……

我吃的好香。

最妙的还有那一地阳光!

太原的冬天是极冷的季节,但天气好的正午却有暖暖的阳光。

透过高高的蓝天射下来的光线,没有太强烈的紫外线,也不会被大风吹的没了温度。

那种含有太阳味道的暖意,洋洋洒洒一大片一大片的透过玻璃窗照进来。

抬起脸,能看到空气中的微尘。

即使是下雪天,也会有出太阳的午后,雪地上白莹莹的返光,行人们哈着气,路边的小狗静静的听树枝上积雪融化的声响。

我曾在冬天去南方的城市旅行,本以为南方气温高十几度会很暖和,却有了阴湿潮冷的经历。

相比起来,太原的冬天,坐在暖气十足的房间,阳台的围栏与午后的阳光形成光影投射在地面上。看一部电影,看一本书,聊一会儿天儿。慵懒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这就是我生活的城市。四季分明,冬季有明显的冬季范儿。

尽管它逃不脱全国的雾霾天,但只要有风,就又会是天高云阔,冬日暖阳。

这些年,走过一些城市,到过一些国家。涉足不多的地方里,也有倾心的风景和舒适的空气。

但每每自问,却还是愿意选择生活在太原。

宜居的地方,不仅要有气候、温度、PM2.5指标。

重要的是:有没有满满的成长回忆。有没有切肤的当下舒适。有没有一直爱着的人。

太原不是一个特别热点的旅游城市,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但它却是我呆腻的地方。

让我们去别人呆腻的地方看风景,在自己呆腻的地方攒回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呆腻的风景里通常有品不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