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襄阳,有一座按照真实比例还原唐代都城的“唐城”,这是陈凯歌的剧组花费六年时间为了拍摄《妖猫传》建造而成的。唐城影视城分为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五大片区,建有皇宫、明德门、青龙寺、古隆中、长生殿、花萼相辉楼、胡玉楼等多个大型单体建筑。唐城将汉江活水引入城内,通过8座桥梁与城内8条水系连接,形成“八水绕长安”的格局,将盛唐气象与自然诗画完美统一。
陈凯歌为了展现出他脑海中盛世大唐的风华景象,不惜放弃了可以赚取更多票房的3D效果,足以看出他对这部《妖猫传》是倾下了大量的心思和成本,也想借此片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野心。但是自上映以来,《妖猫传》的评价却并不理想。
我以为,《妖猫传》是一部被低估的影片。
《妖猫传》是根据日本作家梦枕貘的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改编而来,讲述了一只口吐人语的妖猫搅动长安城,连害两位天子,诗人白乐天与僧人空海联手探查,令一段被人刻意掩埋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故事。
前期陈云樵和春琴的故事是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则是里;由陈云樵的故事开始,妖猫提供的种种线索使得主角二人不断去寻觅,转而把观众的视线向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上汇聚。
影片中的杨玉环有一半胡人血统,相貌与普通汉人有明显区别。玄宗对她的宠爱最好的彰显了大唐的强盛、大度和包容;在和平的年代,贵妃的气度和美代表了盛唐兼容并蓄的胸怀和气度。
唐玄宗为了向所有人展现自己对杨贵妃的宠爱,借着贵妃的生日举办了声势浩大的“极乐之宴”;花萼相辉楼、太液池、幻术、李白、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白鹤少年等等,那一幕幕画面让我彻底沦陷在这极致风流的盛唐景象中。电影中“极乐之宴”的场景让人印象极为深刻,难以忘怀,让我这个不了解陈凯歌的人也能感受到他的影片所表达出来的最直观的魅力。
在“极乐之宴”的最后,贵妃似乎是预感到了之后的命运,在命运的交叉口,她所有的选择都被堵死。只单单一个镜头,个人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凄婉和无力充分表现出来。贵妃看似得到了世间多数的爱,但当危难来临时,这些爱并不能成为她的选择,反而成为她的束缚;又或者说这些爱其实多数只是爱她所象征的含义,并不是她的本身。
玄宗对她的爱其实是占有的爱,贵妃如同他的江山,他毫不遮掩的向别人炫耀着自己对于贵妃的爱实则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强大和包容。强盛时,贵妃是帝国的象征,衰弱时,大唐将不再需要她;
阿部对于贵妃的爱慕其实在影片中更像是对强大的憧憬和仰慕,大唐的包容与强大,引来了四野八荒敬畏和尊崇的目光;
白龙对贵妃的爱,源于贵妃与他相似的童年境遇,同是寄人篱下。贵妃理解白龙、白龙仰慕贵妃,视为知己;
白居易同样爱慕杨玉环,但他的爱慕其实是对于盛世大唐的缅怀与追忆,他无数次的幻想着自己可以早生三十年,去亲眼见证这盛唐风华。
《妖猫传》的优点在于它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视觉表现上那种极致且奔放的美,不加掩饰的风流。这种浪漫主义风格的电影在现今市场中是少见的、并且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足以让看过的观众很难不对它印象深刻。
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不同于课本上《长恨歌》的故事,一个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那么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虽然稍显残忍与现实,但是电影表达的内核与《长恨歌》中歌颂的爱情是殊途同归的,并没有分别。
而电影的内核正是片中多次提到的“无上密”即“不再痛苦的秘密”。电影中结合丹龙和空海两代人寻求“无上密”;丹龙说“人心如此黑暗,我要去寻找不再痛苦的秘密”、而空海的师父嘱托空海“要去大唐求得超脱生死的无上密法”。所以空海远渡大唐,苦求秘法、丹龙正是从空海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所以指点他“幻术中也有真相”。空海最终在杨玉环的故事中参透了“无上密”。
所以“无上密”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幻术虽是虚假,但是幻术中也含有真相,而“无上密”正是拥抱虚假的谎言,接纳谎言中的真相,是为了所爱之人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大爱。
在影片中,玄宗是最大的幻术师,他成功的让所有人都以为他对杨玉环的爱是真爱,是江山不及美人的爱。但当危难来临时,玄宗毫不犹豫的抛弃了杨玉环。而杨玉环则是“无上密”的集中体现,她虽然明白玄宗诀别话语中的含义,但是她摒弃了谎言的部分,相信了其中的美好,怀着对相逢的期待和对爱的希翼选择死亡。她以为这段爱情足以超越生死,只是她没有想到会在封闭的石棺中醒来,在绝望中挣扎死去。
在极乐之宴中,贵妃曾对白龙说过一句话“寄人篱下,反倒让我对别人的好,一点一滴都想报答”。所以贵妃对玄宗的爱是大爱,是宁愿赴死的爱;白龙对贵妃的爱也是大爱,是舍身喂蛊、不求回报的爱。
《妖猫传》中的线索环环相扣,观众在集齐所有的线索后,最终看到“无上密”的真相,前面所有的铺垫在最后集中爆发,情绪在影片结尾宣泄而出;让观众的情感与故事情节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打动人心。
影片中《长恨歌》玄宗贵妃的爱情故事虽是假的,但是诗歌中歌颂的情却是真的。白居易从杨玉环的故事中看到了“无上密”,也参透了“无上密”,所以他决定,诗一字不改。
正如电影中那句话“一切不过是真真假假、也有也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