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1-乡土社会有什么特点?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平日里,相信大家对“男女有别”“男男之间才是真爱”“门当户对”“赶集市”“人脉社会”这些词耳熟能详。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词背后形成的原因吗?

在今天这本书里,我们或许能找到一些端倪。

在分享前,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吧。

作者简介:

费孝通,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早期主攻医学,曾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转入社会学系学习,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人类学系,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成为中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也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他一生致力于调查和总结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一心想为中国农民找一条出路。曾多次实地考察各地乡村,写下来数百万字的著作,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一书首次出版于1948年,是费孝通在民国时期,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邀写成的连载十四篇文章。

在书的序言和后记,作者两次提到,自己深知在课堂里讲课和向社会公开发表文字,不能看作是一回事。考虑到一些观点的不成熟性,在他看来,本书只能算是一种尝试,一种尝试回答他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社会” 这个问题。

费孝通借“乡村社会学”这个讲台来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属于是一面讲课,一面探索。他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的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面前,那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他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于传授已有的知识,而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就得带这个头,至于攻关的结果是否获得了可靠的知识,是另外一个问题。

费老师的教学方法,我十分地喜欢和佩服。咱们目前大学的教育方式则刚好相反,难怪学生对课堂提不起兴趣,也丢失了研究问题的能力。

另外,看到作者如此严谨的做学问态度,我觉得自己也有必要给下面的解读做个说明:

由于对社会学没有深入地研究,书中部分内容我也并不能保证完全读懂。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也只能是书中的部分内容和我的理解。如有偏差,欢迎讨论!

接下来,我会按照以下几个提问的方式,来给大家做分享:

1)乡土社会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乡土社会里,大家不使用文字?

3)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家,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有男女有别的说法?

5)乡土社会的是怎么治理的?

6)乡土社会是如何做生意的?


PART1:乡土本色:

作者认为,中国的社会是带有乡土性的,即许多阶层都是从农乡村里分离出去的。我们的民族也早已和泥土分不开了,因为他们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

不信你看,在任何年代的中国人不管在哪里住下,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长起来。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就拿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住在一楼的,也是喜欢围着个小院子,住在高层的,要在阳台养些花草,小作物甚至是蒜苗。原来这种与土打交道的性子是植入在了我们的根基里。

那么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呢?

作者从多个角度,分别做了阐释:

特性之一: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粘在土地上的,他们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不太有变动。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特性之二: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序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中国的乡土社区单位是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又彼此孤立。

特性之三: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在这里做事不讲法律,只讲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和传统礼仪。还有一个是人情社会,比如一个人犯了错,如果我跟他关系比较好,那么我们想办法也要帮他包庇。如果跟他没什么交集,那他可能就会收到严厉的惩罚。这就不难理解,至今咱们这个社会一直强调人脉的重要性。

在本章末尾,作者还提到《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释,来说明了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相处的特点。

“孝” 是什么?

书中写到: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了具体的行为,最后甚至归结到“心安”二字。即,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触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后去承他们的欢,做到自己的心安。


大伙伴们认同作者对“孝”的看法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土中国》1-乡土社会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