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远方文学引入到回龙观校区以来,虽然没有出现外地校区那种百人报课的盛况,但一个个的小班也开起来了。
前期跟着远方文学总部的步伐学习过,现在再通过实际的教学感悟,对远方课程的要求和感受更是逐渐清晰和丰满,可以从教学方面回答家长们的一些疑问了。
远方文学预备级趣味史地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孩子上初中后的3+3考试的问题,更是因为文学一二级中历史的部分会影响到对文本的解析时间,所以移走一部分内容,并加以丰富,使之成为独立课程。
那文学部分还要不要讲历史背景?一定的要的,虽然在时间占用上减少了很多。
那今天我先讲讲文学一级的课程。
目前我们开设的文学一级课程的学员从四年级跨度到初一七年级的孩子,中间还有家长跟着一起听。
课程内容是没有年级限制的,当然对四年级或以下肯定是会有难度,理解和接受上有难度,所以不开放。其他年级的学习还是有细微差异的。
普遍来说,五年级的孩子明显记忆力好,在背作品时明显很占优势,尤其是我们《诗经》讲到第四课时,孩子们对这种诗歌的形式,诗歌的节奏有了很好的适用性,在我们讲完整个作品时,读一遍孩子就已经完全背诵下来了,让我不仅意外还很惊叹。所以在低年级的教学上,要求他们大量的背诵是合适的。
但六年级和初一的孩子们明显理解力更强,对文本的分析可以更深入,更透彻,所以在内容设计和理解分析上可以要求得更多一些。
那怎么去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呢?
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部分:
1、 课程中间是否会走神,整个过程是否愉悦。
2、 课后孩子对课程中的文本是否熟悉,并且愿意进一步了解。
3、 孩子们是否从其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4、 通过课后作业练习册和第二次课前的考核,去考察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今天特别想讲一讲情感体验的教学感受。
孩子们觉得写作文难,我觉得这跟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关。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环境中,喜怒哀乐由生活中的琐事左右,很难真正体会复杂情感,获得丰富感受。
而远方文学的课程,特别强调要给孩子们丰富情感体验,将孩子们带入文本中进行感受体验。
比如《魏风 硕鼠》中,我们由一个故事带出了《魏风 硕鼠》诗歌的产生过程,了解了奴隶的生活困境,分析完文本,挖掘完硕鼠的指代对象后,问孩子们处在奴隶这样悲惨的境地,他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孩子们在做文本分析时已经对奴隶的处境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同情,但是对于这样的思考还没有,提醒孩子们看文本,“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于是我们了解了,要赋予自己生活的希望,赋予自己生活的理想,这样的生活才会更积极,才会觉得有奔头,也会更接近成功。
那孩子们的痛苦和奴隶的痛苦比较,孩子们在了解不同的份量后,显然对困难的衡量就会不同,面对困难的态度也会有所不同,这是我觉得文本带给孩子的情感价值。
我们在学习《诗经》劳其歌《魏风 十亩之间》的文本时,和孩子们进入了一派美好的田园生活。
在我们孩子忙着学习,家长忙着上班,空闲时间忙着放松,忙着应酬的种种环境下,《魏风十亩之间》文本中营造的安逸和美好,让我们向往。在向往中,我们特别分析了实现这种生活的可能性,大家都觉得在现在的环境下,实现的可能性完全没有,这使得我们更加感叹,只能在诗歌中去分享这种美好的安逸与愉悦了。这种在文本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及现实的遗憾让我和孩子们都在课堂上集体沉默了一分钟。
今天带初一的孩子们学习了上古神话,我们特别分析了这些上古神话是基于什么样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分析了神话中给我们提供的种种线索,以便使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这样孩子们在做续写时,才能做到逻辑清楚,感情真挚。
只有进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我们才能走进文本主人公的内心,真正体会到他的遭遇和经历,并对文本产生深刻的认识和共鸣,丰富我们的认识和情感。
有了这样丰富的认知,有了这样多样复杂的情感体验,再拥有一种适当的表达能力,孩子们怎么可能写不出来好的文章?他们只有写得更深入!更优美!
远方文学总部还一直要求我们,用优美的语言去熏习孩子,在我们给孩子设置场景时,一定要用美好的文字去描述它,这样也是增强感受,默默影响孩子们的一种教学了。
好的文章,无不出自真情实感!愿我们的孩子跟着远方文学里文本中的真情出发,一起走向美好的远方。