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EH {
/**
*是否 Lazy 初始化:否
*是否多线程安全:是
*实现难度:易
*描述:这种方式比较常用,但容易产生垃圾对象。
*优点:没有加锁,执行效率会提高。
*缺点:类加载时就初始化,浪费内存。
*它基于 classloder 机制避免了多线程的同步问题,
* 不过,instance 在类装载时就实例化,虽然导致类装载的原因有很多种,
* 在单例模式中大多数都是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
* 但是也不能确定有其他的方式(或者其他的静态方法)导致类装载,
* 这时候初始化 instance 显然没有达到 lazy loading 的效果。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EH instance = new SingletonEH();
private SingletonEH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EH getInstance() {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加载饿汉式....");
return instance;
}
}
懒汉式
public class SingletonLHsyn {
/**
*是否 Lazy 初始化:是
*是否多线程安全:是
*实现难度:易
*描述:这种方式具备很好的 lazy loading,能够在多线程中很好的工作,但是,效率很低,99% 情况下不需要同步。
*优点:第一次调用才初始化,避免内存浪费。
*缺点:必须加锁 synchronized 才能保证单例,但加锁会影响效率。
*getInstance() 的性能对应用程序不是很关键(该方法使用不太频繁)。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LHsy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LHsy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LHsy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LHsyn();
}
return instance;
}
}
懒汉式的线程问题可以通过加同步锁来解决,但是上面的懒汉式的代码的性能有点不好,同步锁加在了方法上面,如果实例之前已经初始化完成,每次调用方法都会去访问到同步锁,性能开销比较大,这个时候实际上不在需要加锁了,直接把实例化好的对象返回就可以了。这就引出了下面要说的双检锁,它其实是对懒汉式的一个优化。
双检锁,顾名思义,两次检查一次锁: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Lock {
private static DoubleCheckLock instance;
private DoubleCheckLock() {
// TODO
}
public static DoubleCheckLock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Lock.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
}
}
}
return instance;
}
}
外层判空是为了解决已经实例化对象后调用方法的性能问题(访问修饰锁的方法有较大开销),中间加锁的方法是为了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去实例化对象,内层判空是为了解决非原子操作可能因指令重排序导致的问题。看似是已经完美了,但是还是不安全,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假设有两个线程,当线程A执行到"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这一行,而线程B执行到外层"if (instance == null) "时,可能出现instance还未完成构造,但是此时不为null导致线程B获取到一个不完整的instance。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要从JVM的指令重排序说起。
指令重排序:是编译器在不改变执行效果的前提下,对指令顺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执行效率的过程。
一个最简单的重排序例子:
int a = 1;
String b = "b";
对于这两行毫无关联的操作指令,编译器可能会将其顺序调整为:
String b = "b";
int a = 1;
此时该操作并不会影响后续指令的执行和执行结果。
再回过头看我们的双检锁内部,对于"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这一行代码,它分为三个步骤执行:
第2和第3个步骤都依赖于第1个步骤,但是2和3之间没有依赖关系,那么如果编译器将2和3调换顺序,变成了:
当线程A执行到第2步时,instance已经不为null了,因为它指向了这块内存,此时如果线程B走到了"if (instance == null)",那么线程B其实拿到的还是一个未初始化的实例,因为这块内存还没有初始化,这就出现了问题。
指令重排序是导致出现线程不安全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则是对象实例化不是一个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不可划分的最小单位操作,不会被线程调度机制打断,不会有线程切换,整个操作要么不执行,一旦执行就会运行到结束。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Object a;
Object b = new Object();
a = b;
对于"a = b" 这一操作指令,将a这个引用指向b这一对象的内存,只需要改变a的指针,因此该直接赋值操作是一个不可划分的原子操作。
再看另一个例子:
int i = 0;
i ++;
对于"i ++"这一操作指令,其实它分为三个步骤执行:
类似的还有:
boolean b = true;
b = !b;
对于这些涉及自身值的操作,由于其最终实现需要划分更小的操作单位,因此均不是原子操作。
对于非原子操作,在多线程下就可能出现线程安全问题,这也是我们的双检锁不安全的根本原因,实例化对象不是一个原子操作。
我们只需要对instance加上一个volatile修饰符便可解决线程安全问题,其实就是依赖了volatile的禁止进行指令重排序的特性。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Lock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DoubleCheckLock instance;
private DoubleCheckLock() {
// TODO
}
public static DoubleCheckLock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Lock.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
}
}
}
return instance;
}
}
除此之外volatile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可见性,保证了不同线程对这个变量进行操作时的可见性,即一个线程修改了某个变量的值,这新值对其他线程来说是立即可见的,volatile关键字会强制将修改的值立即写入主存。
synchronized和volatile的完美配合,便实现了线程安全的懒汉式双检锁单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