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清:【万世师表孔子的一生】@第145篇

孔子,73岁(前551-前479),居鲁国,今山东曲阜。

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影响中国几千年,乃至现代全球孔子学院络绎不绝。

【01】3岁,父亲去世

【02】15岁,有志于学

立志大学问之道

【03】17岁,母亲去世

【04】19岁,结婚

【05】20岁,生儿子孔鲤字伯鱼

伯鱼典故

【06】27岁,当官

【07】30岁,辞官开书院

三十而立:立家(担得起家庭责任)、立身(明确人生目标、原则、内心坚定)、立业(有自己的事业)

【08】35岁,鲁国大乱孔子去齐国

齐景公问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痛斥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09】37岁,辞齐回鲁

【10】40岁,四十而不惑

对外(明白世俗,不迷惑,多了一份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放纵,多了责任,少了盲从,多了理智。)
对内(明白了自己,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理想,但不妄想,有希望,但不奢望,有作为,但不妄为。人生走过一半,心中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豁达)

【11】48岁,即将出来当官

季氏家臣阳虎掌权典故

孔子修诗书礼乐

【12】50岁当官

五十而知天命

知道自己的高度,不怨天;
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怨人;
知道自己的责任,不懈怠。

【13】51岁,当大司寇(最高法院院长)3年

季氏三月不违

与齐国夹谷之会

夹谷之会是齐国设的一个圈套,齐国把鲁君叫来,说咱们定一个会盟。然后齐国的人给齐君出主意,说咱们找一些野人在周围跑,然后吓唬他们,感觉要杀掉鲁公的样子,让鲁公害怕,从而答应咱们很多条款。
后来鲁公去了,孔子陪着他一直上去。当那个野人开始出现的时候,孔子就一步走到齐君面前,大声地斥责齐君,义正词严,讲出了特别多的道理,然后齐君吓了一跳,觉得人家说的也有道理,也没法反馈。
最后说,阳虎走的时候,带走我们那三个县,你给我还过来,这样咱们才能够结盟。结果这一次夹谷之会结束以后,鲁国还拿回来了过去的三个县,并且和齐国结盟,这件事情让孔子的地位大升。

【14】54岁,毁三都

【15】55岁,失望之下周游列国

鲁国兴旺,齐国送美女给季桓子削弱意志

没有祭肉给孔子,不被重用

【16】56岁,到卫国

子路批评孔子去见名声不好的南子

【17】60岁

六十而耳顺

看透事故、名利、人心,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理解与包容别人

在陈国与弟子失散,路人嘲讽: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答:是的是的

【18】61岁,离陈往蔡国

【19】63岁,绝粮于陈

众人饿的要死

【20】67岁,孔夫人去世

【21】68岁,孔子回到鲁国

周游列国14年结束

【22】69,孔子有心从政不被启用

儿子孔鲤去世

【23】70岁,从心所欲不逾矩

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礼法、道德。

颜回去世,孔子悲痛

【24】72岁,子路去世

【25】73岁,去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谢良清:【万世师表孔子的一生】@第1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