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与宗教信仰冲突吗?

1、

一直很尊敬的一位领导,跟别人说:很受不了我一个同学……他还是我们学校的佛教协会会长,而且还是个同性恋。知道我也听得到吧,她又补充到:不是受不了他是同性恋,是受不了他是同性恋还去担任佛教会长。

要么她对佛教有误会,要么就是实际上她仍然不能接受同性恋。

为了了解同性恋身份与佛教协会会长身份是否有冲突,我还特意跑去查了下“赵朴初”的资料,这位“中国佛教杰出领袖、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佛教徒,也是有妻子的。

所以,性取向与宗教会长的身份是不冲突的。

2、

周末临时被派去听MINDPARK的讲座,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周功鑫博士,讲了个例子,说一个没受过正规美学教育的人,因为经常逛博博物馆,审美品位出奇的好。

那个人刚开始逛的时候是看不大懂那些文物的,可是逛多了之后,突然某一天,就开悟了,原来是这样啊!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突然开悟”的经历,不过不是关于审美的,是关于学习的。我高中英语很差,高一,老师讲定语从句之类的语法时,我就发现自己听不懂了,后来索性破罐破摔。

但是呢,我傻人有蛮劲啊,虽然英语差,我却天天做模拟卷,一道题做十遍还是错,看答案解释也不明白,为啥就是选which不选that呢?

皇天不负苦心人呐,在我浪费了几百套试卷之后,某一天我看答案时,脑子里竟然闪过了一道光,从此照亮了人生?

并没有,它的光太微弱,只是让我的英语成绩增加了20分而已。但,这就够了,够我上个一本大学了。

所以说,在很多时候,勤奋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弥补“笨”的,虽然也弥补不了多少。

3、

周末两天接连听了四场讲座,发现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高校老师讲座,喜欢引经据典,一个字一个词的意思,会从很多本古代著作中找到出处,然后比较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再得出自己的结论,很像论文的写法。

而社会上商业性质的人讲座,就喜欢直接上案例,用各种各样的案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挺有趣。

这是理论与应用之间的区别。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取向与宗教信仰冲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